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黃龍直搗
放.高論
黃龍直搗

【黃龍直搗】陳建仁兩度梵諦岡行的淡淡哀愁

2025.05.19
15:25pm
/ 黃清龍

美籍梵蒂岡觀察家艾倫分析,要比較看清良十四對中國採取的路線,第一指標是看他對國務院長的安排,是否任命新人選,若沿用過去主導梵中協議的院長帕洛林,或可推論這就是新教宗選擇的路線。

 

天主教新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18日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全球有超過150國派出特使參加。代表賴總統向新教宗致賀的前副總統陳建仁表示,盼望教宗有一天能訪台,讓台灣所有天主教徒都能感到教宗對台灣的關愛。

 



梵諦岡是台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今年4月前教宗方濟各辭世後,我方原本希望由總統賴清德出席於26日舉行的方濟各葬禮,因梵諦岡擔心激怒中國,最後改派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赴教廷出席葬禮。基於同樣的理由,這次祝賀新教宗良十四世就職,陳建仁再度成為我方代表。


身為天主教徒的陳建仁曾6度晉見方濟各,並獲教宗親頒教廷宗座科學院院士證章,與教宗關係深厚。陳建仁一個月內去了梵諦岡兩次,固然說明他與教廷關係匪淺,但如果了解台灣總統曾出席最近2次與教宗有關的重要儀式,不能不說在他虔誠身影的背後,有著一股淡淡的哀愁與遺憾。

 

中方瞄準教廷親中政策 台梵關係被動降級


這兩次分別是,200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逝世,時任總統陳水扁曾親赴教廷參加追思,同行的還有外交部長陳唐山。2013年,方濟各就職典禮,時任總統馬英九伉儷也親赴教廷出席。


當年陳水扁出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喪禮,由於各國元首名單是按法文字母排列,陳水扁還可以坐在前排的明顯位置,旁邊是巴西總統魯拉。陳水扁趁機做外交突破,不但和魯拉交談,還和同場出席的美國總統柯林頓握手,儘管只是個過場儀式,事後還是引來中國政府強烈反彈,令梵蒂岡受到不少壓力。所幸繼任教宗本篤十六世是保守派,有底氣無視北京的各種小動作。


來到2025年,巧合的是魯拉經過下台、坐牢,又戲劇性地再次回到巴西總統的位置,這次他也出席教宗方濟各的喪禮。畢竟巴西是全球天主教徒最多的國家,有一億多人,不過他旁邊的座位已經換了人。


兩相比較,台梵雖然還有邦交關係,這次的級別和座位安排都低了很多,而且台灣是梵蒂岡邦交國當中唯一「被動」降低級別的特例。


學者沈旭輝指出,梵蒂岡此舉,當然是為了不觸怒北京。方濟各生前希望促成中梵建交,作為自己歷史留名、開拓一個藍海教徒市場的「大功績」;現在控制大局的教廷國務卿帕洛林,正是促成中梵主教協定的關鍵人物,自然要秉承方濟各「遺志」,去向北京傳遞「友好」訊息。


諷刺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未在教廷公布的出席名單上,中國先前亦未派員出席教宗方濟各喪禮。據報中方依然對梵蒂岡邀請台方代表出席喪禮非常不滿,因此沒有派出任何人弔唁。


沈旭輝認為,就算不談方濟各和帕洛林的主觀意願,中國的影響力在過去二十年大增也是不爭事實。二十年前,達賴喇嘛還可以到世界各國訪問,但到了今天,在北京以「銳實力」重重打壓下,就連一度在西方人氣甚高的達賴喇嘛也不復當年勇,何況是首當其衝的台灣。

 

教廷對台政策引關注 教宗持美籍能否影響中美關係?


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後,針對台梵中關係是否可能採取不同路線,引發各方關注。例如梵中簽署的主教任命協議,中國日前在教宗空窗期間選出兩位主教,讓此一協議更具爭議;此外,教廷與台灣有邦交,中國從不諱言改善梵中關係具政治目的,亦即希望教廷放棄台灣。


中央社引述美國賓州維拉諾瓦大學神學教授法吉歐利指出,2018年簽署的梵中協議,在某些國家,特別是美國,現在不只右派反對,左派也反對,前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先前受訪時即曾嚴厲批評,她不能理解教廷為何要與中國簽署這樣的協議。


2018年中國與梵蒂岡簽署主教任命協議,規定中國提出人選後由教宗任命。但在2022與2023年間,中國未經教宗批准就自行任命2位主教,遭梵方指控違約,即便如此,該協議仍獲續簽。


亞洲新聞(Asia News)4月29日報導,中國在教宗空窗期,違反梵中協議,選出曾任政協委員的吳建林當上海教區重要職務,以及選出李建林擔任河南新鄉教區主教,李建林是河南省「禁止未成年人參加彌撒」通知書簽署者之一。華爾街日報5月7日發表社論,呼籲新教宗認清梵中協議形同浮士德式的魔鬼交易。


法吉歐利描述這個協議或許是「最好的壞主意」(the best bad idea),「中國政府已表態,即使在教宗選舉會議召開之際,中國也不怕做出任何違反協議的行為。」法吉歐利說,良十四世作為美國出身教宗,不可能不意識到美中對峙的情況,這是教宗要面對的新局面。


至於梵中協議未來走向,法吉歐利表示,這主要取決於新教宗的想法,及教宗選定的教廷國務院長;但也會受到中國政府作法影響,因為這是雙邊協議,雙邊必須共舞。


美籍梵蒂岡觀察家艾倫則分析,要比較看清良十四對中國採取的路線,第一指標是看他對國務院長的安排,是否任命新人選,若沿用過去主導梵中協議的院長帕洛林,或可推論這就是新教宗選擇的路線。「我認為良十四世目前展現態度是,現在梵中之間已有協議,雖可能被違反,但他不會逕自毀棄協議或退後,會先讓事情保持現狀,再看看情況如何。」


同樣地,未來的台梵關係也要看中梵關係如何發展。至於新教宗由無可能來台灣訪問,恐怕機會不大。

 

 

(圖片來源:翻攝自Taiwan in Holy See 駐教廷大使館臉書、總統府、梵蒂岡官方網站;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黃清龍
獨立媒體人、台北市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曾任聯合報國會記者、首都早報政治祖主任、自立晚報政經組主任、自立早報採訪主任、中時晚報總主筆、總編輯、中國時報採訪主任、總編輯、副社長、發行人、旺報社長兼總編輯。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