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政軍杰論
放.高論
政軍杰論

【政軍杰論】川普國安顧問波頓去職,美中仍將繼續對抗爭霸

2019.09.16
12:26pm
/ 吳明杰

儘管在內鬥之後龐皮歐勝出,但也絕非意味龐皮歐及川普主義的路線,在對中國的態度上會軟化。龐皮歐是中情局出身,對外態度一向也被視為鷹派,只是和波頓對外凡事主張以武力施壓和派兵解決的極鷹派相比,龐皮歐因出任國務卿的職務,必須凸顯外交手段的存在價值,但龐皮歐也絕對不會是鴿派。

 

美國川普總統突開除鷹派白宮國安顧問波頓,在國際上與美對立的中、俄、伊朗、北韓等國高層,想必額手稱慶。然而,波頓的去職,並不代表川普「要讓美國再度偉大」並繼續獨霸全球的對外戰略將更弦易轍,更非意味美國對抗中、俄的態勢將會放軟。

 



人事紛爭的真正起因

這項讓國際意外的華府國安人事紛爭,探究其因,不過是川普堅持在處理國際問題上,須以外交談判和經濟手段先行,軍事行動則放在最後;而波頓則力主軍事手段應凌駕前者,美國不能對外示弱,否則將難以解決國際爭端。兩人其實戰略目標一致,只是戰術手段不同。

 

關於波頓被辭職,川普自己也透露,彼此在對外事務上意見不合,包括北韓問題上,波頓堅持必須以「利比亞模式」要求金正恩完全去核;在伊朗問題上,波頓也堅持派遣12萬大軍直接以軍事行動解決;而最後導致川普要波頓走人的導火線,則是在阿富汗撤軍問題上,波頓堅持不能邀請塔利班領導人到華府,否則將是對恐怖主義的示弱。

 

當然,除了川普和波頓意見不合,華府的政治內鬥一向也是血淋淋的。牽扯這項白宮重要國安人事紛爭的主角,還有對外關係扮演重要角色的國務卿龐皮歐,以及在美中貿易戰中極欲和北京達成協議的美國財政部長努勤。兩人在波頓被開除後的反應,甚至公開笑稱「毫不意外」,而龐皮歐和努勤代表的,正是川普對外攻防的外交談判和經貿施壓兩大手段。

 

不過,儘管在內鬥之後龐皮歐勝出,但也絕非意味龐皮歐及川普主義的路線,在對中國的態度上會軟化。龐皮歐是中情局出身,對外態度一向也被視為鷹派,只是和波頓對外凡事主張以武力施壓和派兵解決的極鷹派相比,龐皮歐因出任國務卿的職務,必須凸顯外交手段的存在價值,但龐皮歐也絕對不會是鴿派。

 

分歧點只在於手段的差異

 

因為從龐皮歐上任國務卿後,無論對於中國在全球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在南海軍事擴張,乃至於將手伸入北極圈,其在國際場合上的發言,對北京一貫是嚴詞痛批、毫不手軟。他和波頓的差別在於,希望能透過聯合盟國的外交手段,以國際施壓和戰略圍堵的方式,逼退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與美衝突的國家,而非波頓主張的軍事攻勢。

 

至於川普自己,雖然叫偏好用兵的波頓捲鋪蓋走路,但也不代表川普不重視軍事手段,或是在未來處理對外爭端時會避用軍事手段。軍事威懾,一向是川普與對手謀求談判的重要工具,無論是在處理北韓或伊朗問題時,都可看到川普「亮劍」的影子。

 

像是面對北韓金正恩,川普除下令加大美韓軍演力道,甚至嗆出核武比北韓大顆的言詞,以逼迫金正恩上桌談判;今年在處理伊朗核武問題時,也下令美軍林肯號航母戰鬥群先開拔赴波灣施壓待命;至於美中貿易戰、南海爭端,一直到敘利亞和阿富汗等問題,美軍的行動一直是川普逼迫對手退縮或談判的重要支撐工具。

 

也因此,川普雖反對波頓的軍事手段優先路線,但不代表他會讓軍事武力在處理對外關係時失去角色。所以外界可以看到,他出任美國總統後已連續三年大幅提高美國國防預算,到2020年將達歷來新高的7330億美元;同時還成立太空軍,並增加陸海空、陸戰隊兵力等,都顯示川普正在增強美國的軍事肌肉。因為,軍事手段仍是川普處理對外問題的重要選項,只是先放在外交、經貿手段之後。

 

其中針對中國的部分,雙方目前形成的新冷戰對抗格局,是國際體系的結構性問題,也就是興起的強權一旦想要取代現有強權,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讓雙方走向對抗,最終甚至爆發衝突;除非,中國和前蘇聯一樣,因為自己內部問題導致政權瓦解,否則美、中繼續對抗甚至走向軍事衝突,恐怕在所難免。

 

波頓去職 不會影響美、中對抗格局

 

因此,波頓去職所波及的層面,應僅限於美國川普政府內部對外的行動策略和路線;對於美、中目前的對抗局面,不致產生影響;至於有關台灣安全的部分,相信也不會因而導致美台關係生變或降溫。因為後續的川普政府白宮國安顧問接任者,還是會在美、中現今的戰略格局下,想方設法壓制中國崛起,以維持美國的霸權地位。

 

 

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最新新聞
吳明杰
中山大學政研所碩士,曾任自由時報政治組副召集人、中國時報撰述委員、壹週刊資深記者,現為自由作家。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