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日經評論/峯岸博:安倍曾說:「歷史束縛的認識」,是否會有日韓共同宣言2.0?

2024.09.07
10:16am
/ 放言編輯部 鄒景禹

日經評論/峯岸博:安倍曾說:「歷史束縛的認識」,是否會有日韓共同宣言2.0?



《放. 新聞》日經新聞記者峯岸博以{安倍曾說:「歷史束縛的認識」,是否會有日韓共同宣言2.0? }為題所做日韓關係評論,全文如下:

 

 6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韓國總統尹錫悅舉行第12次首腦會談。自上任以來,尹總統在日韓之間的諸多懸案中展現了強大的領導力,但韓國政府在與日本的協商中,面臨著一道難以逾越的「牆壁」。

 

 那就是2015年,時任首相安倍晉三發表的戰後70年談話(安倍談話)。細讀安倍談話,可以發現其中涵蓋了戰後50年「村山談話」中的四個關鍵詞:「道歉」、「反省」、「侵略」和「殖民統治」。但與此同時,安倍並未以個人名義直接表達歉意或反省。

 

 「不應讓子孫背負繼續道歉的宿命」

 

 安倍談話中有這樣一段:「我們不應該讓與那場戰爭毫無關聯的子孫後代,繼續背負道歉的宿命。」這反映了安倍強烈的信念,即對中國和韓國等國的道歉應該在這一代結束。安倍派系將此視為其「遺言」,而菅義偉與岸田政權也繼承了這一立場。

 

 2023年5月,岸田首相訪問韓國,並在首腦會談後的記者會上提及當時最大懸案——原被徵勞工問題時表示:「我個人對於當時在嚴酷環境下,許多人遭受痛苦與悲傷,感到非常心痛。」

 

 「心痛」這一表述與2015年12月日韓慰安婦協議中,時任首相安倍在與韓國總統朴槿惠的電話協商中所用的「想到慰安婦們難以言喻的痛苦,令我心痛」的說法相同。據岸田政權的相關人士透露,「反省」或「道歉」從未在考慮範圍內。

 

 2023年3月,韓國政府提出了解決方案,讓韓國財團代替日本企業支付韓國最高法院命令的原被徵勞工賠償金。在這個過程中,日本並未再次表達反省或道歉,也與上述相同的背景有關。

 

 8月返任的前駐日大使尹德敏在接受韓國《中央日報》採訪時提到了安倍的遺產,並表示「岸田政權雖然承襲歷代政權的認識,但無法引用其中的部分,這令人遺憾」。

 

 兩國民眾間的氣氛有所緩和

 

 岸田首相將卸任,未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而尹總統的任期也將進入兩年四個月。如何總結這段時期呢?毫無疑問,修復自國交正常化以來最為嚴峻的日韓關係,尹總統功不可沒。相比之下,對於岸田首相的評價是「唯一可以稱作岸田的決斷,是在2023年5月訪問韓國,日本方面並沒有做出任何讓步」(前日本政府高官)。不過,韓國政府內部也有聲音指出,「雖然仍有不滿,但首腦之間的信任關係得以恢復,成功營造了讓兩國民眾安心的氛圍」(韓國政府高官),對岸田給予肯定。

 

 「日本不需要再進行道歉」,尹總統展現了強有力的領導力,壓制了韓國國內對日強硬派的聲音,但事實上,韓國國內普遍認為「對日本讓步太多」,不滿情緒正在發酵。在8月29至31日舉行的「日韓論壇」上,許多韓國成員表達了「期待日本在尹氏決斷後做出回應」,即「杯中還剩一半水」的論調。

 

 歷史認識的火種依然存在,兩國之間溫差明顯

 

 明年將迎來日韓國交正常化60週年。韓國國內對於1998年日韓共同宣言的升級版「日韓共同宣言2.0」抱有很高的期待,這是背後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時的日本首相小淵惠三與韓國總統金大中簽訂了日韓共同宣言,強調了「面向未來」與「日韓新時代」,並發表了涵蓋政府對話、安全保障、經濟、環境及民間交流等5個領域43項行動計畫的附屬文件。這份宣言被稱為「夥伴關係宣言」,迄今仍在日韓雙方的專家間獲得高度評價。

 

 宣言中涉及的歷史認識問題表明:「(小淵首相)謙虛地承認了日本在過去一段時期內,因殖民統治給韓國人民帶來巨大損害與痛苦的歷史事實,並對此表示痛切的反省與由衷的道歉。」金大中總統則回應道:「高度評價日本在戰後根據和平憲法的安全政策,對國際社會和平與繁榮作出的貢獻。」

 

 「總統並不一定執著於新的共同宣言,但韓國政府與執政黨內對於將『日韓共同宣言2.0』作為尹政權遺產的呼聲很高。」一位接近尹政權的要人如是說。

 

 如果要製定新的宣言,無法迴避歷史認識的問題。但日本政府內部的氣氛是,即使使用1998年時的表述也不再簡單,安倍談話在這裡再次投下陰影。由於這可能成為外交的新火種,因此謹慎論調根深蒂固,兩國之間的溫差顯著。

 

 從韓國的角度看另一幅圖景

 

 本月1日,前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出席了在駐日韓國文化院舉行的關東大地震朝鮮人犧牲者追悼儀式。據《中央日報》報導,自民黨出身的首相經驗者首次出席該追悼儀式。福田對韓國記者團表示,關東大地震期間的朝鮮人屠殺是「歷史事實」,並表示應進行日韓兩國的共同調查。

 

 2023年是關東大地震100週年,當時的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記者會上提到,政府內部「找不到與震災期間朝鮮人屠殺相關的具體記錄」。據說,震災期間的屠殺事件記錄在後來的戰爭中多數被燒毀,但仍然有大量證詞、公文資料及法院記錄保存下來,甚至內閣府中央防災會議的專門調查會在報告書中也予以認定。

 

 雖然「屠殺」的定義較為困難,且需要大量人員及工作來核對各種證詞及資料以確認事實關係,但歷史學家們多次指出,不應混淆不再重複道歉與檢驗歷史事實並將其作為教訓傳給下一代的區別。

 

 最近,韓國一位總統府高官發表了「(在歷史問題上)重要的是日本的態度」的言論,遭到最大在野黨的猛烈批評,被指控「宣佈親日賣國政權」。從韓國的視角來看,快速改善的日韓關係呈現出了不同的景象。

 

 明年「日韓建交60年」之際,兩國領袖以國賓身份進行互訪的計劃也在討論中。如何讓這股友好浪潮扎根,將成為留待下一任首相解決的課題。

 

 本文作者峯岸博(みねぎし・ひろし)

 

 1992年進入日本經濟新聞社。作為政治記者,曾採訪首相官邸、自民黨、外務省及舊大藏省等。2004年至2007年間曾派駐首爾。2015年至2018年擔任首爾支局長。曾兩次前往平壤採訪日朝首腦會談。目前擔任高級論說委員兼編輯委員。著作包括《日韓的決斷》、《日韓的斷層》以及《韓國的憂鬱》。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