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政策乃是建立在歐洲成功發展經驗上,且根據各國經驗,便宜的競價風電的出現乃是受惠於前期給予優惠獎勵的風場帶來的如風險下降與規模經濟等等的因素。
先躉購再競價為國際趨勢,兩者價格不應混為一談
接續上一篇,本篇筆者想繼續跟大家來聊聊陳先生「不懂政策」的部分。在離岸風電大騙局一書中,陳先生屢次用離岸風電躉購與競價的價格差異來攻擊現任政府的離岸風電政策,尤其是遴選制度,更是被說成是圖利外商、喪權辱國。以下,就讓筆者來幫陳先生上一課,讓陳先生知道國外現今便宜風電價格的由來以及台灣政策的合理性。
英國、德國皆為先給予優惠獎勵再競價
陳:「台灣不但比別的國家多付了2-3倍錢,在國際也必將成為笑柄,台灣將成為世界最大冤大頭」
陳先生說台灣自2018年來的躉購費率比起其他同期的歐洲風場競標所標出的價格要高出許多,但陳先生不知道是不會用搜尋引擎還是故意裝瞎,不知道這些歐洲國家在達到現在便宜的競標價格前,也和台灣經歷過一樣的發展歷程。兩個歐洲離岸風電的指標國家,英國與德國,均早已發展離岸風電達10年以上,並已有一定的建置量。在導入競價前,先給產業一定的時間和裝置量練兵發展,在國際上是相當正常的事情。從下表中我們可以看到,與兩個歐洲的離岸風電大國相比,台灣初期的躉購費率不但沒有比較貴,從躉購發展到競價的耗時也較短。所以,若照陳先生的說法,可能英國和德國才是真正的冤大頭、國際上的笑柄。
競標便宜是由於躉購打下的產業基礎以及規模經濟
除了上述拿躉購與競價來錯誤類比的荒謬論述外,陳先生在書中也一再以諸如「競標階競標價格顯示遴選階段費率錯誤的衝擊為9000億元,豈不是面特大照妖鏡?」等句子來指稱政府應該要一開始就實施競價來降低成本,殊不知這種說法完全是忽略了競價便宜價格來源的脈絡,並展現了自己的無知。陳先生不知道的是,遴選風場屬於前期開發,除了風險較高外,台灣的遴選風場也同時擔負了培育人才、完備基礎建設以及建立產業鏈的責任。另外,前期的遴選風場也同時將帶來規模經濟的效果,讓未來在擴張後進風場時能夠享受成本的下降。而由於競價會受到開發環境完整度等的影響,所以若是沒有前期透過躉購來打基礎以及累積產業能量,根本不可能會有後續便宜的競標價格。
台灣的躉購制度與國外一致,並無不妥
台灣的政策乃是建立在歐洲成功發展經驗上,且根據各國經驗,便宜的競價風電的出現乃是受惠於前期給予優惠獎勵的風場帶來的如風險下降與規模經濟等等的因素。所以,就如同飲料第二杯半價,但不能只買第二杯一樣,台灣離岸風電的便宜競價價格也是來自於前期躉購為整個產業打下的基礎,所以不能希望跳過遴選躉購的階段直接跳至便宜的競價。
最後,筆者只想勸不讀書、惡意去脈絡化的直接拿躉購價格來比競價價格的陳先生在出書前還是多讀點書,以免自曝其短。
參考資料:
康志堅。(2016)。主要國家風力發電推動政策暨風電市場、產業及技術研發趨勢分析,工業技術研究院。
林晏平。(2018)。離岸風電競爭性電力收購制度與履約價格分析,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
曾文生:離岸風電費率依法審定,前後任政府皆然,不應藉此扭曲綠能發展。
(圖片來源:經濟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