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文教
放.新聞
文教

【放・生命】生命產業站在傳統與現代銜接處 最後一哩路也要功德圓滿

2018.08.21
17:24p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黨一馨

看似游刃有餘的職業婦女小琪,容易讓人遺忘她是父母的獨生女,爸爸媽媽也只有她能依靠。小琪父親罹癌後歷經治療住進安寧病房,奔波於醫院、家庭間蠟燭兩頭燒的她,還要撫慰媽媽的失落與擔憂。所幸小琪父親先前購買了「生前契約」,住院期間就有「臨終關懷師」捎來關心,與小琪討論後續的因應。

 

文/放言編輯部 黨一馨

 

心理學大師艾瑞克森將生命歷程區分為八階段,每一階段有其各自任務,中年後如得蒙經濟安穩,任務趨向撫育與付出,隨著年歲漸邁,則轉為沉澱、回味人生。艾瑞克森討論不及的是,邁入中年後「難免」面臨卻亟待處理的生命議題–周遭親友的亡故,這個議題以往不曾面對、甚至鮮少討論。由於「死」是禁忌,人們鮮少能夠透過談論它進行社會學習,一旦發生,也就容易引發焦慮。面對至親之人,如何能夠兼顧禮俗與虔誠、處理的面面俱到,值得深思。

 

 



 

女兒主祭,生命事業助長輩圓滿離開

 

鎮日周旋於工作、先生、公婆、孩子需求間,看似游刃有餘的職業婦女小琪,容易讓人遺忘她是父母的獨生女,爸爸媽媽也只有她能依靠。小琪父親罹癌後歷經治療住進安寧病房,奔波於醫院、家庭間蠟燭兩頭燒的她,還要撫慰媽媽的失落與擔憂。

 

 

(示意圖片:看似游刃有餘的職業婦女小琪,容易讓人遺忘她是父母的獨生女,爸爸媽媽也只有她能依靠。)

 

所幸小琪父親先前購買了「生前契約」,住院期間就有「臨終關懷師」捎來關心,與小琪討論後續的因應:一旦爸爸往生,小琪只要撥打24小時通報系統,連線後「專屬禮儀顧問」即啟動,會開始整合殯葬所有的事情。

 

 

(圖片:只要撥打24小時通報系統,連線後「專屬禮儀顧問」即啟動。)

 

龍巖集團業務副總蔡文杰接受《放言》採訪時表示:「現代社會還是有很多傳統習俗的想法,父母過世了女兒的角色可能不方便用到自己的家(夫家)。如果是女兒主祭,有我們會館的提供,首先她就會比較安心。」以蔡文杰從事生命產業20餘年經驗發現:服喪期間的1~2週,使用最多的就是祭拜/豎靈空間,如果這個空間很完善,家屬的心便能夠安放、充分哀悼。

 

「尤其女兒自己還有婆家的事要忙,如要把全部時間放在那裡,對她而言執行起來也很困難,這些事情便可交付禮儀服務師及服務人員幫助她去對應,她會非常的方便。」蔡文杰進而補充:「通常人丁比較少的家庭,我們會館提供的,對他們的幫忙會更大。」經由龍巖團隊的協助,小琪圓滿的送了父親最後一程,她相信彼端的爸爸,也感欣慰。

 

龍巖完整服務細心兼顧所有家庭成員需求

 

蔡文杰提到當至親剛走,家屬想念的心往往格外強烈,「如果是管理不好的殯葬業者,它也不希望人們常去。」而龍巖園區每個月都有追思法會、365天皆可上山。「對家屬而言,就不是只有清明才能追思祖先。有些人比較不想清明掃墓跟人家塞車,這樣的規劃也可能比較符合現代人的需要。」蔡文杰說。

 

而「準備祭物」這項浩大工程是不少年長女性於傳統文化下擔負多年的責任,但為祭祖辛苦準備的食材,祭拜流程結束後往往不能即刻食用、必須打包回家再做處理,對此龍巖亦有細心規劃–代訂餐點 (祭品)服務。龍巖亦設有簡餐區,光餐飲服務就有六百坪。

 

另外以台北三芝《真龍殿》為例,園區內甚至有幼兒遊戲區,這是因為祭拜通常是整個家族集體到,所以龍巖細心規劃了一個獨立空間。而對於沒有交通工具的家屬,龍巖則是提供365天的接駁車服務,可說龍巖細心兼顧了所有家庭成員的需求。

 

 

哀悼是必要的歷程,殯葬更是須要用「心」的產業。祭拜和追思祖先,本是樁真摯又充滿情感的傳統,需要用心維繫。在龍巖體貼入微的服務下,家屬如果想念先人,隨時可以跟家人相約前往園區祭拜,結束後一家人還可留在園區好好吃個飯,敘舊、凝聚情感。龍巖已經轉化傳統「殯葬」的意義,讓園區成為一個能夠凝聚家人情感、歷史感的所在。「這樣完整的服務是365天都滿足到所有客戶、家屬的需求,龍巖在兼顧人性的需求上是很完整的。」蔡文杰表示,生命產業站在傳統與現代銜接處,最後一哩路也要功德圓滿。

 

 

(圖片來源:龍巖、rawpixel.com / Freepik、jcomp / Freepik)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