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中美貿易專輯》貿易戰首衝台灣 華郵前社長:台灣想完全脫離中國很危險

2018.10.23
00:12a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陳依旻

John Pomfret深知台灣的民主之路一路走來,充斥藍綠鬥爭、中國頻繁打壓及對美國信任感的不確定,他反覆強調,台灣民主化對於中國的偏見實屬重要突破,強調「不要忘掉這一點」。

 

文/放言編輯部 陳依旻

 

外傳美國總統川普和習近平將於下個月會面,讓外界誤以為中美貿易戰有緩和跡象。但據了解即使兩人會面,中美貿易戰仍持續,台灣必然也無法置身事外。然而關心兩岸文化的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思沙龍》21日以「1949中國內戰的七十年後」為題,邀請美國前華盛頓郵報北京分社社長John Pomfret,藉由和中研院吳玉山對談,從剖析1949年國共分裂脈絡到探討現正難解的美中台三角關係。

 



 

台灣想完全脫離大陸恐危及安全 但有校正中國的責任

 

對中國為時已久的發展,John Pomfret可說是了解不過,他從來不以嚴格學術態度探討中國議題,而是以自身歷時數年的走訪為讀者形塑歷史脈絡。曾於《關鍵評論網》發表【中國就算想統武台灣,恐怕也沒有這個能力】一文,文中指出中國對台灣文攻武嚇只是使得台灣人愈加反對統一。而在21日與吳玉山對談過程中,被問及究竟兩岸關係是否有緩和可能,他回答「緩和可能性比較小。」John Pomfret舉大陸對香港的壓力為例,認為「他們對香港壓力那麼大的話,不會對台灣減少壓力。

 

自1949年內戰 美國始終在兩岸關係扮演關鍵要角

 

主持人吳玉山進一步問,倘若中國大陸自由民主開放一點,兩岸關係才得以真正和緩,那麼台灣有可能在之中扮演任何角色嗎?John Pomfret覺得「很多人以為台灣好像飄在在亞洲地區的一個島,好像跟中國沒有關係,但想不到台灣跟大陸其實很近。」如果「台灣想完全和大陸脫離關係,對安全比較危險。但台灣有一個責任,就是慢慢的把中國改回來,當然不是一下子,是往後的事」。

 

John Pomfret 身為1980年代初第一批到中國的交換學生,也是名中國觀察者,曾見證70年代末考上南大歷史系的五位八二級同學的命運,透過五種迥然不同的人生,執筆寫下《Chinese Lessons: Five Classmates and the Story of the New China》(中國的教訓:五位同學跟新中國的故事),此書匯聚上世紀開始的中國社會變化。暫且將時間軸拉回John Pomfret出場前,吳玉山以握在掌心印有「戰爭離我們有多遠」八個怵目驚心字樣的摺頁,娓娓闡述生活於2018的我們,可以用歷史去感覺,記憶去想像遙不可及的中日戰爭,「但這個1949年的戰爭到現在停戰協議都還沒有,是一個on going的事情,而且我們隨時都還有解放軍航空母艦、飛機再繞著台灣跑。」彷彿無形中點出縱使「抗衡」、「扈從」,大陸對台灣主權要求,和兩岸權力不對等結構讓內戰議題仍迫在眉睫,戰役何時爆發未可知,唯一可得知的是,自內戰開始,美國駐定在兩岸關係裡扮演關鍵要角。

 

台灣民主化實屬突破不能忘卻

 

回到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在中美貿易上對中國大陸愈加強硬,反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北京有合作共識。若讓川普長期執政對於兩岸會有什麼影響,John Pomfret認為「中美關係不管川普繼續連任,或是有另外一個人會上台,我覺得這種問題會繼續時間比較長,那台灣在中間緊張得不得了,因為我們跟大陸的關係搞好的話,其實台灣就會比較好,我們關係不好的話,那台灣就變成一個話題。」他指出「不像日本,日本就不一樣,中美關係緊張,中國跟日本關係就好起來了,但台灣不同,這是我覺得比較危險。」他也強調,大陸確實有很多機會可以跟美國改善關係,但是大陸不願意做,他覺得我是老大,你們要聽我的,而且美國已經警告他,但是大陸不聽。」主要的問題在大陸那,而「中國人不懂民主」的偏見早在八十世紀便已根深蒂固存在。

 

另外,John Pomfret深知台灣民主之路一路走來,充斥藍綠鬥爭、中國頻繁打壓及對美國的不安全感,他反覆強調,台灣民主化對於中國的偏見實屬重要突破,「我希望你們不要把這個東西忘掉了,在奮鬥與勾心鬥角當中,還是不要忘掉這一點」。John Pomfret整場演說激起在座,以及席地而坐的觀眾內心漣漪,在給予一陣熱烈掌聲之後,眼底盡是餘光。

 

「思沙龍」是龍應台基金會和當代年輕人於華山文創園區一起打造的知識殿堂,讓一群處在亞洲地緣政治熱點的知識份子得以齊聚在此,關注民主進程,1949國共內戰釀成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台灣的民主化兩個政經制度,也開啟兩岸對立的政治局面,主辦講座的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指出不久前彭斯副總統對中國的演講,強調台灣夾在中美之間新局勢中間,「處於非常非常困難的位置」,直言雖然1949距離現在將邁進70年,但卻始終「是我們眉毛上仍燃燒的議題」。

 

 

(照片取自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臉書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