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桑梓散步
放.高論
桑梓散步

【桑梓散步】爬梳無人聞問的戰中美術史:讀黃琪惠《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

2024.03.28
15:36pm
/ 李拓梓

因為錯綜複雜的歷史緣故,台灣人對過去的認識,有嚴重的智識不全症⋯⋯


 
黃琪惠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出版以來頗受好評,咸認是針對「戰爭畫」研究的經典之作。這本書改編自她多年前的碩士論文,因為要面向大眾出版,所以做了一些改寫。誠如作者所言,除了補遺與更新資料之外,重新出版時必須增加對作品與藝術家當時的想法的詮釋。坦白說,碩士論文出版至今已逾十年,改編之後卻還能是研究者必讀之作,除了作者本身的研究功力深厚,也證明了這麼多年來,投入這個領域並且持續耕耘的人並不多。



屬於台灣人的歷史?


 
因為錯綜複雜的歷史緣故,台灣人對過去的認識,有嚴重的智識不全症。若問起1945年的「台北大轟炸」,還真有為數不少的人認為是日本轟炸台灣。當答案揭曉轟炸台灣的是美國和中華民國為首的盟軍,還有許多人會覺得驚詫異常,覺得我們不是戰勝國嗎?為什麼會被轟炸?


 
如果連誰炸誰都分不清楚,自然也很難再細究戰爭中的台灣人到底都在幹嘛。


 
解嚴之後台灣史研究逐漸興盛,才開始有台籍日本兵、被徵召往南洋的技術人員拓南生,或者一般民眾躲避空襲時如何疏開,與當時常民生活之類的戰時社會研究。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上個世紀的二十、三十年代,台灣已經經歷過一次文藝復興般的黃金時期,照理來說,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藝術家們,在戰爭期間應該也留下過不少作品,不過正如先前所說,相關研究真的很少,以致我們經常遺忘。


 
研究少,想是因為這個主題犯了嚴重的政治不正確。早些年台灣還沒有民主化,威權政府或因國仇、也許家恨,喚前殖民者叫「日本鬼子」。是以以鬼子角度出發的戰爭畫,不僅不該被研究,在威權年代還可能帶來牢獄之災,也因此我們可以看見蔡雲巖的《男孩節》和林玉山的《獻馬圖》上的日本國旗,都被畫家暗自改成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以扈從於當時動盪的政治局勢。
 


可是仔細觀看符合戰時日本政府「時局色」意識形態,並得到官方肯定的作品,其實也不見得只是描繪慘烈戰況;反而是關乎戰時人民生活的作品,像是李石樵以孩子在防空洞前歌唱的作品《合唱》、陳進的戰時美人畫《某日》,或者翁崑德以壯行入伍為主題的《月臺》,並沒有描寫戰爭,卻也都是受到當時官方肯認知作,可見得當時的藝術家面對當局「時局色」的要求,也有自己的因應之道。


 
和同時期日本流行以想像戰鬥畫面為主題的戰爭畫,像是藤田嗣治的《阿圖島玉碎》或者鶴田吾郎的《神兵降落巨港》相比,台灣本土畫家的作品明顯偏向戰爭中的小確幸。過去許多研究都認為,台灣戰時藝術創作的方向,比較取決於畫家個人的意志。比如一向鼓勵學生自由創作,卻因為身份被迫參與當時翼贊活動的顏月桃甫,就畫了幾幅被總督府神話的原住民女子莎韻形象,有論者以為這是顏月桃甫對「時局色」的一種詮釋與反抗。也有像是李石樵,堅持畫家應該畫自己有感受的,而不是去憑空想像一則畫面。既然台灣沒有發生激烈的戰爭,自然就應該以本地人怎麼經歷戰爭為主題來創作,這樣的理念使得台灣的戰爭畫作跟日本本土相比,就顯得有點「小確幸」的味道。


 
黃琪惠在這本書中,爬梳了台灣時局色創作的過程,給讀者一個比較完整的戰爭期間台灣美術創作圖像。她提到最早投入戰爭畫的,是在台灣經營咖啡店和教畫的飯田實雄,和他所成立的「創元美術協會」。創元的成員幾乎都是內地人,作品也以想像的戰爭場景、軍部官僚肖像為主,作品多是臨摹新聞相片。創元同志的作品雖然符合軍部的意識形態,但藝術層次和戰場描繪確實都不太出色。隨著戰爭的激烈與戰線延長,許多畫家真正上了戰場寫生,創元那種依著照片搬上畫布的戰場畫面就退流行了。


 
上戰場的台灣藝術家裡面,比較有名的就是小早川篤四郎,他早年曾受總督府委託,創作官方史觀的台灣歷史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本來在赤崁樓,後來收藏在台南市美術館的「臺灣歷史畫帖」多幅作品。作品創作有些插曲,小早川接受委託後,發現一個人做不完,所以找了師弟顏水龍幫忙,顏水龍完成的《范無如屈訣別圖》後來因為修復與臨摹鬧了三胞,成為一段美術史軼聞。不過這系列大多數的作品,都是小早川完成的。


 
這位擅長寫實與歷史的小早川後來從軍了,他在軍隊期間也畫了不少作品。小早川以畫家之姿、投身軍旅之路,也引來幾位台灣的內地人畫家仿效,他們加入軍隊,成為從軍畫家,為戰場留下不少紀錄。當然,戰爭後期也有不少台灣人被徵召,不過不同於詩人陳千武留下了《獵女犯》的文學紀錄,畫家像是張萬傳、范洪甲等人提到當年,不知道是因為戰後政治糾葛還是真實情況,多說當時階級低,從軍身份也非畫家,所以沒有留下什麼作品。這樣的創作位置差異應該要用時間軸還是內台問題來分析,黃琪惠沒有再深入的討論,這有待未來的歷史偵探繼續探索。
 


除了「時局色」演變的爬梳,黃琪惠也以繪畫的主題做區隔,將當時台籍畫家的戰爭畫作了充分的整理。送行、愛國少女、武士道、動物隱喻、戰時的親子、學校的訓練、空襲的日常、終戰的省思和戰爭記憶的塗改和復原,是目錄中整理的幾個主軸,她上窮碧落下黃泉,從各種圖錄與現存作品中抓出了幾乎全部尚可發掘的台灣戰爭時期美術作品。作為鳥瞰整體創作的基礎入門書,《戰爭中的美術》的成果也是同代研究中最完整的百科全書。

 

台灣人的戰爭史記憶只能散見於各處


 
有關台灣的認同政治問題,確實因為短期內幾度外來政權轉移而有過劇烈的震蕩,因為民主化後官方的支持,因此在學術界有一些成果,可是轉譯為大眾史的讀物卻極為缺乏。這些領域的研究者,除了要在歷史的蛛絲馬跡中踏查,還得面對不同認同者的政治攻擊,研究的過程不可不畏艱難。尤其戰爭是其中相當敏感的主題,即使到今天,台灣人似乎都還對戰時歷史認知淺薄,日本人不想談、國民黨還忙著和中共競爭抗日史觀,真正屬於台灣人的戰爭史記憶只能散見於各處。如此,戰爭中的美術自然也是美術史研究中治絲而棼的敏感領域,書寫與出版確實需要深厚的功力和足夠的勇氣。
 


不過面對戰爭的尷尬,也不是台灣單獨的困境。在鄰近的日本,因為戰敗與其後的冷戰環境,雖然戰爭作品早已被盟軍無限期借貸給國立近代美術館,但也一直遲滯到1995年,才開始針對戰爭畫進行有系統的展出和大眾紹介。我手邊有一本小冊《畫家們的「戰爭」》(新潮社 2010),以畫家別為主題,分別找了他們具代表性的戰爭畫來討論「時局色」的演變主題。近美當初要展出戰爭畫,也經歷過不少討論,相信當時的策展也經常面臨左支右絀的困境。


 
在台灣,也許因為戰時創作的作品不夠多,晚近的美術史研究也才剛啟動,再加上政治環境更複雜,尚且沒有辦法進行這麼多的細節討論。不過黃琪惠這本《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開了頭,也期待未來可以有拋磚引玉的效果,讓有志於相關主題的研究者,可以就她已經攤開的鳥瞰總覽為基礎,對單一藝術家或主題,進行個別的深入探討,為逐漸浮現在大眾眼前的重建台灣藝術史圖像有更多的貢獻,相信這也是所有有志於歷史研究書寫的人,最深切的期待。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站;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

 

最新新聞
李拓梓
資深政治幕僚,業餘專欄作家,目前努力耕耘藝術文化領域。喜歡歷史,也喜歡旅行與讀書,相信歷史可以告訴人們過去的事,也能夠指引人們知道現在所在的位置。著有「改變時代的日本人」、「改變日本歷史的總理大臣」。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