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黃龍直搗
放.高論
黃龍直搗

【黃龍直搗】濫用民間兵推打恐懼牌 聯合報居心叵測又一樁

2023.11.08
16:08pm
/ 黃清龍

他認為台灣最慘的就是輿論戰(認知作戰),這一方面跟統戰不設防有關,因為從1949年開始,中國在台灣放謠言不是書面而已,而是在地方上到處透過代理人放謠言,後來才慢慢開始變成買報紙、買媒體、買地下電台,到現在的買粉專、經營中國社群平台,並搭配駭客攻擊。

 

由政大台灣安全研究中心主辦的「二○二三TTX區域安全兵推」今年七月在台北舉行,初步完成報告指出,台灣因應戰爭威脅重點是強化社會的堅韌性,其中最脆弱也是最大的挑戰是能源供應問題,包括戰備儲量燃煤至多四十二天、天然氣至多十四天,電網關鍵樞紐集中三大超高壓變電所,一旦被毀就可能癱瘓。

 



難以想像的民間兵推

 

兵推主持人、前國防部副部長陳永康指出,這場兵推以二○二七年中共對台動武為想定,但軍事行動只占其中三成,真正重點是封鎖前後各國撤僑、能源電網維持、經濟供應鏈、戰傷救治、網路與海纜維持等。根據兵推結果估計,戰爭一旦爆發,軍人傷亡約為兩萬至十萬人,平民傷亡五千至一萬人,但目前全台醫療人力物力根本難以承受。

 

這項民間版兵推,邀請一百卅五位中外專家模擬台海可能發生衝突,規模超過以往非官方兵推,討論範圍也高於國安會或國防部兵推。倘從兵推目的是要發現問題,並未雨綢繆的角度,即使推論從嚴,應也可以理解。然而這個本來極具參考價值的兵推結果,獨家交給聯合報發表之後,經過版面與標題的操作,竟成了渲染恐懼的大內宣,變相呼應中共的文攻武嚇伎倆,實在令人扼腕!

 

看看聯合報今天是如何處理兵推新聞的,頭版頭條主標題:民間兵推  能源最脆弱,副標題:戰備儲量不足 電網易癱 醫療難承受 強化韌性不能靠「矽盾」,這些都還可說是正常的處理。但魔鬼藏在細節裡,聯合報頭版二題選的是以阿戰爭新聞,主標題「加薩兒童墳場」聯合國促停火,副標題:上萬人喪生  四成是孩子  以色列考慮「戰術小停頓」,這樣的頭題、二題新聞選用,再配上一張加薩走廊一群巴勒斯坦孩童奔跑躲避轟炸的照片,很明顯就是要讓讀者產生,台灣如果不能避戰,就會面臨像巴勒斯坦人一樣悲慘的命運。

 

再看聯合報二版,頭題選用一篇記者特稿,主標題:台灣社會能打仗嗎?副標題:國防非免費  備戰須消耗資源  民間願意犧牲多少,整篇文章所要傳達的就是凸顯兵推結果不是討論國軍能不能打,而是「台灣社會能不能打」?也就是把對軍方作戰的質疑,轉向並擴大為對民間的恐嚇!然後在言論版刊登「兩岸和平是唯一選項」之類的文章來鋪陳,可說「處心積慮」極了。

 

和平誰當想要,問題是誰在破壞和平?一個號稱正派辦報的台灣媒體,對中共解放軍天天機艦擾台甚少批判,近乎視而不見,卻對台灣基於自主防衛、備戰以避戰的種種作為,不是冷嘲熱諷,就是渲染擴大分歧,想方設法破壞社會共識的建立,這背後反映出甚麼樣的心態,不能不讓人質疑!

 

再次製造民意恐慌


就以同一天聯合報全台焦點版為例,頭條新聞針對媒體報導軍方規畫在雲林虎尾、台南新中、左營軍港、屏東東岸、屏東埔墘及台東太平6個營區規畫新建魚叉飛彈營區,引起當地關注及恐慌。內文完全不提軍方這一規劃在整體防衛上的作用,而只凸顯這幾個地方藍營民代的反對意見,又是一個製造民意恐慌的「傑作」。對照前述兵推強調「社會的堅韌性」,此舉根本是在拆解台灣,把防衛韌性搞得不堪一擊。

 

長期從事民間防衛工作的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沈伯洋,最近在臉書發文「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台灣做好什麼準備了?」把中國對台整體作戰列舉幾個大方向,包括「純軍事威脅」、「網路攻擊」、「統戰工作」、「外交戰」、「經濟戰」「情報戰」、「輿論戰」以及「法律戰」。

 

他認為台灣最慘的就是輿論戰(認知作戰),這一方面跟統戰不設防有關,因為從1949年開始,中國在台灣放謠言不是書面而已,而是在地方上到處透過代理人放謠言,後來才慢慢開始變成買報紙、買媒體、買地下電台,到現在的買粉專、經營中國社群平台,並搭配駭客攻擊。

 

政府雖然針對假消息有一套做法,但對於陰謀論很難反擊,必須社會大眾有足夠認識,能辨別訊息背後有沒有中國在操作,才有基本的免疫力。正如沈伯洋強調的,反制中共作戰,就要具備一定的敵我意識。因為沒有敵我意識,國軍有再強的武器也沒用;沒有敵我意識,反制統戰也不會有效果;沒有敵我意識,反制輿論戰也推不起來。

 

但大眾的認知很多是從媒體而來,因此媒體的角色很重要。如果有媒體總是在唱衰國軍,或者分化國人團結,就要適時予以揭穿,鳴鼓而攻之可也。

 

 

圖片來源:聯合報新聞網截圖

 

最新新聞
黃清龍
獨立媒體人、台北市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曾任聯合報國會記者、首都早報政治祖主任、自立晚報政經組主任、自立早報採訪主任、中時晚報總主筆、總編輯、中國時報採訪主任、總編輯、副社長、發行人、旺報社長兼總編輯。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