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政軍杰論
放.高論
政軍杰論

【政軍杰論】烏克蘭重挫俄軍 情報作戰是阻敵無形利器

2022.03.14
11:40am
/ 吳明杰

從這些俄烏戰況中的實際案例即可以看出,現代高科技戰爭的勝敗,比得不再是只有誰拳頭大的傳統兵力、坦克和戰機數量,整個戰場中還有許多無形的力量包括情報戰、電子戰、資訊戰和網路戰也在相互較量,這些也都可能成為扭轉戰局的重要關鍵因素。

 

俄羅斯軍事入侵烏克蘭已近三周時間,俄軍至今仍無法攻佔烏國首都基輔,也未能對烏以戰逼降。烏克蘭能力抗俄軍侵略,除政治上烏國政府和軍民有共同的堅強抗敵意志外,軍事上烏軍以靈活的戰術,配合地利優勢,並善用外援的反裝甲和短程防空飛彈,已一再成功阻滯甚至重創俄軍攻勢,而其背後,還有一項看不見的無形利器,就是烏軍對俄軍的敵情掌控能力。

 



美國和北約這次雖未派兵介入俄烏戰事,不過美方不諱言,除反裝甲飛彈和近程防空這類防禦性武器的提供外,美軍網路司令部也和烏國軍方有情報合作,隨時可將美軍獲得的戰場情資傳遞給烏軍,而美方這項外界看不見的無形支援,證明已讓烏軍在對抗俄軍入侵過程中,多次發揮以小搏大的不對稱作戰效益。

 

俄軍動向早在美軍監控中

 

其實俄軍的所有動向,早就在美軍的監控之中。時間回到去年11月底,俄軍當時大規模匯集兵力,開始以軍演名義進入白俄羅斯並陳兵俄烏邊境,美方就隨即透過媒體公開示警;隨後一直到今年二月24日俄軍開始入侵烏克蘭前,不只美國總統拜登等華府高層都一再提出俄軍即將進犯烏克蘭的警訊,白宮也陸續透過媒體釋出美方監控的俄軍動態情報,包括何時又有多少俄軍兵力、戰機和導彈進駐白俄基地,何時俄軍又曾派多少「營戰術群」(BTG)逼近烏東邊境。

 

簡單來說,俄軍所有的兵力部署和動態,早就被美軍和北約掌控,無論是透過衛星、無人機或電偵等獲得的科技情報,或者是傳統的人員情報,美方早就完全監控俄軍的一舉一動,在俄軍對烏開戰前如此,俄軍正式入侵烏克蘭後當然也一樣。

 

從開戰前,美軍就派遣進駐北約基地的包括E-8C空地指揮機、RC-135W電偵機和RQ-4無人機,不斷在烏克蘭西面和南面的黑海進行電偵,加上美軍的軍事衛星和商業衛星,早就把俄軍的兵力部署看得一清二楚,無論是戰機、直升機數量,地面的導彈發射車、坦克、火砲和多管火箭,甚至野戰醫院的搭設,俄軍往哪裡走,早就盡收美軍監偵系統的眼裡。

 

而在現代高科技戰場中,已不再是過去傳統戰爭中,只比誰的兵力多、武器強這種拳頭大的有形力量,美軍早就提出「戰場管理」的概念,也就是要打贏一場高科技戰爭,必須要具備C4ISR能力,也就是指揮、管制、通信、資訊,加上情報、監視和偵查能力,才能透過聯合作戰,發揮整體兵力和武器性能的最大戰力。

 

而敵情掌握,即是「戰場管理」中的情監偵ISR能力,烏克蘭在獲得美軍支援的這項能力後,再結合本身的本土防衛地利優勢,便能進行「敵明我暗」的伏擊作戰,並以最小的兵力和火力,對俄軍進行最精準的打擊和重創,從近期兩次烏軍對俄軍的攻擊行動中,這類伏擊行動發揮阻滯俄軍的戰果,已逐漸顯現出來。

 

美軍提供坦克部隊動向

 

其中一次,是烏軍三月10日釋出一段成功突擊俄軍坦克縱隊的影片,戰場位於基輔東北方的布洛瓦利(Brovary)。從影片內容具有高解析畫面,並且是由高空俯瞰拍攝可以推測,應可研判烏軍無人機早在現場盤旋待命。也就是說,俄軍坦克縱隊會遭到烏軍以反裝甲飛彈甚至空對地打擊,絕非雙方是突然遭遇,而是烏軍早已在此埋伏,不只火力早已架設,連無人機都準備好空拍。而這場伏擊戰的背後,或許是烏軍自己情報掌握了得,但更可能是美軍已先提供俄軍這支坦克部隊動向,才能有如此成功的突襲戰果。

 

而另一次,則是三月七日在烏南戰線,烏軍總參謀部釋出一段在南方海港大城奧德薩對黑海俄國軍艦的攻擊畫面,內容顯示烏軍在暗夜竟能以多管火箭成功襲擊俄國海軍最新的22160型匿蹤巡邏艦「畢可夫號」。這次烏軍的地對艦攻擊行動,讓外界吃驚的是烏軍發射的是缺乏精準導引的多管火箭,儘管烏軍擁有和俄軍同樣的BM-21等多管火箭裝備,但其火箭彈的攻擊模式靠得是打面,要在大海中命中軍艦,絕非像反艦飛彈有尋標裝置可對軍艦精準打點攻擊那般容易。

 

特別當時是在暗夜,「畢可夫號」算是一艘俄軍最新的匿蹤軍艦,在對海雷達上看到得可能只是一個像小漁船的小點,而烏軍如何能發現甚至掌握「畢可夫號」的動向? 甚至能用不夠精準的多管火箭彈對其定位攻擊,這背後靠得當然也是情資掌握。也許烏軍是透過像土耳其採購的TB-2型無人機而獲得目標並對其定位和導引;但更可能的是,在更高的空域中,有美軍持續在黑海盤旋的RQ-4全球鷹無人機,在獲得「畢可夫號」的情資後,再透過美軍地面接收站把相關情資傳遞給烏國軍方進行打擊。

 

從這些俄烏戰況中的實際案例即可以看出,現代高科技戰爭的勝敗,比得不再是只有誰拳頭大的傳統兵力、坦克和戰機數量,整個戰場中還有許多無形的力量包括情報戰、電子戰、資訊戰和網路戰也在相互較量,這些也都可能成為扭轉戰局的重要關鍵因素。不過,要成功對抗入侵者,戰勝的關鍵仍非硬體武器的無形戰力,最關鍵的還是被入侵者的抗敵意志和決心,烏克蘭能守土至今,並持續力抗俄軍,最重要的還是其保家衛國、絕不投降的守土決心,這才是俄軍所真正畏懼的無形戰力。

 

 

 

顯圖取自維基百科、美國太平洋艦隊FB;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最新新聞
吳明杰
中山大學政研所碩士,曾任自由時報政治組副召集人、中國時報撰述委員、壹週刊資深記者,現為自由作家。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