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擂台 / 放擂台
放.擂台

讀者投書|即時電價是什麼?更穩定、更公平、更划算

2021.07.21
11:51am
/ 陳怡君

我們現在的發電量是足夠的,卻要為了因應尖峰那區區幾小時,蓋超多電廠來備著等,這樣是不是很沒效率呢?

 

最近一週內竟有兩天尖峰用電分居史上第一、二名,今年似乎堪稱史上用最多電的夏季了!不但用電高峰提早在五月出現,到了七月(也就是往年尖峰用電季節)更屢創新高,在歷年前五名中包辦四個名次。學者認為尖峰用電飆升和氣候變遷、疫情影響及產業投資熱絡等因素有關。有些人擔心發電量跟不上尖峰用電就可能發生跳電或引發缺電危機,事實上,若被尖峰用電牽著鼻子走、覺得必須為了追上尖峰而不斷投資興建更多發電廠,這個思維可能已經落伍了。

 



居家辦公迎來歷史用電高峰,尖峰飆升只能蓋電廠?

 

興建發電廠、更新更有效且潔淨的發電方式當然非常重要,但大家必須先弄懂一個概念,我們現在的發電量是足夠的,卻要為了因應尖峰那區區幾小時,蓋超多電廠來備著等,這樣是不是很沒效率呢?如果不去控制尖峰用電的飆升速度,反而始終隨著尖峰飆升一味蓋電廠,不但會造成過度投資的浪費,也無法解決尖峰供電吃緊的憂慮。

 

先前有環團建議供電問題應透過推廣節電來解決,被輿論批評為不切實際。大家或許誤會了,節電不單單是隨手關燈、冷氣高一度云云,而是配合智慧電錶、時間電價等方式讓民眾更有效率地用電,也就是進一步發展最佳化能源管理。透過電價調整等誘因(或驅力)鼓勵民眾改變用電習慣、避開尖峰,大家集中用電的狀況被分散了,自然尖峰用電不至於繼續飆升,而能讓用電曲線更平滑、緩解尖峰時的供電壓力。

 

即時電價是什麼?大量用電企業使用者付費

 

這幾年台電公司為了發展智慧化的用電管理而積極推廣智慧電錶,近日更傳出已向經濟部研提「即時電價」規劃。陌生名詞經常讓人害怕,有在野黨議員甚至誤導民眾「這將讓電價大漲十倍」,然而這個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即時電價也算時間電價的一種,是國際上很普遍的電價機制。國內1979年實施時間電價制度,將尖峰、離峰時段差別定價,尖峰時段電費貴、離峰時段較便宜,但舊模式顯然已難鼓勵民眾分散用電。

 

媒體報導,台電未來可能推出即時電價機制,依全年用電狀況區分為「紅、黃、綠」三色電價日,不同顏色電價日中每小時電價都不同,簡單說就是把時段切更細、不同時段電費差距拉更大而已。雖然最貴和最便宜的時段電價相差十倍,但只要用電時間避開最貴時段就能避免電費過高。根據國外經驗,此作法能精準調節電費支出,對民眾而言可能更加彈性且划算。

 

電價機制應與時俱進,世界各國多樣計價

 

即時電價除了引導民眾避開尖峰時刻用電,平衡供需使電力系統更穩定之外,以往的用電大戶像工廠、科技廠等也能因此配合分散用電,或即使須持續大量用電,也將在尖峰時刻負擔更高電費,實現企業社會責任且更合乎公平原則,讓供電更穩定、收費更公平、用電更划算。

 

美國即時電價發展約30年,包括紐約在內的許多地區在內,不同電力公司在各地推行即時電價也不單是基於需求面的管理,還有吸引投資及因應售電市場競爭等目的。

 

日本推行的年資尚淺,但用電方案已多到像琳瑯滿目的電力商品可讓民眾自由選擇;許多日本家庭透過智慧電表及智慧化管理系統來整合居家用電數據,找出最適合又最省錢的方案,有些即時電價方案更是以每半小時計算,方便更精細的電能調控。

 

先進國家都在積極追求用電曲線的「削峰填谷」策略,即時電價就是方法之一,雖然台灣要開放電力市場還需很長時日,但參考國際案例發展與時俱進的電價機制,是邁向電力自由化最重要的第一步。

 

 

圖片來源:台電YouTube、月刊;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陳怡君
新聞所研究生。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