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社會
放.新聞
社會

食藥署公告「美豬美牛」風險評估報告:風險極低!坐月子婦女吃「過量內臟」恐超標但無進口!

2020.08.31
17:18pm
/ 放言編輯部 高逸帆

一般族群(不同年齡層、性別)即使「全數食用」進口牛、豬肉及其製品與內臟,因暴露萊克多巴胺所致之95%非致癌風險上限值均「遠小於1」,仍在可接受範圍內。

 

總統蔡英文日前宣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以及30個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外界質疑食品安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31)日公開風險報告。美牛報告指出,若是「每天」吃美牛,約10億人才會有1人可能罹患狂牛症。美豬報告指出,一般族群在非致癌風險上限值「遠小於1」,屬風險可接受;惟坐月子婦女若攝取過量內臟,仍有超標風險,但整體來說,風險數值「仍小於1」。

 



食藥署公布2份風險評估報告,分別是2019年由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兼中心主任李俊璋所進行的「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以及2018年由台灣大學執行的「美國進口牛肉相關產品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李俊璋指出,一般族群(不同年齡層、性別)即使「全數食用」進口牛、豬肉及其製品與內臟,因暴露萊克多巴胺所致之95%非致癌風險上限值均「遠小於1」,仍在可接受範圍內。

 

李俊璋表示,高暴露族群(坐月子婦女)若「全數食用」含有萊克多巴胺之進口牛、豬肉及其製品與內臟,雖然暴露萊克多巴胺所致之95%非致癌風險上限值「仍小於1」,但已佔ADI的89.9%,若產婦於坐月子期間「每日攝取超過一副腎臟(260g)及一副肝臟(360g)」,則可能會超過可接受之風險。

 

李俊璋說明,高暴露族群(坐月子婦女)若僅食用含萊克多巴胺進口牛、豬肉及其製品,但不食用含萊克多巴胺之內臟,則95%非致癌風險上限值降低至與一般族群相似,危害指標遠小於1。

 

考量國人對動物內臟的攝食量較高,飲食習慣與西方大不相同,尤其國人在坐月子時期可能會攝取較大量的豬腎與豬肝;李俊璋建議,應降低高暴露族群對動物內臟的攝食量或萊克多巴胺容許濃度,以保障飲食安全。

 

陳時中上午接受《周玉蔻嗆新聞》節目專訪表示,坐月子一定是吃台灣豬,美豬由於是冷凍的,氣味不好,沒人要吃,自然沒人進口;此外,風險報告用極端值計算,身體都還沒受萊克多巴胺影響,若真這樣吃反而「心血管」先出問題。

 

關於台大的進口牛肉風險報告結果則顯示,國內牛肉消費者「每天食用」美國帶骨牛肉的終生風險中位數為9.29x10的負10次方,也就是說約為10億個人中才會有1人可能會罹患新型庫賈氏症(狂牛症),以較高風險的第95百分位數來看,為1.27x10的負7次方(約為千萬分之一);食用進口美國牛內臟終生風險中位數為 2.71x10的負9次方,第95百分位數為 2.98x10的負7次方。

 

報告指出,風險評估本來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必須隨著新知識、新技術、新數據的出現而不斷重新分析,再加上國人飲食習慣的轉變,建議相關單位應進行相關研究與持續性調查,進而妥善維護國人健康與安全。

 

 

圖片來源:翻攝自食藥署風險評估報告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