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財經
放.新聞
財經

別以為台商都是塑膠!若「紅色供應鏈」直搗我國 財經作家說光「這點」,中企就追不上來

2020.09.10
17:24p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陳依旻

台北經營研究院長陳明璋曾說,「緯創賣掉在昆山工廠,不會只是單一個案。」

 

立訊事件只是冰山一角,類似案例只會越來越多?財經作家張弘昌今(10)日談到「紅色供應鏈」直搗台灣總體經濟,可能動搖國本?他引述可成董事長所說「別以為台商都是塑膠」;向《放言》強調台商的管理能力也不是中國企業一下子可以追上來。

 



「紅色供應鏈」正一步步吃掉蘋果

 

蘋果此次新品發表會,市場聚焦iPad和Apple Watch兩大新品,立訊首度躋身Apple Watch供應鏈,財經界人士解讀,「紅色供應鏈」正一步步吃掉蘋果,進攻台灣組裝廠的基本地盤。無懼紅色供應鏈來勢洶洶,蘋果最大代工廠鴻海第二季獲利暴增10倍,董事長劉揚偉談到立訊搶單,霸氣回應「市場的良性競爭非常正常,希望大家可以拭目以待」,甚至公開回嗆立訊「一個人打不過,才會想要靠結盟取勝。」

 

立訊被稱為「中國版鴻海」,7月中,緯創將中國昆山廠賣給他們,外界指出,這將強化立訊挑戰鴻海的競爭力;8月18日供應蘋果的金屬機殼大廠可成,也宣佈在中國間接投資的兩座廠,處分給中企藍思科技。

 

華信統領企管總經理袁明仁說,台商要做到中美左右逢源得利「比較困難」,也認為上述兩家台廠會出售的背後是蘋果公司的授意要求,袁明仁指出,中美脫鉤或許是最前面的因素,紅色供應鏈的變化是站在客戶角度思考,但在這次板塊變化中,在中國的台廠恐失去選擇權,台商在中國投資最主要勢力就是涉及資通訊產業如蘋果手機與筆電等供應鏈,按此趨勢,台灣資通訊廠商如果被中國供應鏈逐漸取代,也會連帶影響到台商在台灣的股價。

 

台廠早晚要面臨技術升級

 

有關紅色供應鏈是否會斷台廠生路?張弘昌今日接受《放言》訪問時表示,2013年就開始有「紅色供應鏈」名詞出現,那時是《英國金融時報》開始稱呼,意思是蘋果開始嘗試用中國部份零組件來供應iPhone組裝,「所以台商面臨挑戰或潛在取代壓力不是現在才開始。」

 

後來發跡的中國廠商除了立訊,還有比亞迪、歌爾聲學、東山精密等等。目前來看,蘋果暫時打算中國市場交由中國廠商來負責,中國以外的市場就給台廠,這樣蘋果本身不得罪美、中兩國任何一方。

 

「台廠早晚要面臨技術升級。」張弘昌指出,在中國廠逐漸分食還有時間準備的情況下,思考下一個具有成長性的產品,而不是一直賺取微薄的毛利。

 

張弘昌也引述立訊創辦人王來春今年公司股東會上所說,像大立光的鏡頭,立訊是做不出來的;他強調,「類似大立光或台積電等已建立高技術門檻的廠商,未來就不怕中國廠被取代。」

 

立訊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立訊事件」冰山一角?台北經營研究院長陳明璋曾說,「緯創賣掉在昆山工廠,不會只是單一個案」,類似這樣的整併案例會愈來愈多,且許多在中國的台商規模小,這波疫情下,取得紓困資源比不過本地企業,營運更加艱困,被整併的戲碼早已上演。

 

對台商供應鏈有深刻了解的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長劉鏡清也指出,在國外大品牌廠扶持下,「紅色供應鏈」將快速搶占代工市占率,「中國銷售、中國製造」已成大趨勢,未來在中國市場上,除了手機外,電動車、醫療器材等產業,台商都很難和中國企業競爭。

 

劉鏡清直言,中國對電動車、5G等新產業,及石墨烯等材料工業的發展都很積極,台商除了半導體等少數產業外,有領先優勢已不多,未來在中國市場上,台商將很難和紅色供應鏈競爭。

 

向張弘昌追問,若「紅色供應鏈」直搗台灣總體經濟,有無可能動搖國本?

 

張弘昌表示,可成董事長有說「別以為台商都是塑膠」,台商的管理能力也不是中國企業一下子可以追上來,估計短期台商營運有調整期,最後會開闢新的藍海事業,而且這些原本的蘋果供應鏈在長期的品質高要求下,競爭力也是優於多數中國企業。

 

 

照片翻攝自謝金河臉書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