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專題 / 時間流裡的繪聲繪影——台灣美術館交心秘笈
放.專題 時間流裡的繪聲繪影——台灣美術館交心秘笈

《放・專題》南美館五周年,形塑鮮明藝術品牌,臺南市美術館實踐美學形式的多稜可能性

文 / 放言編輯部 丁瑄
2024.03.24
《放・專題》南美館五周年,形塑鮮明藝術品牌,臺南市美術館實踐美學形式的多稜可能性
《放・專題》南美館五周年,形塑鮮明藝術品牌,臺南市美術館實踐美學形式的多稜可能性
文 / 放言編輯部 丁瑄
2024.03.24

「我希望每位營運團隊的同仁,都能當自己是館長,建立起對南美館的認同與共識,集中火力對外,打出一支漂亮的台南藝術品牌。」

 

玻璃門扉內偌大行政空間映入眼簾,暖黃燈光下的營運團隊成員,揮灑著率性的工作氛圍,最靠窗緣的館長辦公室小巧別緻,迎賓小沙發上懸掛的正是她個人畫作。就任南美館館長將滿一年,林秋芳展露爽朗笑顏,憶起乍到任職過往:「『館長,這樣不行耶!應該要那樣做才比較好!』我來這裡常常被糾正,畢竟我是新人,當然虛心接受資深同仁指教,但我也會以過去成功的經驗,跟同仁討論,讓團隊能繼續推進。」

 


 

曾於宜蘭美術館、蘭陽博物館、輔大校史館、台北故事館、等人文藝術場館擔任館長,擁有近30年策展經驗、兼具產學背景的林秋芳,接下南美館館長職務仍是極大的挑戰,她卻抓緊蛻變的契機,扛下重任:「年輕的時候深刻感受到:沒有藝術會令我窒息!我熱愛藝術,也從事創作,人生無處不學習,我在這裡最大的獲得就是持續接觸藝術人,讓民眾看見不斷推陳出新的藝術策展。」近乎每周從宜蘭往返台南,光通勤時間就需要5小時,她仍甘之如飴。

 

(南美館1館展間)

 

自由揮灑藝術展覽形式,開源節流舒解經費壓力

 

作為全台首座「行政法人」美術館,善加發揮體制的彈性,大放奇想、謹慎執行,反能開拓出獨具風格的營運之路。跳脫既定內容框架,呈現藝術多元構面的「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恰巧碰上疫情解封人潮,南美館因此一砲而紅。「台灣的美術界,對我們的看法是『包容度很高』,優秀的同仁們將展覽轉化成和南美館定位不違和的形式。我們就像交響樂團,一起共創美好樂章。」林秋芳解釋,部門的經費可以因應實際需求彈性使用,且能與異業資源結合創意方案,在員工任聘上,也不會因為考試而錯失適用的人才,讓更多不同領域的專業力能匯聚進來。

 

自開館以來,因主要營運費用來自台南市府補助款,也須接受市府監督及評鑑,營管上也須經董監事會監督審核,因無先例可循,館方與市府其實是經過不斷磨合,最終確立相關規章,建立起良好的互動模式。隨著補助逐年減少,經費壓力接踵而至,自籌額成為迫切待決的難題,以非營利精神經營的美術館,尋求民間贊助的缺口,該如何突圍,是館長的責任與挑戰。

 

在營運節流上,每個部門都絞盡腦汁,如何以最低成本發揮最大效益,其中電費也是美術館的必要支出,節能是電費逐年高漲的重要功課。運管團隊人力簡斂,顧展間、導覽等工作則招募志工來協助,志工們多為退休教師或公務員,擁有深厚人脈,意外成為台南在地藝文觸角,創造更多民眾來訪機會。

 

(南美館2館展間)

 

「我們跟公家美術館不一樣,得盡力去結合各種社會資源的可能性。」她細數南美館特有的開源之道,除了販售門票、停車場的收入,南美館也拓展場地租借服務,從1館的錄音室、榕樹中庭、戶外藝術露台、中央廊道、導覽室等,到二館的大廳、跨域展演廳、戶外廣場、兒童藝術中心等,申請方的活動內容只要能與當期展覽或藝文有關,館方都盡可能締結合作。光是自己找上門來的單位就接應不暇,足見南美館場地利用頻率之高。而隨「美術科學研究中心」成立,不僅辦理展品修復與科學檢測,也積極對外開發業務、招募跨域人才,嘗試與學校、政府單位、私人收藏家合作,期盼未來能藉承攬修護工作,為館內開拓營運資源。

 

(美術科學研究中心修復時所使用的工具)

 

延展美術館高度與寬度,締造藝術品牌價值

 

當今藝文產業經營常擔憂蒙上銅臭味惡名,南美館卻選擇在藝術與商業價值中尋覓平衡,奠定平易近人的品牌形象,吸引民眾參與。林秋芳生動地談論在國外展場的驚艷邂逅:「我之前去英國畢卡索回顧大展的時候,頂樓餐廳的菜色就是畢卡索一生最愛的佳餚,噱頭十足,加上馬克杯、書等周邊紀念品,不知不覺在館內消費了不少。將博物館經營成精品店,在全世界已成主流,餐廳的生意好,更能夠支持博物館的經營。」建立美術館品牌,又要達到全民共享,並非易事,既要有高度,也要有寬度。她認為和民間異業攜手,可以搭建出企業、美術館、民眾間的三贏局面,涵養訪客的身心靈,回饋到個人的生活品質,鋪墊優質且扎實的市民文化基礎。

 

林秋芳認為,美術館長既要理解東西方的藝術發展生態,又得深化在地資源,產出好的策展內容,才能打造鮮明特出的品牌形象。為呈現藝術立體多樣切面,與其他藝文單位、創作人合力規劃為民眾量身定做的體驗展品,或是串連異業,辦理與當期展覽主題相呼應的系列活動。她談及上任後館內重要的策展經驗,是「春源畫室:畫師——詩人——劇作家——承繼者」,展覽將潘春源、潘麗水、潘瀛州與潘岳雄三代繪畫作品,統合為「春源畫室」品牌,從廟宇門神、家宅壁畫、紙本山水等藝品足跡,至詩文、樂曲、劇作與潘氏畫師家族的地方關聯,表現他們橫跨115年的藝術脈絡與生命故事。該展深受觀眾好評,更應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邀約,於上(2)月起移展至文化資產園區雅堂館展出。

 

(「春源畫室」潘岳雄作品移至文化資產局展出,本圖由南美館提供)

 

「目前高齡訪客只佔總人數5%,還有95%能夠努力,我是這樣看問題的。」林秋芳將當前的弱項視作持續精進的目標,揣摩參訪者心理,擴展受眾群。南美館竭力嘗試各種跨界可能,抱持著無限好奇與對創意實踐的企圖心,與國外展館協力策展,冀望躋身亞洲重要美術館行列。

 

 

圖片來源:放言編輯丁瑄拍攝、南美館提供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