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法版「馬習會」!馬克宏訪中簽單談「不捲入台海」挨批 張國城籲國人別挫折:鄰國邦交、提升經貿是重點

2023.04.11
11:07am
/ 放言編輯部 吳亦軒

張國城觀察,對法國這類國家來說,台灣對它們的「實質外交」依然有天花板,「再怎麼實質也不會比中國更實質啊,這是一個客觀現實。」

 

法國總統馬克宏訪中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受訪時一番「歐洲應避免捲入台海戰爭」的論調引起國際輿論嘩然,遭各國政治人物、學者、媒體譴責。國防外交與軍事戰略專家張國城教授今(11)日上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時表示,台灣不必對這段談話感到挫折或意外,因為歐洲本來就對中國友好,應回過頭來鞏固友邦交情,與真正關切台海安全的鄰近國家多多交流,並提升自身經貿實力,才是台灣外交要點。

 



馬克宏訪中受到全球矚目,他不但與習近平見面、發表聯合聲明,隨行法國企業更和中方簽訂多項商業合作大單,且協議範圍極廣,包括農業食品、科技、航空、核能,其中僅是中方購買160架民航機一項,金額就高達200億美元,可謂收穫滿滿。不過,馬克宏在返程總統專機受訪時表態「歐洲不應捲入台海衝突、不該成為美國附庸」,引發國際砲轟,「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更批馬發出錯誤訊號,直言與歐洲議會和他國感受嚴重脫節,強調馬克宏「不代表歐洲」。

 

關於這次「馬習會」促成,張國城分析,主因是法國目前面對幾個經濟挑戰,包含烏俄戰爭造成能源供應緊張、疫情之後的經濟復甦、爆發大規模年金改革抗爭等等,需要經濟成績轉移國內憤怒民意,加上法國傳統上認為台海不是主要關切領域,中國訂單不但對經濟、甚至對馬克宏的政治聲望都有幫助。

 

張國城再指,馬克宏「看得很清楚」,中國目前在全世界相對於民主國家陣營較為孤立,因此才能拿到較好訂單;習近平方面,繼他見過俄國總統普丁之後,又迎來西方國家領袖訪中,代表中國沒有被孤立,加上法國也是歐洲大國,很可能引起帶頭作用,對習來說更是重要外交成就,在種種因素之下,「一個歡迎、一個想去,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狀況了。」

 

張國城觀察,對法國這類國家來說,台灣對它們的「實質外交」依然有天花板,「再怎麼實質也不會比中國更實質啊,這是一個客觀現實。」張國城點出,例如這次蔡英文總統拜訪中美洲邦交國、鞏固和友國關係,才是我國外交的重中之重,因為這些小型國家的政經利益不會和中國綁太緊,「像法國就跟中國綁太緊了,它太多的事業在中國,甚至武漢實驗室都是法國以前的技術跟資金。」

 

對於馬克宏對台海談話,張國城認為,台灣社會不用覺得太挫折或是意外,「本來歐洲對中國就是相當友好的」,最早和中國建交的幾乎都是歐洲國家,法國1964年就和中共建交、日本是1972、美國則是1979,東南亞國家就更後面了。

 

張國城最後總結我國在外交3個重點,一是鞏固原有邦交國,因為台灣對友邦提供實質援助,它們反過來就會在國際場合明確支持台灣;二是和鄰近亞太國家,如東南亞、韓國、日本親近,「它們才是真正會對台海安全、台海和平有切身關切的國家!」第三,台灣也要強化自身各方面政經實力,因為國際間互動依然現實。

 

 

圖片來源:新聞放鞭炮、民視新聞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