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擂台 / 放擂台
放.擂台

讀者投書|<揭密陳立誠大騙局> 不懂知識:台灣不適合發展離岸風電?

2020.01.28
13:00pm
/ 綠能流言終結者

離岸風電在海上,不怕沒空間!陳董不懂系列進行到「不懂知識」主題,筆者精選出幾個主題、整理一些資料來跟大家分享。首先是一個常常聽到的命題,也就是台灣適不適合發展離岸風電?相關的討論不少,不過像陳先生一樣切入角度奇特的論點,筆者還真是第一次看到呢。

 

台灣土地面積狹小,所以不適合發展離岸風電?

 

陳:「全球發展風電國家多以陸上風電為主,離岸風電為輔,像台灣因土地面積狹小,離岸風電竟然喧賓奪主,可謂絕無僅有。」

 

首先,陳先生的邏輯令筆者摸不著頭緒,不就是因為台灣土地面積狹小,發展陸域風電的空間有限,往比較不影響居住空間的海上發展,更能發揮風能價值嗎?離岸風電架設在海上,又跟台灣土地面積狹小有什麼關係與影響呢?

 

再說,陸域和離岸風電這兩者之間不該是賓、主關係,台灣自2000年起就積極推動陸域風電,至2019年3月,我國有30座陸域風場,貢獻了相當多的清潔能源,何以發展離岸風電,就變成了喧賓奪主?

 



離岸風電破壞景觀?有人靠風電賺觀光財!

 

陳:「許多人反對離岸風電的主要原因是其極為礙眼,破壞景觀。」

 

美國第一座離岸風場Block Island位於羅德島州,羅德島大學團隊便曾針對風場是否有助於觀光進行研究,團隊在短期住房租賃網站Airbnb上收集 Block Island附近的住宿數據,調查時間則跨越風場建置前兩年到完工後一年,結果顯示在風場完工的一年中,吸引許多人來Block Island 觀光,入住率提高了19%。

 

英國倫敦東南方布萊頓(Brighton),更推出了離岸風場之旅,可以坐船出海到Rampion風場看離岸風機,不只可以360度觀賞風機,也可以聆聽離岸風場建置與技術的詳細解說,成為當地特色景點之一。離岸風機之旅相當熱門,目前在布萊頓有4家風機觀光業者經營,出海一趟費用35英鎊,都要提早一個禮拜預約,在旅遊網站上也廣受好評。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市區,便可以看到離岸風場。Middelgrunden風場蓋在市區近海僅三公里處,自2001年開始營運,是丹麥現存最老的風場,也已經成為哥本哈根的一個地標。哥本哈根目標在2025年成為全球第一座碳中和的城市,2017年時丹麥具公信力的民調機構Epinion曾對市民進行調查。民調結果顯示,76%的市民相當喜歡這些Middelgrunden的風機;更有高達83%的市民認為,可以在市區看到風機,顯示哥本哈根是一個綠色城市。

 

過去國人也曾認為陸域風機會破壞景致,不過現在許多風場,卻變成民眾旅遊的選擇,像是苗栗後龍的好望角、台中高美濕地、桃園觀音草漯沙丘,也都是Instagram上熱門的網美拍照景點。

 

 

 

台中高美濕地為熱門欣賞風機景點 / 圖片來源:台中觀光旅遊網

 

用12天陸域資料說夏天無風?時空錯亂不思議!

 

陳先生質疑的夏日風力發電功能低落,筆者過去已經寫過文章跟大家分享過。根據海洋風速塔資料,台灣夏季月平均風速都在大型風機的切入風速(驅動風機發電的風速)之上,所以並不會有夏季無風不能發電的情況發生。從兩架示範風機的數據來看,2017 年 5 至 9 月間風力發電量,平均容量因數實際有 22%,10 至 12 月則高達 60%,平均下來也有 40%,和歐洲發展風電國家平均容量因素數值接近。再加上示範風機離岸邊 3 到 5 公里左右,未來大型風場多在遠岸數十公里處,遠岸風場的風況預期會比近岸來的更好。況且,如果台灣一半的時間無風、不適合發展離岸風電,還會有人願意開發嗎?

 

延伸閱讀:綠能假新聞第七話:台灣夏天沒風,離岸風電無法發電?

 

陳先生也嘗試以數據服人,但提出的數據讓人啼笑皆非。他在書中用2016年5月20至31日僅「12天」的「陸域風電」資料,指出「這12天風電供電占比平均只有0.12%,平均容量因數更只有5%」,來說離岸風電在夏天對供電沒有貢獻,

離譜程度可比張飛打岳飛。

 

首先,要比較也應使用相同基準,陸域風電與離岸風電的容量因素及發電效果並不相同,用2016年的陸域風電的資料來批評當時尚未架設的海上離岸風電,本身就不該同一而論。再者,還僅用12天的數據來說風電對供電無貢獻,惡意抹黑的言論讓人搖頭。

 

 

 

海洋風速塔月平均風速 / 資料來源:風力發電單一服務窗口

 

陳先生說台灣不適合發展離岸風電,看看他提出的理由,是出於客觀說理,還是個人的意識形態和偏見?就留給讀者們自己判斷吧。

 

 

 顯圖翻攝自renews.biz網站

 

最新新聞
綠能流言終結者
一群綠能工程師共筆。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