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景雯強調,此案的事態已經超越言論自由、進入國安層級,因此應在警示、批判後提出有效作為,重新管理兩岸的互動秩序。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父親近日遭中國聯手國內特定媒體誣陷「賺紅錢、婚內出軌」,從香港黨媒到中國國台辦宣布要對沈父進行制裁僅花費不到48小時,使沈伯洋短時間內深陷輿論風波,國安相關人士也強調此次為中國聯手特定台媒對國會議員做出攻擊的首例,應高度關注。對此自由時報總編輯鄒景雯也撰文表示,此次中國發動的沈父案有幾處值得關注,從層級、執行以及時間均可見中國的高度重視。她指出,法制上的漏洞為此次認知攻擊後應優先處理的事項,台灣從廣電法、NCC到反滲透法都潛藏破口,為中共向台伸手提供便利。
鄒景雯表示,中國此次發動的沈父案至少有幾個特點值得關注,首先就層級方面,根據相關單位掌握的資訊,是由中國國安部直接下令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台辦)處理,而中國現任國安部長陳一新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江新軍」成員,對此她表示,「沈伯洋家人被列為首位作戰對象,研判恐怕不是單例」。
鄒景雯表示,在執行方面,不僅台灣各界,特別是由台辦聯絡媒體協助傳播;中聯辦則是新上任的主任周霽親自指示大公報、文匯報等中共官媒發佈消息、引導輿論,展現其強烈推動此事的決心。
而在時機上,鄒景雯也表示,五月底才發生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兩岸文化與媒體峰會,向台灣與會人士傳達統戰指令,隨即就發生港媒聯手特定台媒群起修理沈父的行動,她質疑莫非是有備而來的登場展示。
鄒景雯強調,此案的事態已經超越言論自由、進入國安層級,因此應在警示、批判後提出有效作為,重新管理兩岸的互動秩序。她指出,最為優先的就是法制的徹底檢討,無論是審視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法、通訊傳播基本法、電信管理法,甚至是反滲透法皆存在不同盲點或是模糊地帶。
對此鄒景雯一一點出,如廣電法對於本國人的定義寬鬆,在防堵外資控制方面不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缺乏即時監測境外協同攻擊的技術能力,且處罰以罰鍰為主,對於嚇阻效果不彰;再者,反滲透法對於媒體內容協同操作的認定標準不明確,在執法上面臨實務困難。她表示,即便整套防護措施不至於漏洞百出,但處處潛藏破口為真,這些使境外敵對勢力方便對台伸手。
鄒景雯提出,美國的外國代理人登記法強制要求代表外國政府利益的個人或機構必須辦理登記,要求揭露資金來源、活動內容與受益對象;或是澳洲的外國影響力透明度法,同樣建立了外國影響力登記制度,而且涵蓋政治影響與媒體操控等多種領域。她表示,這些民主先進國家在抵禦外力介入的經驗與作為,都是現成的鏡子,足以提醒我國必須舉一反三。
鄒景雯坦言,當前最為根本性的問題是,台灣的國會結構,綠藍白等三個主要政黨,一年多來似乎無法在如何因應中國這個最大的敵對國家上建立共識,取得一致立場;藍白甚至緊密結合,反對執政黨所提國安法案,與台灣普遍民意重視安全事務的趨向背道而馳,這毋寧也成為中共「以台制台」的運作支點。
鄒景雯表示,好在台灣在曲線前進的民主紀錄告訴我們,人民在遺憾之餘,不可能坐以待斃,遲早會突破反噬政客的臨界點。她直言,延伸而論,大罷免不是民主常態,但確實是打破僵局的非常手段。
(圖片來源:鄒景雯臉書、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