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釀酒史的無形文化財「吉野1號米」走過百年歷史,在日治時代有著天皇米之稱。其珍貴的文化價值,進而釀製成能回溯至日治時期的清酒滋味,「吉野吟釀」的故事才正要開始延續。
採訪·撰文=李依文
台灣釀酒原料多元,從水果到食用米都能拿來釀酒,但若真要探究是否有如清酒大國日本定義最適合釀酒的米種,曾接受日本殖民的台灣,就留下了這走過百年歷史來自日本的稻種,源自背靠山、前近太平洋,位於花蓮北方吉野鄉的「吉野1號米」。從最早的史料記載上來看,日治時代的1915年,它的地位在當時可是被稱之為「天皇米」,是當時花蓮港廳獻穀田的指定稻種、也是釀造高級清酒的最適酒造米,近年來追尋「吉野1號米」的步伐越踩越深,不僅復育,更吹起一股飄著米香的釀酒風氣。
唯一走過百年 現今仍持續種植的吉野1號米
「日本移民來台,在地馴化吉野1號米來種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秘書宣大平談起吉野1號米來台的故事,吉安鄉原址是日本移民村,不管是耆老或是當地人都聽說過日治時期曾留下「天皇米」,是相當珍貴的米種,「價錢很高,也不好買,是高級的米。」宣大平談笑說,吉野1號米不只在花蓮種植成功,與日本在地種植出來的品質沒有太大差異,米質軟Q,脫離日治時期後這種米仍舊被視為是體面的高級送禮選擇,但此時吉野1號都還是做為食用米,而非釀酒用的酒造米使用。
目前吉野1號米雖然不是主流經濟糧食,但常見食用米如「台南11號」、「台梗16號」等都與其有血緣關係。(圖片來源:范雅鈞提供)
「食有餘,則釀酒。」台灣酒歷史學家范雅鈞說,一路尋脈向上找尋吉野1號文化歷史背景的她表示,古今中外「酒」的存在象徵著地域富饒程度,吉野1號最早是由日本菊池郡的移民青木繁帶來花蓮種植,台灣作為日本國的殖民地,當時也需要遵循日本傳統的稻米收穫儀式,當時的花蓮港廳輪值到宮中獻穀,獻上吉野1號米,此後在1930~1942年間,台灣專賣局特別採購用以釀造台灣在地頂級清酒。當時為了要釀清酒,不惜要把米從花蓮先坐船搭火車,一路運到台中酒廠去釀製。
台灣酒歷史學家范雅鈞認為地酒存在的價值,在於將當地的特色、歷史加入到一瓶酒中,並延續到對地方創生有所影響。(林玉婷攝 )
走過80年專賣制 正準備甦醒的台灣在地釀酒意識
談到復育吉野1號米,台灣首位取得法國葡萄酒釀造技師執照的釀酒師、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飲管理系副教授陳千浩,也遠赴日本鹿兒島學習釀清酒的技藝,回國後便開追尋屬於台灣的釀酒歷史,藉由花蓮農業改良場牽線,才有機會在花蓮這塊土地重新種植這米種。
「這個米不好種,沒有多少農民願意種植。」宣大平解釋,吉野1號米產量低、稻梗高容易倒伏,以最現實的經濟收益來說並不會勸說農民要大量種植,但能將這種米種重新開始種植並作為釀酒之用,仍舊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心白大,是它適合釀酒的主要原因。」宣大平解釋。
高雄餐旅大學餐飲管理系副教授陳千浩(左三)、花蓮農改場秘書宣大平(左二)與花蓮青農藍于昇(左一)合作,重新復育吉野1號米,並將收穫的稻米拿來釀酒。(圖片來源: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飲管理系提供)
「釀酒畢竟還是不同層次的價值升級。」宣大平說。前有范雅鈞追尋完整了吉野1號的歷史根源,後又有更多人投入真的將吉野1號作為釀酒用米釀製出酒款。2020年,國內第一支以吉野1號米釀製的「吉野吟釀」,便是由來自宜蘭的中福酒廠推出,後又有陳千浩、恆器製酒等投入,從農改場、產學界甚至是民間酒廠,吉野1號米釀酒故事也才正準備延續下去。
可貴的是文化價值 而非商業經濟規模
吉野1號米存在的可貴處,在於其歷史含義價值,范雅鈞也表示它有如無形文化財,乘載著花蓮在地的歷史記憶和天皇米的傳說。「不過不可能因為有歷史意義,就叫農民大量種植呀!」宣大平輕鬆笑說,雖然吉野1號米在現今絕對難以做為規模化種植的經濟糧食,但在文化層面上不可否認的是,能走過百年歷史的米種,在稻野田間成就能夠看見它碩大結成稻穗的身影,進而釀製成能回溯回日治時期的清酒滋味,實屬不易。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本文經食力(foodNEXT)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