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副總統在致詞中分享了她過去的農田經驗,提到早年在花蓮曾拔過花生,後來又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參與人參採收。她指出,台灣農產品經過簡易加工後,不僅能延長保存期限,還能讓無法親臨台灣的人品嚐到這片土地的獨特美味!
嘿呦嘿呦拔蘿蔔!在高雄美濃的田間,秋風輕拂,一群人彎腰拔蘿蔔,臉上滿是笑容。副總統蕭美琴也不例外,她化身「一日駐美(美濃)代表」,親手拔起這季節限定的「白玉蘿蔔」,為地方農業注入更多活力。
大家共下體驗拔蘿蔔
經歷數次颱風的挑戰,這些當季白玉蘿蔔依然鮮甜飽水,展現了農民的辛勤努力與土地的恩賜。蕭副總統藉此呼籲大家珍惜台灣的農產資源,共同支持地方農業,讓來自各地的遊客不僅能吃到台灣農產的好味道,也能親身感受台灣美食、人情味和自然風光的迷人之處。
美濃好Chill!38家特色攤位與音樂饗宴齊登場
今年的「美濃白玉蘿蔔還有好豆季」14、15日於美濃客家文物館前廣場熱鬧登舉行,活動以「美濃好Chill(秋)」為主題,結合在地農產品與觀光旅遊,打造多元體驗。活動現場設有38家特色攤位,涵蓋美食、手作及農產展售,還有客語創作樂團、烏克麗麗演奏家和知名大提琴演奏家的音樂表演,讓每位來賓都能享受美濃的文化魅力。
副總統蕭美琴(右)與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左)共下挷蘿蔔,支持台灣農產業
此外,活動現場也熱鬧非凡,吸引多位重要來賓蒞臨,共同為地方農業站台。蕭副總統與客委會主委古秀妃一同開啟「美濃食材珠寶盒」,展示白玉蘿蔔、黃豆、紅豆等在地農特產品,突顯美濃農產的多元魅力。出席開幕儀式的貴賓還包括立法委員邱議瑩與蔡其昌、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高雄市政府秘書長郭添貴、美濃區農會總幹事鍾清輝等,展現對地方農業與文化的支持。
號召大家一起為台灣農業發聲、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能感受台灣美食、人文、地景的美好
從菸草轉型到特色農產 美濃成就新地標
美濃區曾以菸草聞名,但在農會與農民的努力下,成功轉型為多樣化農業生產,推出白玉蘿蔔、黃豆、毛豆等特色農產品,成為地方經濟的新亮點。根據美濃區農會總幹事鍾清輝的說明,美濃曾以客家「晴耕雨讀」的精神聞名,並獲得《天下雜誌》票選為台灣319鄉鎮中的「微笑之鄉」。此外,「白玉蘿蔔」這個名稱的由來,源自客家人對土地豐收的祈願,其靈感來自廚房土地龍神旁的對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象徵著農民辛勤耕作的成果。
農業局指出,今年白玉蘿蔔因多次颱風與降雨,種植面積減少、產量略低,但品質依然出色。每逢秋冬,白玉蘿蔔的開拔時節總是備受關注。白玉蘿蔔的出土,不僅為美濃帶來絡繹不絕的人潮,也為地方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副總統蕭美琴致詞
從田間到國際 行銷台灣農業價值
蕭副總統在致詞中分享了她過去的農田經驗,提到早年在花蓮曾拔過花生,後來又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參與人參採收。她指出,台灣農產品經過簡易加工後,不僅能延長保存期限,還能讓無法親臨台灣的人品嚐到這片土地的獨特美味。
談及過去擔任外交官的經歷,蕭副總統表示,行銷台灣的美好一直是她的重要使命之一。她舉例,像是蔡其昌在背後支持台灣職棒,讓這項運動成為國人驕傲,而台灣美食更是受到全世界肯定的亮點,充分展現台灣的軟實力與文化魅力。
她還幽默提到,每到白玉蘿蔔產季,立法院的同仁總會圍著邱議瑩團購這份在地美味。她笑著說,邱議瑩過去的綽號是「黑珍珠」,但嫁到美濃後,幾乎變成了「白蘿蔔西施」,充分展現她對地方農產品的積極推廣。
美濃食材珠寶盒開箱大合照
歡迎大家一起「拔蘿蔔、嚐豆香」
「2024美濃白玉蘿蔔還有好豆季」活動於前(15)日圓滿結束,現場提供多元體驗,不僅能親自下田拔蘿蔔,還能品味在地特色美食,欣賞精采音樂演出。如果錯過了現場活動,也可以關注美濃區農會臉書粉專,了解更多資訊及活動回顧。
這一季的白玉蘿蔔,承載著濃濃的客庄情懷,不僅為地方帶來經濟效益,更讓參與者深刻體會到「一顆蘿蔔」所能述說的文化故事與土地價值。
(圖片來源:蕭美琴臉書、客家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