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豁然開朗
放.高論
豁然開朗

【豁然開朗】對執政團隊做不信任投票的三名執政黨立委,為何不分道揚鑣?

2020.12.25
11:32am
/ 溫朗東

林淑芬等立委,認為自己是為了人民,為了理念,反過來說,就是在指控執政黨忘了人民,忘了理念。

 

缺乏互信,分道揚鑣,本是民主政治的常態。分道揚鑣不代表互相對立,依然有尋求共識、持續合作的機會。林淑芬、劉建國、江永昌身為執政黨立委,在美豬議題上不信任執政黨的管理能力,那是在社會高度關注的核心議題上,不信任執政黨從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陳吉仲等政治人物的能力。既然在核心議題上缺乏互信,無法透過黨內溝通解決問題,若是開除三人黨籍,並不是出於情緒,而是理解雙方巨大差異下的理智之舉,是帶著祝福的雙贏之舉。 

 



林淑芬等立委,認為自己是為了人民,為了理念,反過來說,就是在指控執政黨忘了人民,忘了理念。在國民黨頻頻以造謠手法恫嚇民眾的時候,執政團隊要處理謠言已經疲於奔命,但解釋了千百遍,藍營一句「你們綠營自己人也反對」,就讓執政團隊的努力付諸流水。對民進黨來說,開除三人黨籍,意味著台美大戰略的宣導上,內部理念一致,互相信任執政團隊能夠兼顧台美關係的發展與食品安全的管理,不再被缺乏事實根據的美豬謠言纏身。這是雙贏之一。 

  

雙贏之二,是對林淑芬、劉建國、江永昌來說,既認為自己更有理念,更能反映民意,那離開執政黨後,更能毫無保留的監督執政黨,為自己所相信的理念與民意發聲。民進黨強留他們,是阻礙他們理想的實踐;祭出黨紀開除,是給予他們實踐理念的空間。 

  

離開執政黨,不阻礙後續共同理念上的合作 

  

政黨不同,就無法相互合作嗎?就無法信任執政團隊的能力嗎?陳柏惟、林昶佐在許多議題上,也能夠認同執政團隊的表現,在美豬議題上,也願意承擔深藍群眾的責難,為台美大戰略、台灣主體價值共同努力。他們不是民進黨籍,他們在本土陣營艱困的選區,當選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難道不用如林淑芬等人一樣,背負藍營甚或部分中間選票的壓力嗎?在關鍵而艱難的時刻,反而是沒黨籍的信任本土政權,有黨籍的三人選擇跑票。誰才是真正堅守理念的人? 

  

有人認為,林淑芬等三人不靠民進黨,是民進黨靠他們(在所屬選區);有人意見完全相反,覺得他們沒有民進黨籍就選不上。誰講的對,其實並不重要。距離下次選舉還有三年,政局與民意變化萬千,屆時狀況如何難以斷定。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執政黨的努力有成果,被多數民眾所肯定,自然會反映在該選區的黨候選人民調上,當然就是另行派人參選。如果林淑芬等三人更被該區民眾所接納,若考慮到讓國民黨當選,對台灣傷害更大,就可以禮讓林淑芬等三人以其他黨籍/無黨籍參選。無論如何,對本土派民眾來說都有利無害。 

  

如果執政黨對自己的施政戰略有信心,就不必擔心開除黨籍是「損害黨內多元性」。黨內多元應該是指內部廣納意見的多元,又或是在未有明確戰略方針時的自由發揮,各自反應不同的民意與價值。但是在戰略清晰的核心議題上,有信心的執政團隊如果不能團結,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需要放任黨內人士向外押寶。如果執政團隊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敢追求團結,政策要如何讓人民放心?這種畏首畏尾、內部矛盾的形象損害,才是當下最大的隱憂。 

  

國民黨的居心 

  

對台灣民主的發展來說,民主意味著代議士必須實踐人民的託付,信任民進黨的該選區民眾,把票投給林淑芬、劉建國、江永臣,這三人卻跟這些民眾立場相反,不相信執政團隊的表現,這又何嘗不是民主的背離?如果蔡英文執政下背離民心,為何各國媒體紛相肯定,各項民調都遠比第一任期為高? 

  

國民黨一直高呼說美豬即毒豬,說民進黨迫害台灣民眾,倘若如此,為何國民黨屢次的抗爭動員只有深藍(甚至紅統)附和?為何國民黨江啟臣最近還得要造假,把蔡英文2009年反狂牛症的說詞,惡意消音,無中生有的打上「瘦肉精」,使用造謠的手法來表達意見? 

  

對政治有長期觀察的民眾不難看出,國民黨在美豬議題上的荒腔走板,是要藉由妖魔化美豬議題,凝聚深藍群眾,為明年八月的黨主席之爭鋪路。國民黨的下一步就是裝出受害者模樣,發起明年八月底的美豬公投,過程中接觸黨員及深藍群眾,讓反美親中的黨主席競爭者有機會上位,既名正言順的跟韓國瑜現象告別,又順帶邊緣化親美路線的黨主席候選人。以政治算計取代理性與科學的政策思考,如此不可取的政治策略,時間一長,必然被多數民眾看破手腳。那麼,明知國民黨動機卻跟著幫腔附和、增添柴火的三名執政黨立委,為何我們不能心平靜氣的祝福並選擇分道揚鑣?

 

 

圖片來源:林淑芬、劉建國、江永昌臉書、國會直播、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溫朗東
曾任《udn鳴人堂》專欄作者、《udn相對論》執行編輯、自由台灣黨政策部主任。現為自由評論工作者,臉書發表時事評論常於各新媒體平台轉載引用。關心公共論辯、民主發展與弱勢權益。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