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豁然開朗
放.高論
豁然開朗

【豁然開朗】柯文哲紅利出盡,綠營六都初選應上軌道

2024.09.20
17:47pm
/ 溫朗東

柯文哲雖無力再戰2028,民眾黨仍有10%支持度,綠營日益浮現的隱憂是,綠營有縣市長提名的內部問題,要有公平透明的初選機制,才能弭平黨內派系,在競爭後走向團結...

 

隨著「柯文哲效應」慢慢淡化,2026地方選舉的隱憂也浮上檯面。

多項民調顯示,即使眾多證據指向柯文哲涉貪,民眾黨還是有約莫10%的支持度,且沒有繼續瓦解的趨勢。

 



表面上來看,柯文哲尚未起訴定罪,會有人相信他的清白也並不奇怪。實則原因在於,台灣還是有一群堅定的「非藍非綠支持者」,這些人即使柯文哲垮了,也會支持黃國昌;就算民眾黨倒了,也會改支持時代力量,或任何打著「超越藍綠」招牌的政黨。

未來政局將是「兩大一小」的局面,柯文哲即使無力再戰2028,但民眾黨/第三勢力在2026的地方選舉中,仍有一定的攪局能力。

 

偵查節奏趨緩

 

柯文哲收押的大戲,雖然引起廣泛關注,但群眾對柯文哲涉案的「追劇心理」,與實際司法偵查的節奏難免有落差。

 

群眾希望每天都有聳動的新進展:賭場洗錢、海外資產、加密貨幣、對話紀錄、親筆信箋……但現實辦案畢竟不是戲劇,難免會偵查卡關,或是不便公開細節。當追劇群眾的胃口越來越大,柯文哲就算圖利罪定罪五年,也滿足不了群眾期待,非得人贓俱獲,抓到他收賄判個十幾年不可。一旦未來司法審判的結果不夠嚴厲,群眾反而會感到失落。執政團隊「司法沾光」所獲得的支持度,屆時也會反彈回去。

 

另一方面,柯文哲涉案吸引眾多目光,也宣洩了本土陣營在國會由藍白掌控下的怨氣。青鳥運動引發的能量大幅降低,受益於青鳥能量甚多的「拆樑行動」也難以突破。這些公民運動都不是民進黨發起的,民進黨也只能順應基層民意,給予支持,而無法接手主導。

 

對本土陣營來說,現在已經到了「柯文哲效應」利多將盡的時候,如果還好整以暇,疏忽執政攻防,隨時會有亂流湧至。

 

初選制度應該盡早定案

 

日益浮現的隱憂是,綠營有縣市長提名的內部問題,要有公平透明的初選機制,才能弭平黨內派系,在競爭後走向團結。

 

此時對初選時程、機制細節避而不談,只是在逃避現實,甚至引發更大的內部不信任。

 

綠營初選最為激烈的台南高雄,藍營基本上已經確定由謝龍介、柯志恩出戰。南部二都雖然綠營執政有成,贏面略大。但執政日久,搖擺選民難免有求新求變的嘗鮮心理。再者,藍軍人選確定開跑,綠營卻還在避談初選,假裝沒這回事。一來一往之間,優勢將會逐漸流失。

 

就算對初選避而不談,想選市長的各方人馬還是持續較勁,明著四處高掛看板,暗著擴展人脈,鴨子划水。

 

六都市長的初選機制不明,更會引發諸多誤會與揣測:是否高層有偏愛人選,民調進行的時間與方式,是否會有不公,會否讓民調落後者把民調追回來才開展初選機制等等。這些揣測都會影響到黨主席的威信與支持者的士氣,對民進黨來說,縣市議員初選都行之有年,沒道理不能在今年確定縣市長初選規則,明年底之前確定候選人,讓候選人有完整一年的時間,迎戰規模較大的六都市長選舉。

 

柯文哲的案件必須尊重司法辦案步調;藍白國會合作的態勢難以改變,只能加強民眾溝通;國際情勢、美中關係與國內經濟,必須小心翼翼、見招拆招。唯有內閣人事任命與黨內機制,完全操之於己。領導者在複雜的情勢中,內心越為單純,越能贏得信任。柯文哲機關算盡,終究原形畢露,被眾人唾棄。

 

擁有權力者在過去經歷了多次競爭,才能走上高位。有趣的是,越接近權力層峰,往往是「計算的越少,得到的越多」。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示意圖來源: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最新新聞
溫朗東
曾任《udn鳴人堂》專欄作者、《udn相對論》執行編輯、自由台灣黨政策部主任。現為自由評論工作者,臉書發表時事評論常於各新媒體平台轉載引用。關心公共論辯、民主發展與弱勢權益。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