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西方失去更多 一位專家的沉痛表白

2018.10.26
23:24pm
/ 放言編輯部

長年旅居亞洲、西方財經專家帕特森(Stewart Paterson)發表新書分析,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根本沒有發生西方國家原本預期的「意識形態轉向市場經濟改革」,認為西方國家太樂觀,需要重新調整對中國關係。

 

文/放言編輯部 蘇穩中

 

長年旅居亞洲、西方財經專家帕特森(Stewart Paterson)近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家記者俱樂部舉辦新書《中國、貿易和實力:西方的經濟接觸政策爲何失敗》(China, Trade and Power: Why the West’s Economic Engagement Has Failed)發表會。帕特森分析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沒有發生西方國家原本預期的「意識形態轉向市場經濟改革」。

 



 

中國經濟急速增長

 

中國經濟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有顯著改變,GDP從1992年到2000年間的10%,快速增長到2000年到2008年的15%。中國出口額從2001年的2,500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2兆美元。中國在全球製造業市場比重,從2001年的6%增加到2013年的24%。

 

另外,中國的外資在10年內增長了三倍,從1990年到2000年的3,000億美元增加到2000年至2010年的1兆美元、外匯存底也從2000年的1.7億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3.8兆美元。

 

西方國家對中貿易無獲益

 

中國入世後10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名目(nominal terms)增長率,從5.3%放緩至1%,若以實際(real terms)增長率觀之,則下降了10%。

 

同樣在2001至2011年間,美國和英國的製造業就業人口下降30%。歐盟製造業就業人口占就業人口的比例,由2000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25%。中國加入WTO後,西方國家的工資在同期間遭遇了自二次大戰以來最長的停滯期,實際收入中位數創下最大幅度的下降。

 

帕特森分析指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資本主義市場下的市場導向資本分配、匯率靈活性、尊重知識產權、公平的工業政策、無歧視的競爭政策、法治和市場經濟等皆沒有在中國發生。他指出世貿組織有其嚴重缺陷,因市場經濟體與極權主義經濟體間的貿易「無任何規範」。

 

「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及商品淹沒了全球市場,中國企業盈利能力提高了,但卻是以其低廉的勞動力及工資為代價,進而衝擊西方社會的經濟發展。」帕特森表示。

 

帕特森也指出,西方國家面對中國造成的通貨緊縮壓力,各國央行先設定通脹目標,但也削弱西方國家貿易利益。以2008年金融危機為例,帕特森說,所有的這一切發展所造成的結果是「債務、金融脆弱、不平等、低參與和幻滅」。

 

中國共產黨因入世 更鞏固自身權力

 

「沒有進行政治改革,中國無法如西方國家所預期地轉向西方自由主義。更糟糕的是,中國經濟上的成功反而更鞏固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權力。」長年旅居亞洲的帕特森認為中共採取與西方社會對立的價值觀,並沒有進行深層次的結構改革,走向西方國家所設想的經貿體制。

 

帕特森希望西方國家重視這個現象,他指出「正確地理解我們當初的想法是多麼的天真,以及這個想法對我們社會的深層影響。」

 

帕特森認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措施已造成影響,外資從中國流向其它東南亞國家,跨國公司也正在制定有關供應鏈的應急計劃。

 

帕特森:西方應重新界定與中國的關係

 

帕特森卻也質疑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並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即如何與一個在意識形態上與你相左的政權進行經濟交流,而且不會因此破壞中國自身的經濟以及造成不公正的結果。」

 

他建議西方國家應重新界定與中國關係,因為中國仍無法給西方國家任何好處,他直言未來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經濟合作程度仍將非常有限,而且會變得更加有限,因為「看不出來中共會同意一些我們要求的東西」。

 

 

(顯圖取自https://citywire.co.uk)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