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國際
放.新聞
國際

中國電商平台「Temu」於 16 國推出當地出品服務...《日經》:意在規避美國關稅風險

2025.02.18
17:58pm
/ 放言編輯部 謝曉菁

《日經》報導,中國電商平台Temu啟動「本地商品」計畫,降低了傳統「中國製造—海外配送—銷售」的依賴,以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與本土產業保護措施...

中國電商平台Temu啟動「本地商品」計畫僅一年,適用範圍已擴展至日本、美國、歐洲等共 16 個國家。據《日經》報導,「本地商品」計畫的核心是吸引當地有庫存的賣家加入,除了在地生產的商品外,還包括賣家從其他國家進口的產品,不僅加快了配送速度,也讓過去因物流不便難以販售的大型家具等商品,如今也能在 Temu 平台上架。此舉降低了傳統「中國製造—海外配送—銷售」的依賴,以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與本土產業保護措施。



以下為《日本經濟新聞》全文報導:

 

 Temu 在日美歐 16 國推出當地出品服務,意在規避關稅風險

 

中國電商巨頭 Temu 擴大當地出品服務

 

中國電商平台Temu正在擴大來自消費者所在地區的商品出品服務。該計畫啟動僅一年,適用範圍已擴展至日本、美國、歐洲等共 16 個國家。這一舉措降低了對傳統「中國製造—海外配送—銷售」的依賴,以應對全球範圍內日益加強的關稅政策與本土產業保護措施。

 

在 Temu 的美國版手機應用程式上,專門設立了「本地商品(Local Products)」專區,展示6 支 4 美元(約 600 日圓)的潤唇膏、7 美元的 T 恤、10 美元的兒童桌遊等價格親民的商品。

 

這些商品均從美國本土倉庫發貨,並保證 5 天內送達,相比過去從中國直郵需1 至 2 週的時間,大幅縮短了配送週期。應用程式還會標註「綠色標籤」,強調這些商品來自美國本地倉庫,以吸引消費者下單。

 

當地出品模式降低關稅風險

 

「本地商品」計畫的核心是吸引當地有庫存的賣家加入,除了在地生產的商品外,還包括賣家從其他國家進口的產品。這不僅加快了配送速度,也讓過去因物流不便難以販售的大型家具等商品,如今也能在 Temu 平台上架。

 

根據美國花旗集團(Citigroup)的數據,美國市場 Temu 的總交易額(GMV)中,當地出品商品的佔比已達 20% 以上,這些商品不需要透過 Temu 的跨境物流配送。

 

該計畫名為 「Local-to-Local(地區對地區)」,最早於2024 年 3 月在美國推出, 隨後拓展至英國、法國、義大利、墨西哥等國家,並於 2025 年 1 月底 在 日本 開始招募賣家。目前已經擴展至 16 個國家。

 

Temu 的母公司 中國 PDD Holdings(拼多多控股) 會長兼聯合 CEO 陳磊 在 2024 年 11 月 的財報說明會上表示:「我們的全球業務正面臨激烈競爭,但這不會動搖我們持續前進的決心。」他強調,Temu 將透過「本地商品」等計畫持續推進海外市場的擴張。

 

Temu 持續擴展全球市場,競爭激烈

 

Temu 於 2022 年 9 月 首次進軍美國市場,開啟跨境電商業務,主要販售中國製造的服飾與小型商品,透過削減中間流通成本來提供低價商品。近一年內,Temu 的營運國家/地區數量幾乎翻倍成長至 90 個。

 

根據 美國市場調研公司 Sensor Tower 的數據,2024 年 12 月,Temu 的全球月活躍用戶數(MAU)已超越競爭對手美國亞馬遜(Amazon),並在全球持續吸引精打細算的消費者。

 

然而,Temu 仍面臨獲利挑戰。根據 美國高盛(Goldman Sachs) 的估算,2024 年 Temu 在美國市場的總交易額(GMV)為 232 億美元,僅為亞馬遜的 5%。

 

Temu 的母公司 PDD Holdings 於 2024 年 7 至 9 月 財報顯示,其純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 61%,達 249 億元人民幣(約 5200 億日圓)。然而,公司並未披露各業務的盈利狀況,市場推測,該成長主要來自中國內需電商「拼多多(Pinduoduo)」,而 Temu 仍處於虧損狀態。

 

一位中國電商業內人士表示:「PDD 希望透過 Temu 複製拼多多的成功模式。」

 

拼多多於 2015 年 進軍中國電商市場,最初主要以工廠直銷的無品牌商品,吸引價格敏感的農村與小城鎮消費者。隨著平台知名度提高,蘋果(Apple) 等國際品牌也加入平台販售商品。Temu 目前也在擴展消費族群,準備進一步發展新策略。

 

關稅與監管風險加劇,Temu 如何應對?

 

由於 Temu 依賴跨境電商模式,關稅與監管風險 成為一大挑戰。

 

2024 年 2 月 1 日,美國總統川普 簽署行政命令,對來自中國等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其中800 美元以下的小額進口商品將被額外徵收 10% 關稅。

 

歐洲方面,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 於 2 月 5 日 提議,將目前免稅的 150 歐元(約 2 萬 4000 日圓)以下進口商品納入關稅範圍。

 

此外,印尼等東南亞國家 擔憂中國廉價商品的流入對本土產業的影響,開始對Temu 等中國電商平台實施使用限制。

 

亞馬遜加入低價競爭,Temu 面臨挑戰

 

除了政策風險,競爭對手的策略 也給 Temu 帶來壓力。

 

2024 年 11 月,亞馬遜 在美國版電商平台上設立「20 美元以下商品專區」,直接與以「超低價格」為主打的 Temu 競爭。

 

隨著各國關稅強化與本土保護主義興起,Temu 的最大優勢——「低價」 是否能繼續維持,成為未來關注的焦點。

 

為了應對挑戰,Temu 必須加速本地出品事業的發展,吸引當地商家加入,減少對中國進口商品的依賴。隨著全球對中國電商的監管趨嚴,Temu 若無法調整策略,其盈利模式與成長計畫都將面臨重大考驗。

 

 

圖片來源: 百运百科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