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桑梓散步
放.高論
桑梓散步

【桑梓散步】京都別來無恙

2024.06.13
15:18pm
/ 李拓梓

 

抵達京都已經是下午,東寺的五重塔在太陽下兀自站立,有著長長黑影。許多年前星巴克出了一款京都隨行杯,那時我還不知道上面的五重塔是哪兒的塔,有點像法觀寺八坂塔、也好像是仁和寺五重塔,怎沒想到在京都塔落成之前,京都最具代表性的高樓,只有東寺五重塔一座。



古色古香的京都

 

與這座城市已經久違,上次到此一遊是七年前的楓紅,那時只覺得京都旅遊起來頗方便,這座城市方方正正、路名一二三四皆有排序,東西南北方向清楚,隨意走進巷弄只要方向正確,都可以順利抵達目標,偶而還會在町家逛進有趣老店,或是看到什麼歷史發生點的跡碑。彼時我工作繁忙,好不容易擠出一段休假,其實也無暇規劃旅程,京都總有一張地圖就在我腦海裡,可以早上在旅館的床上醒來,才開始想今天應該要到哪裡散步。

 

我會避開人多的清水寺、金閣寺,知道近傍晚往南禪寺一遊時沒什麼人,嵐電途經一處鹿王院在住安靜街巷的宅區中,就算紅葉季旅人也很少,和幾站之差卻人山人海的嵐山相映成趣。我還知道很多遙遠的景點,岩倉的實相院,沒有八瀨的琉璃光院出名,卻也有一塊不得了的四季顏色木地板,而且不用排隊好幾小時。

 

那時候我覺得京都雖好玩,但每年都可以再來,小孩還小,沒法跟我們走上兩萬步,先去一下泰國、再去一下馬來西亞。再去日本時發現東京機票比較便宜、名古屋沒去過好像也很有趣,那京都就再等等。

 

怎料一場疫情,打亂了全世界的旅遊節奏。關在小小的島嶼上雖然安全,卻被那些過激的言論、愚蠢的政治揣想弄得心焦氣躁,每天怒氣沖沖,卻懷念起說走就走的京都美好。

 

好不容易終於恢復正常,機票卻貴了起來,社群媒體上都是京都觀光過載的消息,觀光客拿著大行李擠公車、市區本來就擁擠的交通更塞了,本來就很多人的清水寺附近,已經擠到簡直尖峰時間東京地鐵那樣地前胸貼後背。還去京都嗎?連熱愛京都者我,也有點猶疑。

 

別來無恙

 

終究還是來了,抵達的那個下午就往東寺去。這是京都最古老的寺廟,桓武天皇為了逃避怨靈作祟,從長岡京遷都到平安京,就只在羅城門的左右設立的東西兩寺。東寺後來交由從大唐回來的空海主持,空海學的是密教,過去的奈良佛教以經文、學問為主,幾經流轉,寺社莊園利益複雜,對政壇介入頗深,桓武遷都,某種程度也是想避開奈良佛教干政。此外,密教主張可以透過某些神秘儀式改變現世、現狀,也頗得本有神道信仰、巫術的日本社會歡迎,因此東寺在空海的主持下日漸茁壯。

 

除了五重塔,東寺的立體曼陀羅也很值得一看。曼荼羅是梵語,意義為「本質」,是密教宇宙觀的展現,也常作為佛教藝術來展現。空海將代表「生命之理」的胎藏界曼荼羅,和代表「堅強智慧」的金剛界曼荼羅合一,一改過去僅以平面繪圖展現的方式,在東寺的講堂建造了以大日如來為中心的二十一尊神像立體曼荼羅。本來很難解說的宇宙,現在立體呈現在東寺講堂,也成為傳教的利器。

 

立體曼荼羅分成如來部五尊、菩薩部五尊和明王部五尊三類,東西南北還有四天王鎮守。講堂的立體曼荼羅像中,有十五座是平安時代作品,十六座國寶,五座重要文化財,打開紗門走入,當即震撼無比,儘管遊客眾多,耳中卻鴉雀無聲。

 

離開東寺後我沿著大宮通往北,想趁關門前到西本願寺一遊,很可惜腳程不夠,抵達時已將近關門時間,只在被認為是伏見城遺構、剛修復的唐門附近探頭探腦。西本願寺是本願寺系統的佛寺,江戶時期被分為東西兩邊,各有信徒,也在台灣有過傳教足跡,地點就在萬華的長沙街、中華路口。台北這邊因為戰後遷徙又經大火燒失,很長一段時間都屬荒廢狀態,幾年前修復,市府卻稱找不到原圖沒法復原,便只建了一座鐘樓,留下部分遺構,附近人士多在此遛狗,已無任何當年西本願寺風采。資訊時代,找不到原圖所以不能重建好像不是理由,想來不重建的點,令人猜疑和當時政府不喜歡日本有關。

 

有點失落的往東本願寺方向走,打算沿路看看有什麼咖啡店,卻一邊走一邊覺得等等還有別家,不知不覺就走回七條。猶記某年來此,住在七條東本願寺附近,巷口有一家把西班牙料理TAPAS日本化的小酒吧,每天高朋滿座,我也受引誘前往一試,真的非常好吃。憑著記憶走去,竟發現這家以漬菜為主的ISOISM小酒吧還在營業,門口和七年前一樣,擺放了檸檬、洋蔥等野菜,雖然才五點多,卻早已熱鬧喧嘩,便開地走進去。

 

點了漬菜拼盤、烤豬肩肉和櫛瓜溫泉蛋,搭配著啤酒和紅酒,店裡人來人往,想起多年前的那個晚上,一樣的店家、一樣的位置,一樣好的心情。吃完之後往車站的方向走,又想起有家YEBISU直營的小酒吧不知道是否還安好,便繞進巷子找找,沒想到也還在。疫情雖然肆虐了三四年,但在千年古都裡面,三四年終究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粟。走出來看到京都塔閃閃發亮,車站人來人往,忽然有一種別來無恙的心情,啊,七年不見,久違的古都啊。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

 

最新新聞
李拓梓
資深政治幕僚,業餘專欄作家,目前努力耕耘藝術文化領域。喜歡歷史,也喜歡旅行與讀書,相信歷史可以告訴人們過去的事,也能夠指引人們知道現在所在的位置。著有「改變時代的日本人」、「改變日本歷史的總理大臣」。
作者文章列表
李拓梓
資深政治幕僚,業餘專欄作家,目前努力耕耘藝術文化領域。喜歡歷史,也喜歡旅行與讀書,相信歷史可以告訴人們過去的事,也能夠指引人們知道現在所在的位置。著有「改變時代的日本人」、「改變日本歷史的總理大臣」。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