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桑梓散步
放.高論
桑梓散步

【桑梓散步】下關街上攏無人

2024.05.02
10:12am
/ 李拓梓

下關是重要的歷史節點,許多重大事件在此轉折,決定了歷史巨輪的方向。唐戶地區的「春帆樓」是決定台灣和朝鮮的命定之處...

 

走出JR下關站會看到幾棟賣場,對面是巨大的「釜山門」,這裡是韓國釜山跨過對馬海峽往來日本的主要港口,因此聚集了一整條韓國商店街,賣泡菜、漬物、魷魚等韓國食品,也有不少韓國燒肉店。

 



荒涼的下關

 

理當該是強強滾的熱鬧地方,可我沿著韓國街往上走,路上卻鮮有人車,到了離車站大約步行十分鐘處,店家幾乎都拉下鐵門,沒有一家有開。我的目標是幕末志士高杉晉作終焉之地,旅遊資訊顯示那只是一塊碑石而已。沿路實在太荒涼,我又攜家帶眷,走了一小段後就決定打退堂鼓,返回下關市區找東西吃。

 
下關我其實來過三次了,每次的印象就是路上很撒逼係,沒什麼人。先前去的是離車站稍遠的唐戶地區,大多數的旅客是從對面的門司港搭船或走路過去的,只要下午三點後以海鮮聞名的唐戶市場關門,唐戶地區就沒什麼人了。這次來到下關火車站附近,以為會熱鬧一點,結果人比唐戶地區還少,站在天橋上看去,只有霓虹燈兀自閃耀,旅人倒是疏疏落落,春雨下著下著,心都涼了起來。

 

轉動歷史巨輪之處


下關是重要的歷史節點,許多重大事件在此轉折,決定了歷史巨輪的方向。唐戶地區的「春帆樓」是決定台灣和朝鮮的命定之處。1895年,清國全權大使李鴻章從青島來到下關對面的門司港,準備就日清戰爭議和和日方交涉。日本剛打了幾場勝仗,舉國情緒高昂,準備在談判中大幹一場,此時卻發生了右翼青年小杉豐太郎為了避免和談而發動刺殺的意外,中彈的李鴻章差點沒命,國際輿論對戰勝國日本發生這樣的事大加抨擊,日本政府顏面無光,先安排了李鴻章到安全的地方休養,怕李鴻章回國讓戰事持續,引發國際干涉,議和的條件也做了調整。


從李鴻章休養的地方到簽約的春帆樓,現在被稱作「李鴻章道」,逢李鴻章出門,日本政府必重兵保衛、重重包圍,不得再有閃失。雙方在著名的割烹旅館春帆樓議和,現地還留有「日清議和紀念館」重現場景。雙方代表面對面坐下,日方這邊是伊藤博文、陸奧宗光,清國代表是李鴻章、李經方,彼此約定朝鮮自主、台灣割讓、遼東半島割讓以及賠款,展示櫃內放著條約複製品,清國方的條約原件則幾經戰亂流轉,現在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後來遼東半島割讓一事,因為衝擊列強在東亞的權力平衡,引起英法俄三國干涉,日本再次感受到即使成為強權,亞洲人還是被列為次級國家的悲哀,這也許和後來「大東亞共榮圈」理論的成形有關。

 

梁啓超筆下的春帆樓


「春帆樓」是有名的旅館和餐廳,很多名人都住過,參與戊戌變法失敗逃亡後,清國知識份子梁啟超也一度來此。1911年,中國國政一團混亂,他在這裡留下「春帆樓下晚濤哀」的詩句,感嘆自己經歷數十年政治上的疾風烈雨,最終卻得避居國外,無法對衰弱的祖國貢獻心力的苦悶。


事實上梁啟超和台灣也有些關聯,在早先的1907年,台灣知識青年林獻堂在奈良巧遇梁啟超,請教梁被祖國拋棄的台灣有什麼見解。梁啟超說,所見的二三十年內,清國絕對無暇顧及台灣死活,要林獻堂早有覺悟。一語驚醒夢中人,林獻堂開始思考體制內的權利爭取,議會請願運動於焉開始。林獻堂和梁啟超經常通信,這些信件也在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展出過,信件顯示經濟狀況良好的林獻堂也經常資助梁啟超,後來梁啟超有機會到台灣一遊,也是因為林氏的邀約。


梁啓超筆下春帆樓下的晚濤,其實也有其他的故事。這裡是1185年源平合戰的最期「壇之浦海戰」的古戰場,式微的平家歷經幾次敗戰,回到最擅長的海戰戰場,這次理當可以克服萬難存活下來。可是源氏的指揮官義經不講武德,吃了幾次海戰虧之後,要求麾下戰士箭指平家水手。當時作戰有些規約,戰爭是武士的事,水手是平民,無關戰事,不應該被波及。源義經不這樣想,對他來說,戰爭就是要贏,把水手殺掉,平氏就沒有人操船,戰爭結果自然就逆轉。

 

八艘飛び


平家的勇將平教經發現水手紛紛棄船,平家陣勢大亂,決定找源義經單挑。源義經覺得勝負將定,「大將要珍惜生命」,一路避戰逃跑,兩人一追一跳,連跳八艘船,這個典故被稱作「八艘飛び」。


在「八艘飛び」的同時,平氏的族長平知盛已知大勢已去,全副武裝跳海。平氏出身的太后平時子也抱著年幼的外孫安德天皇跳海,天皇很害怕,時子只好以「浪濤之下亦有皇都」相告。跳海後一族皆死,只有天皇的生母建禮門院活下來,後來被安置在京都近郊大原的寂光寺。至於下關的壇之浦公園內,現在還有源義經連跳八艘船,以及平知盛全副武裝投海的雕像,以紀念這場權力交替的經典之戰。


同樣在壇之浦還有幾門砲台,這是七百年後的1863年,幕末長州自行發動攘夷的「下關戰爭」殘跡。當時長州掌握京都公卿,壓迫幕府進行攘夷,幕府佯從卻不動,只有長州時間一到,就向外國船隻開砲。結果武力不足,慘遭英軍報復,不僅砲台被夷平,還留下英法聯軍登陸的慘烈畫面。


事後長州內部政變,保守的「俗論派」掌握權力,主張攘夷一派都遭整肅,直到志士高杉晉作在下關功山寺政變,率領奇兵隊打走「俗論派」,重新調整早先仿若義和團的攘夷論述,主張和西洋學習新知,自己先強大起來才能壤夷的主張說服藩內,並在後續的「四境戰爭」中擊敗幕府大軍,促成後來的「大政奉還」,才使得後來的明治維新走出關鍵的一步。


我轉入唐戶的市街,看起來像是花街之處,四處有著尚未亮起的霓虹燈。街上一樣沒什麼人,明明已接近晚餐十分,餐廳門口卻都掛著「準備中」。轉入一家有吧台的小店,賣的是烏龍麵和一些炸物小菜,詢問詢問店家何以路上都沒人,店家答覆時間未到。想起下關車站前同樣是晚餐時分卻空無一人的韓國街,不禁莞爾,到底什麼時候時間才會到呢?還是其實熱鬧的時間已過,下關最繁華的時候,其實是1185年的壇之浦、是1863年的下關砲台和功山寺、是1895年的春帆樓,是1911年悲情的浪濤邊,那些歷史決定的時刻。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李拓梓
資深政治幕僚,業餘專欄作家,目前努力耕耘藝術文化領域。喜歡歷史,也喜歡旅行與讀書,相信歷史可以告訴人們過去的事,也能夠指引人們知道現在所在的位置。著有「改變時代的日本人」、「改變日本歷史的總理大臣」。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