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後續作為,郭昱晴表示將彙整觀察結果,正式向農業部與動保司反映,並督促中央儘速釋出已爭取的2.7億元收容設施改善經費,加速宜蘭場域升級。該筆預算原已爭取通過,但近期遭藍白聯手刪減,目前亟需加速處理。
近日有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指出宜蘭動物收容所管理出現問題,引發討論。對此,民進黨立委郭昱晴於今(17日)表示,已派辦公室同仁以及具有八年志工經驗的友人「無預警突襲訪查」實地確認收容環境。她表示現場雖然人力吃緊,但無出現「無人照顧」或管理混亂情況,環境也相對整潔,針對缺點部分會與同仁彙整觀察結果,正式向農業部與動保司反映;也歡迎實際參與、走訪或長期關心的朋友提供建設性意見,一起讓制度進步,使收容所不只是收容生命,更是給牠們一個新的開始。
日前有不少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指出宜蘭收容所沒人力、經費和選票,動物照護狀況極差,照片中有幾隻看起來「奄奄一息」小貓躺在一起,沒經費買貓砂是常態,也無積極控制貓瘟,讓整個收容所像是「動物煉獄」,激起輿論。
對此郭昱晴指出,有民眾質疑多隻平躺貓咪照片顯異常,經瞭解為6月11日剛入所、並完成結紮手術的TNR貓隻,當時仍處於麻醉甦醒期間禁止進食,因此籠中食盆是空的。而貓咪腹部所見棕色為術後用藥。
郭昱晴表示,關於貓籠未放置貓砂盆一事,是因該區屬「醫療觀察區」,是用來觀察剛入所或手術後的小貓是否正常排便與有無尿失禁等狀況。使用紙墊是為了方便觀察與保持清潔,並非疏忽或管理不當。
郭昱晴表示,現場整體環境相對整潔,犬舍空氣流通良好。雖人力短缺,洗澡照護仰賴志工協助,但尚未出現「無人照顧」或管理混亂情況,醫療空間改善後也寬敞明亮許多。
不過,郭昱晴也指出,收容所仍有待提升之處,例如貓咪多使用中型犬籠,結構與空間對貓咪日常活動及使用貓砂並不理想,確實應思考規劃改善;貓咪資料仍以小卡記錄,資訊不夠清楚,應推動更公開透明的收容紀錄標準,提升送養效率與飼主信任度。
針對後續作為,郭昱晴表示將彙整觀察結果,正式向農業部與動保司反映,並督促中央儘速釋出已爭取的2.7億元收容設施改善經費,加速宜蘭場域升級。該筆預算原已爭取通過,但近期遭藍白聯手刪減,目前亟需加速處理。
郭昱晴呼籲分享資訊時,能保持開放的態度、多聽多看,避免資訊傳遞的誤差產生誤會,讓第一線辛苦的工作人員感受到支持。她表示,因為他人的棄養,造成流浪貓犬的問題,不應轉嫁情緒到實際在前線工作的同仁身上,理性討論和修正才能讓推動改善的力量更加穩健,「一起讓制度進步,讓收容所不只是收容生命,更是給牠們一個新的開始。」
(圖片來源:郭昱晴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