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文創 / 放文創
放.文創

從歌仔戲「身騎白馬過三關」到崑曲「不在梅邊在柳邊」,流行歌曲溫古而創新,自傳統戲曲元素中展現新創意

2021.01.07
17:55p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廖明潔

細細爬梳流行歌曲的歷史,出現過不少從傳統戲曲取樣而來的例子,這些歌讓長一輩的人去接觸到新的流行歌曲,也讓年輕人認識了傳統戲曲,聯繫起不同世代的情感記憶

 

京劇、崑曲、歌仔戲、黃梅調⋯⋯,不管是哪一種傳統戲曲,其曲調、唱腔、聲韻都有一定的規矩,表面上看似與平易隨興的現代流行歌曲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不過若細細爬梳流行歌曲的歷史,其實出現過不少從傳統戲曲取樣而來的例子,這些歌讓人認識了傳統戲曲又展現出新創意,顯現出流行歌曲兼容並蓄的特質。

 



「身騎白馬」大人到小孩都琅琅上口

 

台灣傳統的戲曲歌仔戲之中,最為一般大眾熟悉的唱段當屬《薛平貴與王寶釧》之中的七字調「我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年長一輩的人熟悉的源由是小時候的野台戲或是後來電視上的楊麗花歌仔戲《乞丐與千金》,年輕一輩則是因為歌手徐佳瑩的〈身騎白馬抒情版〉而熟悉。這首歌的原型出自2007年的《我身騎白馬》專輯,是曾以爆笑諧音結合交響樂Kuso演唱〈趕羚羊〉而在網路上引發討論的音樂鬼才蘇通達,與歌仔戲名伶郭春美的戲團合作的電音歌仔戲專輯,大學主修國樂,後來去美國Berklee音樂學院主修編曲的蘇通達,在專輯中跳脫窠臼,把歌仔戲重新編曲融合到爵士、電音及拉丁樂風中,由蕭青陽設計的專輯封面後來還獲得第50屆葛萊美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提名。

 

當年還在台中當小護士的徐佳瑩,因為聽到〈趕羚羊〉對蘇通達甚為佩服,透過網路請蘇通達對她的創作給予指教而與蘇熟稔,兩人以師徒相稱。不久後徐佳瑩下定決心辭去醫護工作,到台北追求音樂夢想報名第三屆《超級星光大道》,在第六集時,她以蘇通達的電音版歌仔戲為基礎加入自創的國語詞曲段落,由蘇幫她做了簡單的編曲,一舉奪下25分滿分的成績,是該節目開播以來最快得到滿分的參賽者。徐佳瑩後來一路過關斬將拿下總冠軍,在2009年的首張個人專輯中,這首讓大家首度對她的創作才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歌自然成了主打歌,蘇通達將其做了更完善的編曲和製作,用鋼琴、BASS等流行音樂主要的樂器,也融入嗩吶等傳統國樂器,徐佳瑩的演唱有一種時空交錯感,還有種敢愛敢恨的倔強,呼應了戲曲中王寶釧的故事。這首歌後來入圍第21屆金曲獎的最佳年度歌曲,蘇通達入圍最佳作曲人、最佳編曲人及最佳單曲製作人,徐佳瑩除了共同入圍最佳作曲人,還一舉奪得最佳新人。

 

有趣的是,另一位也是從歌唱選秀比賽出身,小時候在《五燈獎》獲得五度五關的蕭閎仁,在2008年的《蕭閎仁首張同名創作專輯》中也有一首〈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同樣是以取樣「身騎白馬」的歌仔戲唱段來闡述為愛守候走天涯的心境,歌中同時有國語和台語的唱詞,還以人聲模仿二胡演奏的歌仔戲曲調,是一首融合多種元素、頗具特色的流行歌曲。這兩首歌都讓很多婆婆媽媽們在聽到熟悉的唱段時耳朵一亮而去接觸到新的流行歌曲,也讓年輕人認識了傳統戲曲的故事,聯繫起不同世代的情感記憶。

 

京劇「蘇三起解」融入R&B歌曲

 

在舉例傳統京劇唱段時,很常被提到的是《蘇三起解》,這是從發生在明朝的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講述自小被拐賣到妓院的「玉堂春」蘇三,從良後又被誣陷殺人,提審起解途中被舊日互許終身情人搭救的故事。這個很多人熟悉的劇情在流行歌曲中也沒缺席,早在1992年周治平就有一首〈蘇三起解〉,歌名雖然傳統,歌曲卻是非常現代的創作,周治平用歌詞「走過了一個山一個城鎮一個村,走過了是是非非真真假假的紅塵」,來講述蘇三起解的過程,副歌更用類似「蘇三」發音的英文名字「Susan」取代,賦予這個故事新時代的詮釋。13年後,陶喆的第4張創作專輯《太平盛世》中出了一首〈Susan說〉,這首李焯雄作詞、陶喆作曲的歌,同樣用「Susan」來取代「蘇三」。陶喆之前在每張專輯裡都會有一首與「老歌」有關的歌,包括〈望春風〉、〈夜來香〉、〈月亮代表誰的心〉,有的是以新的R&B風格重新演繹老歌,有的則是在新旋律中取樣老歌片段,這樣的創意成了他的標誌之一,陶喆母親是京劇名伶王復蓉,自小耳濡目染的他對京劇不陌生,這張專輯中他就把腦筋動到了京劇頭上。在這首歌裡他把傳統京劇與西方R&B曲調巧妙結合,中間取樣著名的段落:「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到大街前。未曾開言我心好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因為蘇三與情人只靠著一句約定一路走到最後的圓滿結局,陶喆想以這樣的安排表達一種於亂世中回歸承諾的信仰。

 

用嘻哈饒舌唱崑曲《牡丹亭》

 

除了歌仔戲和京劇,崑曲也曾出現在流行歌曲之中。王力宏曾經有一段時期大力推廣結合中國風元素及嘻哈曲調的所謂「華人嘻哈曲風」,於2004至2010年間的三張專輯《心中的日月》、《蓋世英雄》、《十八般武藝》就是這種風格的代表,而在《蓋世英雄》專輯中,有一首五月天阿信作詞、王力宏作曲的〈在梅邊〉,正是取材自明代湯顯祖創作的崑曲經典劇目《牡丹亭》。這首歌將京劇、崑曲、R&B和Rap全部巧妙混搭在一起,除了有直接取樣崑曲的唱段「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歌詞「在梅邊落花似雪紛紛綿綿誰人憐,在柳邊風吹懸念生生死死隨人願,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兩人怨,牡丹亭上我眷戀日日年年未停歇」,以脫胎自戲曲的原詞句再重組成現代化的創作,富含古味之餘又饒富創意,是十分高明的做法。

 

黃梅調熱潮退燒後再出現於流行歌

 

傳統戲曲中還有一種大眾非常熟悉的就是黃梅調,這是發源於湖北黃梅的傳統戲曲,在1950至1970年代間,因為多齣黃梅調電影的拍攝製作,將鄉音改為普通話發音,編曲也加入現代化的手法,讓這種傳統戲曲變得琅琅上口,直接就成了流行歌曲,包括凌波與樂蒂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的〈訪英台〉、〈遠山含笑〉等多首曲子、《江山美人》中的〈戲鳳〉、〈扮皇帝〉等等,至今仍持續傳唱。不算這些直接變成流行歌曲的黃梅調,陳昇在2009年專輯《美麗的邂逅》中一首〈牡丹亭外〉,在歌曲一開始就取樣了黃梅戲《女駙馬》的唱段「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而且是以陳昇的聲音與女聲的戲曲唱聲重疊在一起,加上民謠吉他的編曲頗具特色,是在黃梅調熱潮已退燒幾十年後,少數又出現在流行歌曲中的例子。

 

 

圖片來源:翻拍專輯封面)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