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日經》民調指出,認為 SNS 營運企業應針對「網路假資訊」負責的比例高達57%。
《日經》針對網際網路使用的相關問題,於 2024 年11月至12月進行民調,認為應由提供社群媒體(SNS)服務的企業,負責假資訊等對策的比例,相較2023年有所上,而認為應由閱覽者個人應負責之比例則與先前持平。而針對網路詐騙案件增高,要求SNS營運企業加強應對假資訊的呼聲也日益高漲,日本首相石破茂便於1月的國會答辯中表示,「在尊重言論自由的前提下,政府將儘快制定明確規範哪些資訊流通屬於違法的指導方針」。
以下為《日本經濟新聞》全文報導:
假資訊對策「企業應負責」佔 57% 網路發展的影響好壞參半
日本經濟新聞社於 2024 年 11 月至 12 月進行了郵寄式民意調查。針對網際網路使用的相關問題,認為應由提供社群媒體(SNS)服務的企業負責假資訊等對策的比例較 2023 年調查有所上升,與過去最多的「閱覽者個人應負責」的回答比例持平。
在關於假資訊與暴力言論的對策問題上,認為 SNS 營運企業應負責的比例為 57%。這是自 2018 年開始調查以來,首次與「個人應負責」(57%)的比例相同。「負責管理頁面的人或企業應負責」的比例則為 51%,調查允許受訪者選擇多個答案。
關於企業應負責的意見增長,熟悉媒體環境的國際大學準教授山口真一表示:「與闇網打工(闇バイト)等假資訊相關的影響已經出現在人們身邊。消費者可能認為,社群媒體業者在這方面的應對並不足夠。」
從年齡層來看,年輕世代更傾向認為個人應負責。山口分析道:「習慣 SNS 的年輕人會在驗證資訊的同時主動使用這些平台,因此更可能認為責任應由個人承擔。」
TikTok 與 Instagram 影響力提升
當受訪者被問及曾經使用過的網路平台時,TikTok 和 Instagram 的普及度顯著提升。TikTok 的使用率達 24%,較 2020 年(9%)的調查大幅上升。Instagram 則達 43%,較 2018 年調查開始時的 21% 成長一倍。
TikTok 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其短片(Shorts)具有播放時間短、可連續播放的特性。除了 TikTok 之外,YouTube 也提供短片服務,這些短影片雖然對輿論具有影響力,但也存在導致錯誤認知的風險。例如,在 2024 年的兵庫縣知事選舉中,就出現了廣泛流傳的虛假資訊。
當受訪者被問及網路技術的發展對社會及輿論形成帶來何種影響時,26% 的人認為是「好的影響」,25% 認為是「壞的影響」,結果呈現勢均力敵的情況。此外,42% 的人回答「無法確定」,但認為「壞的影響」的比例較 2023 年的調查上升了 4 個百分點。
關於網路上的資訊,19% 的受訪者表示「值得信賴」,18% 表示「不值得信賴」,而 56% 的人則回答「無法確定」。
政府擬定社群媒體監管方針
近年來,要求 SNS 營運企業加強應對假資訊的呼聲日益高漲。石破茂首相在 1 月的國會答辯中表示:「在尊重言論自由的前提下,政府將儘快制定明確規範哪些資訊流通屬於違法的指導方針。」
此外,透過 SNS 等網路平台進行詐騙的案件也在增加。根據日本警察廳公布的 2024 年犯罪情勢報告,利用 SNS 進行的非面對面投資詐騙及戀愛詐騙(Romance Scam)案件,造成的損失約為 1268 億日圓(暫定值),較前一年暴增 2.8 倍。
這次的郵寄式民意調查是該調查的第七次,於 2024 年 11 月至 12 月間由日經研究(Nikkei Research)隨機抽取全國 18 歲以上的男女進行調查,共回收 1548 份有效回覆,有效回覆率為 51.6%。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