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政軍杰論
放.高論
政軍杰論

【政軍杰論】川普「轟炸北京」說若成華府戰略--對中將形成極強嚇阻力

2024.06.03
17:02pm
/ 吳明杰

川普曾任美國總統和三軍統帥,他很清楚美軍為對付中國對台威脅,備妥哪些作戰選項,會明確提到「轟炸北京」,意味在他過去總統任內,美軍曾向他提報過類似作戰方案⋯⋯

 

就在中國對台發動「聯合利劍–2024A」軍演後,美國媒體透露,前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募款時直言若在他任內中國入侵台灣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他會轟炸北京和莫斯科。川普驚爆的「轟炸北京」說,雖可能只是選舉語言,但恐怕也非只是信口開河、隨便說說。假若川普真的重返白宮,並真的將這項思維轉化為華府的台海戰略,那對中國犯台的企圖將形成極強的嚇阻力。



11月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對中態度硬

 

川普曾任美國總統和三軍統帥,他很清楚美軍為對付中國對台威脅,備妥哪些作戰選項,會明確提到「轟炸北京」,意味在他過去總統任內,美軍曾向他提報過類似作戰方案。只是這類機敏作戰計畫一向只是備而不用,歷任美國總統也不會列入考慮。不過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對台也步步進逼,國際情勢丕變,對川普來說,直嗆中國若犯台就「轟炸北京」,很可能真的是他認定能夠遏止中國侵台的有效手段。

 

因此就算目前正值美國總統大選,川普拋出「轟炸北京」這種爆炸性語言的目的,當然是在突顯他比現任總統拜登更有辦法對付中國,但也不代表川普這項說法只是為了勝選,因為以他過去任內對中的強硬立場和態度,「轟炸北京」這種報復性戰略思維,並非完全沒有成為日後華府對中戰略的可能性,特別是如果川普勝選的話。

 

另一方面,若從美軍的軍力相關準備觀察,川普敢嗆中國犯台就「轟炸北京」,也代表美軍當然擁有達成這項目標的實力和依據。無論是動用戰略性核武、戰術性核武,或只是採用傳統武力,對美軍來說,「轟炸北京」單純在軍事上並非難事;需要顧慮的是美中是否有必要開戰,甚至因而引爆美中核戰導致相互毀滅。因此就算美軍具備各種「轟炸北京」的能力,但美國總統通常不會將此選項列入考慮。

 

若就戰略核武層面,美軍核彈儲存有近6000枚,是共軍核彈約500枚的12倍,其中1550枚屬戰備部署,已裝載在核三位一體中的陸基「義勇兵三型」洲際彈道飛彈、海基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艦上的「三叉戟二型D5」潛射洲際彈道飛彈,以及空基由B-52H可搭載的B-83核彈等,不要說是「轟炸北京」,用來摧毀整個中國也綽綽有餘。

 

但問題在於戰略級核武,本來是為了嚇阻爆發核戰,真的動用反會導致「相互保證毀滅」。由於中國也擁有核武,儘管核彈數量遠低於美國,但共軍已有094戰略核潛艦和巨浪二/三型潛射洲際彈道飛彈,以及陸基的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具備核戰中的「第二擊」、也就是核反擊能力。因而川普口中的「轟炸北京」說,也絕不會是以戰略性核武對北京進行打擊。

 

中國武力犯台意圖,將會形成前所未有的極大嚇阻力⋯⋯

 

川普所提的「轟炸北京」說,對美軍而言,採用傳統武力就能達成震懾的目標和效果,但也不排除川普認知的作戰選項中,還包括戰術性核武。因為在川普過去總統任內,曾特別下令美軍研究將原本配備在潛射「三叉戟二型D5」上的W76戰略型核彈,換裝成威力較小的W76-2戰術型核彈,當時外界即推測,這項作法很可能就是為了因應中國威脅而準備。

 

此外,即使在拜登上任後,美軍還持續更新空射型的B61戰術核彈,更新後的B61-12核彈除可透過GPS導引外,還可由F-35匿蹤戰機和B-2A匿蹤轟炸機攜掛發射。美軍這項空射核武的發展,共軍也很清楚,就是為了必要時進入中國戰區「轟炸北京」所做的準備。

 

不過就算不動用到核武,美軍光靠傳統武力也能夠達成「轟炸北京」的目的。包括像是從部署在中國東海甚至日本、台灣周邊的海上伯克級神盾驅逐艦或堤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都可發射射程2500公里的戰斧巡弋飛彈直攻北京;空中則可以B-52H、B-1B或B-2A轟炸機,發射射程逼近1000公里的AGM-158B匿蹤巡弋飛彈突襲北京;而近期進駐菲律賓北部的「堤豐」中程飛彈系統,北京同樣涵蓋在其陸基型戰斧巡弋飛彈的射程之中。

 

換句話說,川普所提的「轟炸北京」說是有所本的,一是美軍絕對有能力辦到;二是美軍也有相關作戰計畫和選項,關鍵在於美國總統會不會選擇「轟炸北京」這個過去可能是決策清單中放在最後的選項。而川普卻有異於過去幾任美國總統對中的保守態度,很清楚給了答案,就是「如果中國入侵台灣」,他將會以「轟炸北京」回應。如果川普這項說法真的隨著他重返白宮成為華府的台海戰略,那對中國武力犯台意圖,將會形成前所未有的極大嚇阻力。

 

 

圖片來源:川普臉書,維基百科,美國海軍,微博;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吳明杰
中山大學政研所碩士,曾任自由時報政治組副召集人、中國時報撰述委員、壹週刊資深記者,現為自由作家。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