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文教
放.新聞
文教

科技結合藝術的嶄新創作手法!國美館《林煜為:她的故事》以私密家族書寫探討「離散與認同」

2022.03.28
17:31p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廖明潔

希望透過梳理自身與家鄉、異鄉之間的關係,建構對自我身分的認同,也讓遭遇相同時空脈絡的個人及家庭,在面對「我是誰」的叩問時,能獲得進一步的療癒、抒發與理解

 

家族的離散、國族的認同,本就是人類歷史發展裡的一大重要命題,在Covid-19疫情蔓延和烏俄戰爭的紛擾世界情勢中,大眾有更多機會思索「離散與認同」的意義。藝術家林煜為就從自身家族四代經歷離散的經驗出發,在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林煜為:她的故事》展覽中,以採訪紀錄結合動畫的多媒體嶄新創作手法,藉由私密的家族書寫來探討「離散與認同」的經驗。

 



林煜為從事廣告、微電影拍攝及節目製作已有數十年時間。小時候他不斷聽外婆講述1949年從大陸來臺旅遊被迫留下,有家歸不得,時時記掛著有朝一日能重返家園的心境。長大後,他因為工作遷移至中國大陸,卻因不同文化的差異,常有無法融入他鄉的感受。2013年他為了下一代的教育,一家五口移民美國7年,感受到強烈的文化衝擊及生活語言隔閡,就算身處家裡,也時常有身為外來者、居無定所的不安感。直到2020年因為疫情,又將全家搬回臺灣定居,第四代人回到上三代的中心點—臺灣,內心也對於身分認同、家鄉思念,產生強烈的拉扯,觸發了他用這個創作對「現代牧游人」的處境進行深度觀察及思考。

 

《林煜為:她的故事》主軸正是藝術家自己的親身經歷,在他的妻子帶著3個兒女移民美國時,因簽證被拒絕,被迫與孩子離散長達數個月無法相見,當時女兒年僅6歲。為了還原故事主角當時的心境,林煜為特地重返美國拍攝,透過採訪紀錄結合動畫的創作手法,把故事主角因移民身分成為「他者」的狀態,面對文化衝擊、語言隔閡,意識到身分認同與新移民同等社會弱勢族群的議題,將這些不安的感受轉化成作品的延伸。於此同時,藉由動畫呈現保障著歸屬感、安全感的身分文件─「護照」,在移動之中不斷聚合、撕裂,從天井灑下的海浪聲,象徵流離飄零於異鄉的狀態,伴隨「南都夜曲」的吉他聲與呢喃軟語;影像在現實與夢境之間遊走,也隱喻國族權力的行使,造成許多家庭離散不安的共同記憶。

 

林煜為表示,希望透過梳理自身與家鄉、異鄉之間的關係,建構對自我身分的認同,也讓遭遇相同時空脈絡的個人及家庭,在面對「我是誰」的叩問時,能獲得進一步的療癒、抒發與理解。

 

國立臺灣美術館近年鼓勵臺灣新興數位藝術家將科技結合藝術創作,持續辦理「藝術跨域創作案」、「藝術跨域策展案」等計畫,《林煜為:她的故事》正是今(2022)年第一檔藝術跨域創作案徵件獲選展覽。該展覽於3月26日至5月15日在國立臺灣美術館時光天井展區展出,相關訊息請參考國美館官網:國美館《林煜為:她的故事》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