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千言萬語
放.高論
千言萬語

【千言萬語】一場成熟的公民運動

2024.05.27
13:49pm
/ 徐千惠

「青鳥運動」如果不折不扣是一場成熟的公民運動的話,那麼出現在立院現場中,一張張年輕的面孔,或小家庭年輕爸媽帶小孩上街的景像,無疑就是白色小草原崩壞的開始...

 

10年前的太陽花學運,是一場台灣社會公民不服從運動的典範,它創下了為時最長,50萬人上街的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示威行動。10年後的517、521、524的立院反國會擴權青鳥運動,無疑也是一場成功的公民運動,而且可能更趨成熟。

 



何謂公民運動,依照台大何明修教授的定義「公民運動就是一種用比較「潮」方式來包裝與呈現社會運動的策略,它成功地降低了運動參與的門檻、消解了以往加諸在社運的種種污名(暴力、不理性、被政黨操控),因此帶給執政者更大的壓力」、「『公民運動』標誌出兩個核心的價值。參與運動是具有『純潔性』的,而不是為了其他政治或政黨的利益;其次,運動者所採取的策略是和平與理性的,運動的參與是有秩序的,避免製造流血衝突的結果」。

 

如果依照何明修教授的定義,從洪仲丘運動的白衫軍到太陽花及青鳥運動,都符合了公民自主行動,非為政黨利益,及和平理性的特質。而這幾次反國會擴權的青鳥運動,他的自發性更強,他不同太陽花學運是長期定點在立院抗議,青鳥運動抗議的時間點幾乎是上班日,沒有連續性,必須短時間內反覆動員,一次又一次的號召萬人上街,又和平散場,所消耗的社會動能更大,也更能驗証上街的民眾,對抗議訴求的純粹性及自發性,再加上「青鳥運動」大多是年輕人,也因此讓被抗議的對象:民眾黨的黃國昌,更無法面對立法院外,這些曾經是他的追隨者,10年後卻還要因為他再站街頭。

 

其實這一場「青鳥運動」,對國民黨來說不痛不癢,因為在國民黨執政的過程中,他們早己經歷各種議題人民的抗議反撲,反倒是民眾黨,這些走上立院抗議的年輕人裏面,很可能是當年的小草如今變回頭草,所以衝擊更大,更難面對。

 

面對這場「青鳥運動」,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指出,「國會運作應遵守程序正義,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要文化、文明進行議會運作,還說國會改革是民眾黨的主要目標,台灣民主化已30多年,執政黨竟動員抗爭行動,『有時空錯亂感覺』」。

 

這時候的柯文哲又開始給民進黨叩帽子,叩上當家鬧事的印象及少數不願服從多數,一副就是民進黨輸不起,所以「起歹筊」,煽動民眾上街鬧事,民眾黨則是政治的清流,新政治的希望,再度想蠱惑小草。但柯文哲沒說的真相是,民眾要抗議的不就是民眾黨的8席立委及道德的長城黃國昌,進行黑箱擴權審查,完全不遵守程序正義。

 

 

而成為場外民眾最大仇恨值的黃國昌,更無視上萬民眾有一半是「蔥」著他來,還反嗆民眾對哪一法條不滿?高傲囂張的態度,及和國民黨的傅崑其在立院合流,成了名實相符的「傅隨組織」,完全是背離了太陽花的精神及核心價值。

 

問題是,黃國昌的表現及態度會不會讓民眾黨憂心小草流失?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否則民眾黨內的群組不會拍到幾輛立院旁邊的遊覽車,就如獲瑰寶,開心的攻擊這場抗議是民進黨動員來的,是走路工;更不會還有小草得意的在社群平台炫耀到抗議場合拿物資,彷佛把抗議現場當成攻城掠地的目標般。

 

 

回到先前談論的主軸,「青鳥運動」如果不折不扣是一場成熟的公民運動的話,那麼出現在立院現場中,一張張年輕的面孔,或小家庭年輕爸媽帶小孩上街的景像,無疑就是白色小草原崩壞的開始,因為這樣的生面孔,過去在民進黨的造勢場合完全不會出現,幾乎比較會現身在阿北的造勢中,如今主客翻轉易位,小草覺醒長大成了回頭草,那麼黃國昌就有可能再次實現小黨關燈人的記錄。別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眾黨該對背棄年輕人價值有所警覺。

 

 

圖片來源:中央社、維基百科;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最新新聞
徐千惠
主跑政治新聞多年,現為政治評論家。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