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直評 / 言所欲言
放.直評

那一夜,是誰沉默了

2018.11.20
14:57pm
/ 文周周

現實是,即使高喊「拒絕意識形態干擾」,「主打經濟民生」,但政治是無法鴕鳥的,終有一天這是台灣人民要去面對的選擇。這些最愛把愛國、團結與中華民國掛在嘴邊的人們,聽到中國台灣,卻都沉默了。

 

金馬獎那夜,網路因為「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中國台灣金馬獎」炸了鍋。導演傅榆就像是國王新衣裡的小孩,戳破了兩岸一家親的真相。原來所謂的一家親,是建立在一個中國之下,妳要表達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我立馬就上網宣誓「中國一點都不能少」。中國帝吧網軍,大批翻過網管高牆,殺進傅榆、鄭麗君臉書,五毛大戰灣灣,論戰不休。

 



但是,在這樣的氛圍下,有一群人,卻是相對沉默的。那群人,上週還高聲的在造勢場合、在捷運上,大聲著唱著夜襲,要刺向敵人的心臟。原來,這些人的敵人,已經不是當初他們年輕當兵時的「共匪」,而是希望可以被當成真正獨立個體的所謂敵人。

 

怪罪戳破國王新衣的傅榆 這些人選擇沉默或閃躲

 

當總統跟文化部長,都站出來高喊不接受「中國台灣」這個說法,台灣就是台灣。有人卻說,外來者講什麼聽一聽就好;有人則說,金馬獎,少一點政治化也好。對中國台灣的說法,這些人選擇沉默或閃躲,只能去怪罪戳破國王新衣的傅榆,怪罪她為何要在這個藝術場合談論政治。

 

有人說,藝術歸藝術,但是當台灣藝人在中國演出,都要被冠上中國台北、中國屏東;金馬獎上張藝謀高聲說,這是中國電影的希望,你還說,這是藝術歸藝術?

 

說到底,你以為你辦的是金馬獎

人家卻把它當成是中國台北電影節

 

看中國藝人爭相在微博上表態「中國一點都不能少」,反而令台灣人替他們感到同情,如果藝術真的歸藝術,那這些人又何必需要急著跳出來呢?他們大可出來說讓我們少談點政治吧。對台灣那些中華民國派來說,更是尷尬,面對中國,中華民國這四個字,不被承認;對內,從小被灌輸的黨國教育又讓他們對台灣、獨立這幾個字敏感不已。

 

這群人真正痛恨的敵人,是硬要逼他們表態的任何行為。

為何要正名?

為何要獨立?

為什麼不大家就繼續窩在青天滿地紅之下,假裝我們在世界上仍有一席之地就好?

 

現實是,不管你在造勢場合多努力的揮舞國旗,這面國旗依然出不了台灣大門,進不了中國、進不了奧運。即使高喊「拒絕意識形態干擾」,「主打經濟民生」,但政治是無法鴕鳥的,終有一天這是台灣人民要去面對的選擇。這些最愛把愛國、團結與中華民國掛在嘴邊的人們,聽到中國台灣,卻都沉默了。

 

你以為不要政治,就可以好好的拼經濟,貨出的去、人進的來,但其實,你只是在乞求對方的施捨,你會盡一切努力去討好對方,畢竟,當你已經習慣別人給你吃,被餵飽的你,腰桿又怎能硬的起來。

 

台灣與中國的不同,是即使高喊你是中國人,台灣依然有你的一席之地,你可一邊學著北京腔賺大錢,但還是可以回來用健保。不管是周子瑜、傅榆或韓國瑜,希望有一天,這些人都不需要為了揮舞自己國家的國旗或希望有一個完整獨立的國家而道歉。

 

 

(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蘇佳恬)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文周周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從社會時事、科技、體育、政治,事事關心的「工人」智慧鍵盤大叔。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