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美花提到,目前國際上的採購合約都是以長約為主,東澳天然氣現在開採出來的,都是2016年就已簽訂合約的國家訂的,表示天然氣的市場需要提早五年以上佈局。
關於東澳天然氣的採購,是近日能源議題上一個重大的關注焦點,不過中油天然氣的購買長期掌握在同一批人手中,也被資深媒體人周玉蔻質疑供應鏈是否公開透明。今(14)日經濟部長王美花接受寶島聯播網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表示天然氣的購買都是長期合約,需要提前5年以上佈局。
目前台灣主要從澳洲、卡達、美國等幾個國家進行採購,俄羅斯從今年三月合約到期後就沒有再繼續引進,但現在大家期盼的東澳天然氣,和台灣使用的熱值不同,不足9500,王美花表示,東澳的天然氣熱值較低不代表不能用,但就需要摻配,而摻配就需要足夠的儲槽來執行,台灣現在的問題就是儲槽遠遠不夠,現有的儲槽幾乎用滿,沒有多餘的可以用來摻配。
王美花也說,對於天然氣的採購和中油一直都有密切的聯繫,中油也已經有計劃要加蓋儲槽,包括在高雄、三接都在增加中。但王美花也提到,目前國際上的採購合約都是以長約為主,東澳天然氣現在開採出來的,都是2016年就已簽訂合約的國家訂的。她表示天然氣的市場需要提早五年以上佈局,「假設現在要用了話,搞不好七年前就要訂了。」
主持人周玉蔻也說,那我們是不是該規劃未來呢?畢竟之後會有更多天然氣的需要。王美花則回應,「這個部分中油可以去搭配評估,搭配說東澳有沒有多餘的量在未來賣給我們。」而談到天然氣運送路線這點,王美花表示從澳洲運抵台灣的路線原本就有了,只是東、西澳出發時的路線稍有不同。但她也強調,主要是東澳的熱值要我們國內的基礎設施能搭配,才有辦法去談未來的購買,「確實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不是不可能!」
(顯圖取自新聞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