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生活
放.新聞
生活

擴大污水管渠翻修,全面升級地下命脈!高雄市全力維護管線安全,防範「天坑」隱患

2024.12.02
12:58pm
/ 放言編輯部 林可妮

地面車水馬龍,地下守護堅韌!高雄污水下水道翻修計畫正式啟動,用創新技術防範潛在危機,讓生活更安心!

 

城市生活的繁榮背後,污水下水道這些默默無聲的地下管線,承擔著守護城市安全的重要角色。它們經歷了歲月的考驗,也面臨著老化的挑戰。在地面車水馬龍的背後,地下的管線翻修正如一場隱秘的城市保衛戰,關乎著每位市民的生活品質與交通安全。高雄市正以創新技術迎接這項挑戰,為城市的未來築起更堅實的基礎。

 



免開挖工法 翻修速度快、影響低


高雄市污水下水道自民國68年至今已邁入45年,部分污水管已步入「高齡」,水利局採用「免開挖」區段翻修老舊污水管,將管材的結構性、抗壓性、耐化學性及輸水能力等全方位提升,翻修管線預估可延壽30年!

 

污水管長期承受排放物質腐蝕導致漏水等劣化,或其他因素造成受損,一旦地下管線損壞,容易造成路基流失,以致路面出現「天坑」,如今年發生在鼓山區青海路長寬各1米的大洞,不僅不能忽視,更應防止災害發生未然。而高雄市道路下方佈滿各式民生與工業管線,埋於最深處的污水管,面臨在車水馬龍的道路及其下方既存空間如何修繕的重大考驗。

 

內襯材料固化、污水管翻修前、污水管翻修後(圖左至右)


投入巨資 提升污水管線安全


水利局表示,為維持污水設施機能並避免災害發生,除每年清疏污水管長度高達50公里,還規劃高齡污水管透過下水道專用閉路電視檢視狀況,受損管線採用免開挖工法翻修,直接在既有管道內「穿新衣」,有別於傳統開挖置換管線,也因不需開挖道路大幅縮短施工時間,降低交通影響,速度快、成果佳,使管線得以延長壽命。

 

高雄市污水下水道普及率近50%,隨著使用時間愈久所需維護經費愈高,高雄市政府今年更投入2.5億元擴大翻修高齡污水管線,顯示高雄市對於管線安全性之重視與決心。未來,市府將持續進行污水下水道建設,並推動污水再生利用,以期能提升生活環境品質及污水處理廠之污水處理效率。

 

 

圖片來源:高雄市水利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