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撰寫探討台灣國民性書籍 盧世祥分析「我們台灣人」的特質:「重視個人勝過整體」、「只看短期不看長期」

2021.08.06
12:29pm
/ 放言編輯部 林哲遠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往哪走?」盧世祥表示,本書探討台灣國民性,從台灣原住民寫起,以文化、政治、媒體、宗教、生活等面向來探討「台灣人」的特質如何影響社會。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亞洲研究碩士、47年資深新聞工作者盧世祥今(6)日接受寶島聯播網《新聞放鞭炮》訪談,宣傳新書《我們台灣人-台灣國民性探討》。盧世祥指出,台灣國民性特色,深受漢人文化影響,「重視個人勝過整體,看短期不看長期。」體現在台灣企業界裡深植的「家族事業」;媒體圈裡,唯利是圖、毫無自律;以及政治圈「在我任內不要出事」的陋習。

 



繼出版《多桑的世代》、《台灣的恩人群像錄》後,盧世祥近日推出力作《我們台灣人-台灣國民性探討》,此書以「台灣人是誰?哪裡來?哪裡去?」為主軸的系統性論述,是近代史上首次嘗試以系統攻研台灣人性格的著作。盧世祥透露,他年過60才發現,自己對台灣的歷史跟人文所知有限,他便開始大量研究台灣歷史與文化,並陸續出版「台灣人三部曲」。

 

台灣人三部曲-「我們是誰?從哪裡來?該往哪走?」

 

第一部曲《多桑的世代》記載受過日本教育的6位台灣人的生命史,透過6位不同領域與人物的「微觀」史,交織組合成台灣近代史;第二部曲《台灣的恩人群像錄》則書寫,台灣從十九世紀中葉向外開放後,曾在各方面協助台灣的外國人士,從馬雅各、馬偕等傳教士寫起到前美國總統甘迺迪等,描述這些外國人,出自各種理想、以各種方式、扮演不同角色,對台灣無私地奉獻。

 

對於新書第三部曲《我們台灣人-台灣國民性探討》,盧世祥表示,本書主要探討台灣國民性,雖然新聞工作者是帶著批判來書寫,但他本身也是台灣的一份子。本書從台灣原住民寫起,從文化、政治、媒體、宗教、生活等面向來探討「台灣人」。

 

該如何回答「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往哪走?」盧世祥表示,這三部曲是一個身為台灣新聞記的懺悔錄,也是一個記者卑微的心願。

 

台灣人從「貪財、怕死、愛做官」到「重視個人勝過整體,看短期不看長期」

 

主持人周玉蔻提問,日治時期的台灣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以科學化的方法研究台灣後,他指出,台灣人的民族性便是「貪財、怕死、愛做官」;隨著時代的演變,現在的台灣人究竟有何特色呢?

 

盧世祥表示,日本對國民性的調查已超過60年,他們不僅針對自己國民,連台灣、和其他國家都有進行調查;反觀,台灣在過去10年間只有進行兩次,但仍能看出時代演變對台灣人的影響。

 

台灣人的國民性特色,深受漢人文化影響,「重視個人勝過整體,看短期不看長期。」盧世祥說明,台灣人重視自己人、家人、宗族與同鄉的觀念非常強烈,家族觀念的影響下更影響台灣中小企業都以家族為主。

 

新聞界也深受影響,盧世祥指出,台灣媒體唯利是圖、唯我獨尊,新聞界不會自律,專業倫理也不夠;反觀,西方的個人主義與台灣並不一樣,西方的個人主義下會有所自律。台灣重視個人、自己人的利益,包含對政治人物的評論與看法也是如此,對自己人就寬容。

 

「台灣人重視短期利益,特別是政治人物」,根據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民調顯示,只有9%的政治人物把國家社會利益放在第一,其他都是為了自己。盧世祥表示,得罪選民的事情不做,少子化長期的問題政治人物都不碰,「最好是在我任內不要出事」的陋習深植於台灣政治圈。

 

 

圖片來源:截自寶島聯播網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