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內湖擄童周男現於精神科住院治療 醫師李彥鋒澄清多數精障者沒有危險性

2018.08.15
17:51p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黨一馨

對於精障者與公共安全相關性的擔憂與聯想,三總北投分院專科研究醫師李彥鋒接受《放言》採訪時澄清,大多數的精障者是沒有危險性的,「犯罪率我不敢講,比如說偷竊,但如果就傷害別人的機率,(精障者)的確真的很低。」

 

文/放言編輯部資深編輯 黨一馨 

 

暑假心慌慌!8日內湖驚傳隨機擄童案,涉案周姓男子目前於精神科接受住院治療,不免引發民眾對於小燈泡事件、精障與公共安全相關性的擔憂與聯想,三總北投分院專科研究醫師李彥鋒接受《放言》採訪時澄清,其實大多數的精障者沒有危險性,「就傷害人的機率(精障者)真的很低。」同時李也澄清思覺失調症盛行率其實很高(大約1%),一百人裡可能就有1位罹患,而有些患者是有機會康復的,李鼓勵案者就醫,「台灣在精神科這方面還是存在汙名化,這是我們還可以再努力的。」

 



 

8日犯下隨機擄童,強拉女童後背包,還將她拎起、勒頸的周男,10日出現在台大附近與友人會晤,警方循線前往請周男回警局做筆錄,周不願配合,當下與警方僵持並有情緒波動,警遂通報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緊急個案醫療小組到場評估,經醫師評估周男當日送往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接受治療。

 

不適用預防性羈押 無法限制周男人身自由

 

內湖分局偵查隊副隊長黃冠豪接受《放言》採訪時表示,8日周男依刑法第304條妨害自由罪函送地檢署偵辦,沒有辦法限制他的行動自由,「刑事訴訟法有一個預防性的羈押,但它罪刑的刑度是有一些限定的,當天(周)是還沒有到這個刑度,所以嫌犯不適用預防性羈押。

 

難道拉扯、勒頸都不算「傷害罪」,對此黃冠豪解釋:「(傷害罪)後來被害人有補提告,(8)日當天是沒有。警方獲知10日周會跟友人約在台大醫院附近,因為這個案情我們認為說還是要再進一步調查,所以我們在現場守候,有再通知請他回來作筆錄,當下周表明不願意也拒收通知書,現場跟我們同仁有僵持、情緒上有波動,所以我們才通報醫療處所到現場做評估。」

 

什麼情形下精障者會有自傷、傷人之虞

 

據悉,周男原就於衛生署列管在案,至於有無符合強制住院要件,黃冠豪表示:「他現在還在評估程序,至於有沒有符合(強制住院),還是要請教醫院那邊。」

 

對於精障者與公共安全相關性的擔憂與聯想,三總北投分院專科研究醫師李彥鋒接受《放言》採訪時澄清,大多數的精障者是沒有危險性的,他進而解釋:「犯罪率我不敢講,比如說偷竊,有些精障者的經濟狀況不好、認知功能不好,可能肚子餓會拿了東西就吃,但如果就傷害別人的機率,(精障者)的確真的很低。」

 

李彥鋒歸納較易出現「自傷、傷人之虞」的狀況是思覺失調症,但李也強調並非這樣的患者就一定會去傷害別人,「前提是患者未服藥,它(思覺失調症)有一個很典型的症狀叫做『命令式幻聽』,患者可能被這個聲音引導,比如:『你如果不去打他,我就讓你全家生不如死。』」但幻聽的症狀是可以透過藥物控制的,李也澄清思覺失調症其實是一個盛行率很高的疾病(大約1%),也就是一百個人裡面可能就有1個人罹患這個疾病,而有些患者是有機會康復的。

 

然而發病初期病人多不會覺得自己生病,「當一個病患沒有病識感的時候,他不會願意吃藥。拜我們現在科技所賜,針對不願意吃藥的精障朋友,有一個禮拜打一次、一個月打一次、三個月打一次的(長效針)。」

 

至於患者如果連醫院都不願去、不願踏出家門,又沒有嚴重到需要強制住院,這當中其實還有一個選項,「如果他都沒有達到強制住院的要件,但是我們覺得他未來可能會有危險,醫院這端可以幫他申請『強制社區治療』,精神科醫師就可以去他們家幫他打針。」李彥鋒說。

 

李彥鋒:精神科還是存在汙名化 勇敢就醫可以再努力

 

李表示思覺失調症發病的年紀很輕,患者可能15-30歲就發病。可想見年輕世代若發現自己的身心變化,可能首要擔心的就是就業,例如「我如果去看精神科,人家會不會擔心我神經病,然後以後就不能工作?」對於這樣的擔心,李澄清解釋:「精神病是慢性的退化疾病,完全不吃藥的話我們可以預見它的功能一定會退化非常多,吃藥反而是去減緩它的退化。勇敢就醫,台灣在精神科這方面還是存在汙名化,這是我們還可以再努力的。

 

至於就醫和服藥會不會讓患者變胖、變遲鈍,李表示這些擔憂都可以和醫師做討論。「比如20幾歲的患者擔心外觀變得不好看、變胖,那這部分就挑選比較沒有影響到食欲的藥物;假若患者準備要懷孕,就選擇比較不會影響胎兒的藥物;或是一個男性患者比較要做粗重的工作、必須集中精神,我們可能就服藥時間做一些調整、集中在晚上。」李澄清幾乎沒有藥物完全沒有副作用,但可以跟醫師討論在副作用跟藥物帶給個體的好處這者間做拿捏和取捨。

 

(圖片來源:李彥鋒提供)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