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財經
放.新聞
財經

永豐餘改走專業經理人制!何壽川樹立典範、其他家族為什麼不行? 義守大學李建興:「多數台灣家族企業仍處於創富階段!」

2021.04.06
18:03pm
/ 放言編輯部 藍硯琳

不尋常!永豐餘投資控股公司在4月1日公告新任董事名單,何壽川家族全面退出董事會,正式交棒專業經理人制。到底何壽川家族為何願意放手?面對專業經理人治理,其他台灣家族企業又將何去何從?

 

永豐餘投控董事會公佈第28屆董事提名名單中,創辦人何家全數退場,此舉震撼市場!永豐餘投控表示,本屆董事提名候選人共計9席,一般董事提名名單為劉慧瑾、蔡維力丶黃鯤雄、王金山及黃俊傑4位;獨立董事由3席增加為4席,分別是黃迪熹、張懿云、胡均立,以及續任的盧希鵬。

 



永豐餘投控董事會公佈第28屆董事提名名單中,創辦人何家全數退場,此舉震撼市場!永豐餘投控表示,本屆董事提名候選人共計9席,一般董事提名名單為劉慧瑾、蔡維力丶黃鯤雄、王金山及黃俊傑4位;獨立董事由3席增加為4席,分別是黃迪熹、張懿云、胡均立,以及續任的盧希鵬。

 

不過,此次名單中少了創辦人家族成員,原先被視為接班人的何壽川獨子何奕達,目前雖仍是永豐餘消費品、永道射頻董事長,但卻仍未出現於名單上。永豐餘發言人殷國堂表示,過去何家董事包括何奕達、何壽川、何星輝等均不在名單內,代表專業經理人全面接管經營團隊,為台灣企業開創新格局。

 

在此次董事成員名單中,新任董事候選人的專業背景包括工業互聯網丶產業策略、會計財務、法律專業等,著重專精、多元、女性出線,永豐餘投控表示,未來也將更深化公司治理。知情人士表示,永豐餘即將邁入百年企業,何壽川期許公司能永續經營,所有權人無私交棒專業經理人,讓公司走得更長更遠。

 

何壽川家族退出董事會,專家稱兩種情況可觀察!

 

提到此次何家「退場」一事,義守大學管理碩專班EMBA/PMBA執行長李建興昨(6)日接受《放言》採訪時表示,由於並非永豐餘公司內部關係人,不完全了解公司實況如何,但會造成此次結果,有兩種可能性,「一是何家本身放手給專業經理人實際經營,但若放手給專業經理人,基本上仍會在公司董事會中留有董事席次,但現在何家三董事都退出,因此看起來好像不是第一種情況。」

 

李建興表示,「第二種情況是,由於目前所持有的股份,事實上已經沒辦法選上董事席次,因此與其參加董事會競選,然後通通沒有選上,倒不如事先瀟灑華麗轉身。」

 

此外,單就永豐餘新任的董事名單來看,李建興認為,董事名單中緊扣專業、多元、性別議題,相對於未來企業發展有平衡效益,「我基本上是抱持樂觀態度的!」

 

永豐餘何家以「無私」走向百年企業

 

對於外界股份不足疑慮,永豐餘發言人殷國堂今(7)日接受《放言》採訪時表示,「何家在永豐餘的持股比例很高,每次在董監改選的時候,向來沒有持股比例不足、不足以擔任的問題。」

 

他並指出,永豐餘整個股本約166億,若以兩個法人股東,也就是信誼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永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來看,他們所代表的股份大概不到十億;如果個人包括何壽川、何奕達兩位大股東手上持股,加起來約有二十多億,當然,尚還有其他家族的個人持股部分。「其實一般看上市公司,它的董監持股一定比例都不高,真正的大持股會在檯面下,所以在資料上看不到完整的持股,因此何家真正的實力不僅於此。

 

問及何壽川家族退出董事會一事,殷國堂強調,「永豐餘要走出新格局、走向百年企業,因此何壽川先生與何奕達等幾位大股東,就想說要經營好公司,應該要『無私』,不必然一定要是姓『何』的擔任董事,可以聘請外部專業人員,為公司帶來不同視野。」殷國堂表示,何家擁有所有權,經營權上則委託社會專家、符合公司未來需要的人才來帶領

 

先不論實際情況為何,何家退出董事會已成事實,此舉正與東元企業近期的父子接班亂鬥,形成極大反差。

 

還在「創富」路上,台灣企業距離傳承有距離

 

然而,想要全面退出集團旗下董事會,對於家族企業來說,並非一件易事。除了永豐餘之外,台灣家族企業也曾因撕破臉爭產、爭經營權而紛亂不休的局面,對此李建興總結原因,「台灣家族企業仍處於創富階段。」

 

「因為台灣在家族治理方面不是很成熟,像是歐美、猶太企業的富有家族本身,他們會選擇讓自己的企業上市,但在上市前,他們都有一個安全控管,像是德國默克(Merck KGaA)它都是73法則,也就是說雖然讓家族企業上市,享受上市財富與人才吸收好處,但是他們旗下沒有上市櫃、公開發行的控股公司,便保有上市公司七成的股份,以避免經營權被外人拿走的機制。」

 

李建興強調,「由於歐美、猶太富有家族方面,規模已經夠長夠久,家族傳承與治理就顯得更重要!至於台灣仍處於創造財富的時期,許多中小企業沒有太多閒功夫看別人怎麼規劃,因為創富跟傳承是不同階段。」這也是為什麼,如長榮、黑松、美麗華等台灣成功的家族企業中,在創辦人過世後,陸續傳出親人爭產進而變仇人的案例,在在證明家族治理成熟性仍有發展空間。

 

 

圖片來源:截至永豐餘官網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