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鳥已化身護台巨浪,民進黨必須順勢而為,讓公民力量成為守護民主的堅實屏障!
大罷免是青鳥運動的延續與深化。去年5月,當立法院內藍白親中亂政,數萬名民眾自發走上青島東路,這不僅展現台灣公民社會的韌性,更喚醒了許多過去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大學生、職場新鮮人,跟著Threads、Instagram的串聯,一躍而為公民運動的生力軍。這些新生代公民,並非傳統綠營支持者,某些人甚至來自藍營家庭、是忠貞國民黨員或堅定中華民國派。然而,他們目睹藍營親中亂政,為了捍衛台灣民主而挺身而出。
去年青鳥運動的熱血,轉化為今年的大罷免。這次罷免藍委不再是傳統政黨之爭,而是由不同政治光譜的民眾共同參與的反共運動。如何回應這些新生運動者的訴求、確保第三階段的罷免順利完成,不僅關乎國會的正常運作,更是執政黨回應公民訴求的責任。
罷免藍委行動如火如荼,目前已有17個選區宣布二階連署到達安全份數。本周的衝刺階段,有機會衝到20到25個選區達標。回顧去年,罷免謝國樑案以失敗告終,但如今的政治形勢已然不同,大罷免遠比去年罷免謝國樑樂觀。
全台反共浪潮
大罷免是全國性議題,輿論熱度遠超基隆。傅崐萁、徐巧芯、王鴻薇等人的荒誕言行與囂張嘴臉,不僅在台北引起反感,也在全台產生外擴效應。
更關鍵的是,謝國樑家族富裕,又握有市政資源,宣傳能量遠大於一般立委,且去年罷免謝國樑主要針對的是市政缺失,但今年大罷免的政治動力來自「反共」,這種全民議題能量遠高於地方市政。謝國樑找來藍營大咖輪番助陣,才勉強阻擋罷免風潮。這種「全黨救一人」的局面,在大罷免各掃門前雪下,將難以再現。
大罷免匯集了青鳥運動以來的青壯世代,單個選區就有高達三百名活躍志工。這些年輕世代,善用社群媒體,宣傳效果超出傳統政治射程。
再加上大罷免的連動效應,任何一個藍委的荒誕言行,都會為全國的大罷免添柴加火,這是謝國樑當初沒有面臨的挑戰。謝國樑案時還有柯文哲案分散輿論焦點,現在柯案進入尾聲,輿論重心已轉向罷免。
民進黨組織必須全面動員
然而,審慎樂觀之餘,我們也必須面對挑戰。第三階段民進黨必須發揮大選等級的組織力,才能確保大罷免成功。理由有三:
一、二階連署告一段落後,各區陸戰志工失去了拉連署的具體目標,公民參與程度必然下降。沒有組織性的動員,光靠自發性難以維持熱度。
二、第一線志工在連署過程中經常受到不友善對待,累積不少運動傷害,需要時間復原。
三、本土派支持者許多聚集在台南高雄,這兩個直轄市因為綠委全壘打,而沒有罷免藍委連署。如果沒有組織動員南部民眾,將無法催出本土派集體反共的氣勢。
罷免不是報復,是阻斷親中勢力毀壞台灣民主的通道。公民團體已經展現了非凡的動能,但要跨過投票門檻,還需要民進黨全力動員,把民間反共的能量化為具體選票。
民進黨如果在三階投票未全力協助,甚至部分藍營優勢縣市袖手旁觀,將會對熱情參與一二階連署的公民撒下一盆冷水。當公民社會展現前所未有的能量,主流政黨若不能相應而動,長遠來看,將付出政治信任崩解的代價。綠營大動員勢在必行,這不只是反共之戰,也是呼應大規模公民行動,擴大本土支持的必要之舉。
青鳥已化身護台巨浪,民進黨必須順勢而為,讓公民力量成為守護民主的堅實屏障。
(圖片來源:賴中強臉書、孫瑋芒臉書、民主進步黨臉書;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