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此有國安人士強調,即便自過去以來有台媒協同境外操作認知作戰並不少見,但此次是「兩岸聯手」鎖定我國立委攻擊首例,此直接挑戰台灣民主紅線的作為值得高度重視。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與其父親近期連日遭香港黨媒、中國國台辦及特定台灣媒體抹黑,在短時間內承受大量指控和攻擊,對此國安單位做出反應,並釋出一份分析報告,顯示攻擊從中共香港中聯辦旗下媒體《大公文匯網》的報導開始,國台辦及特定台媒隨即配合操作。對此有國安人士表示,雖然過去我國特定媒體協同境外操作認知作戰的情況不少見,但這卻是中國協同鎖定立委進行攻擊的首例,值得高度重視。
近日沈伯洋遭香港黨媒批「反中反智」,沈父也被指控倒賣中國商品賺價差、婚內出軌,而國台辦更在短時間內直接宣布要對沈父公司實施制裁。國安報告中強調,沈伯洋因是「黑熊學院」創辦人、台灣反制統戰資訊領域的重要人物,中國對其的攻擊具有明確的戰略意圖,想要「抹黑並癱瘓一名關鍵的認知領域防衛者」。
針對一連串、協同的認知攻擊,國安報告顯示此類攻擊的邪惡之處在於利用台灣民主社會的開放性,實現「反射性控制」。意即迫使沈伯洋與其政治盟友耗費大量資源進行辯護澄清,分散其對於防範中國假資訊的核心工作,並讓台灣內的政治對手取得素材、進行內部消耗,讓台灣的民主和黨派動態反倒被中國武器化,用來對付台灣。
根據國安報告,這起事件顯示出典型的認知作戰三分工階段。第一階段由中國官媒體系中的「大公文匯網」主導,透過披露沈父相關企業與中國有商業聯繫的調查報導,發動輿論攻擊,試圖製造負面形象。接著第二階段,透過台灣的特定媒體接手,將原本來自境外的訊息重新包裝為台灣政治爭議內容,頻繁引用在野黨人士與媒體評論,將外部操作轉化為島內的政黨對立。
最終,第三階段由國台辦介入,發表譴責言論並宣佈制裁,進一步將訊息推廣,且報告指出,從語言與修辭觀察,不論是中國官方、其官媒或部分台灣媒體,皆出現一致性的標籤與措辭,例如「台獨頑固份子」、「抗中急先鋒」VS.「中國推銷員」、「雙重標準」以及「賺紅錢」等負面暗示用語,與新聞報導的中立性與事實內容存在顯著落差。
對此有國安人士強調,即便自過去以來有台媒協同境外操作認知作戰並不少見,但此次是「兩岸聯手」鎖定我國立委攻擊首例,此直接挑戰台灣民主紅線的作為值得高度重視。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