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歐美的新科技無人機和SpaceX的星鏈介入之下,戰爭又有了新的形態:「透明化的戰爭」...
「全面電腦化的速度越快,『美利堅治世』就越有可能在因衰弱而帶來新的鋼鐵風暴之前轉變成『科技治世』。」
人類恐透過新型態戰爭,面臨衝突與文明進程的十字路口
在冷戰終結和兩次波斯灣戰爭之後,中國尚未大規模填島造陸經略南海、而且要靠武力控制台灣和印太國家,以及俄羅斯的普丁也尚未揮軍克里米亞,以及美國尚未察覺應該要盡世界警察義務,決心「重返亞太」之前,知名歷史學家伊安‧摩里士( Ian Morris )就已經用他的深邃的歷史洞察力和智慧,以系統整合的角度,爬梳了人類自蒙昧以來的15000年間所有戰爭帶來的影響和變動的軌跡,最後一章捷,摩里士以「世界僅存的最大希望:美利堅帝國」的科技軍事系統的綜合能力將能壓制邪惡,遠眺了人類與戰爭的未來可能關係。
「世界僅存的最大希望:美利堅帝國」是摩里新的歷史巨著《戰爭憑什麼:從靈長類到機器人的衝突與文明進程》的第七章,也是對未來的預言和期許。
摩里士以充滿智慧的整合與透視的眼光引導,已經可以看出未來又將是人類可能透過又一新型態戰爭的發展,再度面臨著衝突與文明進程的十字路口。
烏克蘭這一場戰爭的模式,證明確實可以改寫世界原本對戰爭的既有認知,過去戰爭都有「戰爭迷霧」的說法,戰場上的所有資訊都在「機密」考量下,多數被封鎖而釋放出來的都是別有目的宣傳,平心而論,在普丁入侵烏克蘭之前,不只普丁,連西方主流國家都傾向預判俄羅斯可以快速佔領基輔,因此都高估了俄羅斯、低估了烏克蘭,而且錯估了科技和新媒體帶來的戰爭情勢之轉變。
現代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科技和社群軟體,透明的呈現出烏克蘭人抵抗的意志,讓北約和歐盟感到意外,更透過烏克蘭人各地自動自發地將反抗的意志、抗爭的行動不但和世界接軌,粉碎了侵略者的謊言,這場戰爭因此變成了是一場「透明的戰爭」,「紅色滲透」洗不了腦、「大內宣」無法化解內部的疑慮和憤怒!
在歐美的新科技無人機和SpaceX的星鏈介入之下,戰爭又有了新的形態:「透明化的戰爭」,這樣的戰爭變成透明的改變,不只是戰場資訊不再被重霧包圍,也在戰場實務上再度有了根本性的轉化。烏克蘭可以透過無人機,更精準打擊,以小博大!
科技與更複雜精密的戰爭體系,才是領先的保障
千機騰空、萬炮齊發的「紅色暴風雨」不再完全奏效;地動山搖、驚魂懾魄的「鋼鐵洪流」坦克變成無人機的活靶‧‧‧烏克蘭戰爭讓戰爭模式再度發生史無前例的轉變,短兵相接變成視距外作戰,提醒世人應該重新思考:「戰爭」到底是什麼?
在書中,摩里士也坦言危機已經不是冷戰期間的蘇聯遺緒俄羅斯,而是正在摩拳擦掌的中國,他也提出擔憂,各國將怎麼因應?
摩里士總結歷史,認定只有「科技與更複雜精密的戰爭體系才是領先的保障」‧‧‧
此時此刻,當美軍以綿密且迅雷不及掩耳的全面整體作戰系統啟動,只25分鐘就粉碎伊朗46年的核武夢,說明了「數量」才是紙老虎,「素質」才是中國解放軍面對美軍時,永遠跨不過去的那一條鴻溝‧‧‧
(圖片來源:川普臉書、美國空軍;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