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像一下,有以色列網紅收受阿拉伯國家資金,前往敘利亞或伊朗拍攝友好片,宣傳「中東和平一家親」,甚至在鏡頭前稱讚「阿拉伯兄弟的熱情好客」...
夜空中,天空充滿導彈爆炸的火光。來自伊朗的彈道導彈,大多被以色列鐵穹防禦系統攔截。但也有幾枚漏網之魚,穿越了鐵穹防線,擊中特拉維夫多處建築物。
壯大自己是國家生存根本
還好有鐵穹防禦系統,保護了大部分以色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以色列自1948年建國以來,面臨周邊阿拉伯國家的持續威脅,卻能在極其惡劣的地緣環境中不僅生存下來,更發展成為中東地區的軍事強國。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獨立後,立即遭到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及黎巴嫩等阿拉伯國家的軍事攻擊。但在這場第一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各政治勢力摒棄分歧,全力支持國家獨立與生存。建國初期的以色列領導者通過社會主義的經濟改革穩固了新生的國家政權,團結一致的以色列安全體系有效地抵抗了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威脅。儘管以色列社會存在來自歐洲的阿肯納茲猶太人和來自東方的瑟法底猶太人的衝突、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衝突以及宗教和世俗人士的衝突,但這些內部分歧並未影響其對外敵威脅的一致抵抗。
以色列深知壯大自己是國家生存的根本保障。第一次以阿戰爭停火期間,全世界猶太人陸續支援,以色列建起了正規的國防軍,並從美國、英國、法國與捷克等地採購飛機、坦克以及炸藥與火炮等武器。這種對軍事建設的堅定投入,最終使以色列在戰爭中大勝。
防空系統先攔截成功就有預算?
如果以色列存在如同台灣現在的藍白政客,這些人可能會化身為親阿拉伯勢力,他們很可能會反對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主張與阿拉伯國家和平共處,放棄猶太人獨立建國的權利。另外,面對1948年阿拉伯聯軍的攻擊時,也會主張向阿拉伯勢力投降,避免戰爭衝突。甚至提出「猶太人、伊斯蘭一家親」的荒謬論述,忽視雙方在宗教、文化及政治上的根本性衝突。他們會聲稱阿拉伯世界才是猶太人的出路,以色列人口、國土都無法與周邊國家抗衡,鼓吹猶太人應該放棄建國夢想,接受阿拉伯國家的善意統治。
面對增加國防預算以因應阿拉伯國家的飛彈威脅時,這些以色列的藍白議員可能會說:「鐵穹系統成功攔截再來講!先攔截成功再說好不好?你們的防空系統先攔截成功再講!攔截成功就有錢了啦!」。親阿拉伯勢力會以避免刺激鄰國、促進和平為由,反對增加軍事預算。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鐵穹防禦系統等關鍵軍事技術將無法問世。
當前台灣面臨的另一個嚴重問題是親中網紅的文化統戰。反共網紅八炯推出的中國統戰紀錄片揭露,中共正透過收買台灣網紅進行大規模的認知作戰。這些網紅收受中共資金,前往新疆等敏感地區拍攝正面內容,企圖洗白中國的人權問題。
文化統戰若出現在以色列...
如果這種現象出現在以色列,想像一下,有以色列網紅收受阿拉伯國家資金,前往敘利亞或伊朗拍攝友好片,宣傳「中東和平一家親」,甚至在鏡頭前稱讚「阿拉伯兄弟的熱情好客」。又或是訪問伊朗,宣稱在德黑蘭討論以色列很自由、開直播喝紅茶,然後稱以色列的紅茶一杯要800新謝克爾。每當以色列進行軍事反擊時,這些名嘴會在節目中痛批以色列軍國主義,呼籲政府停止一切軍事行動。史觀上,則透過文化交流名義,推廣「巴勒斯坦才是真正的故鄉」論述,質疑猶太人在以色列土地上的歷史合法性。
體制內,以色列面臨極端正統派猶太人兵役爭議。親敵勢力可能操作此議題,一方面支持極端正統派免役,削弱軍力;另一方面煽動世俗猶太人與宗教群體對立,分化社會共識。以色列政治特色是多黨聯合執政。親敵勢力可能仿效台灣藍白合作模式,表面合作實則破壞。也可能出現阿拉伯國家資助以色列退役軍官成立政黨,以專業軍事判斷名義反對軍事行動,要求與敵國談判。或針對在以色列內阿拉伯人口較多的地區,推動自治權擴大,逐步削弱中央的控制能力。
我們不是以色列人,以上的情境看似荒謬,但卻能感同身受。歷史告訴我們,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生存。以色列之所以能夠在中東火藥庫中屹立不倒,正是因為他們明白: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容不得任何妥協與分裂。台灣如果要繼續容忍藍白的扯後腿行為,終將面對溫水煮青蛙的不可逆後果。
(圖片來源:賴清德臉書,Benjamin Netanyahu臉書;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