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深遠的,或許還不是爭論中的軍事審判。賴清德提到,要落實公職人員到中國的「揭露制度」...
賴清德總統上任即將滿一年(是的,在藍白立院亂象跟柯文哲貪污案的資訊轟炸下,有種賴清德已經上任很久的錯覺。)昨日發表的重大談話,「賴式風格」滿滿,顯現出在國際局勢變動、中國文攻武嚇白熱化下,賴清德並不會是個「沈默的總統」。
賴清德不看稿件,侃侃而談,顯示對談話內容已經反覆思考。談話內容或許有部分爭議之處(例如,如何建立令人信服的軍事審判制度。)但大方向上,面對中國軍事、經貿、文化、旅遊、學術、網路、民代統戰及滲透,賴政府全面提出對策,不僅行政部門要上緊發條,需要修法之處,藍白掌控的立法院也準備接招。
反對護台,就該被罷免
按照總統的指示,許多行政機關必須強化既有的「護台措施」,但行政機關受到法律約束,如果要達到護台效果,有時必須要修法。(賴清德明確列舉了:國家安全法、反滲透法、兩岸關係條例、港澳條例、資通安全管理法等法律修正案。)
這些法律修正案,將會重創中國的統戰步調。藍白在傅崐萁的領導下,無底線的往中國靠攏一整年,勢必不會同意這些「護台法案」。藍白必須絞盡腦汁,假裝自己不同意「護台法案」,並不是受中國指示要賣台。這會使得藍白在刪凍總預算的亂台紀錄之外,再度於未來幾個月,為了阻擋「護台法案」大鬧立院、暴露親中意圖,讓罷免的熱潮進一步升溫。
立委的職責是監督行政,總統作為行政權的代表,依照法理,不應該揚言罷免監督他的立委。(就像是縣市長,也不應該揚言罷免縣市議員。)賴清德了解政治倫理的界線,並未直接聲援罷免,但作為經驗豐富的政治人物,他採用了一個用護台政策與法案,像照妖鏡一般,正面照向藍白立委。
如果藍白立委支持行政部門護台,也在立院中通過相關護台法案,那罷免的熱度自然不會升高。反過來說,如果藍白立委像是刪凍預算一樣,持續刁難護台法案的實施,那勢必會將罷免潮拉到另一個高峰。
軍事審判的爭議
賴清德的談話一出,許多人聚焦在恢復軍事審判上。我反倒認為,軍事審判的目標,是國安,是避免法院對軍人紀律的價值判斷脫離軍隊實務需求,導致叛國、出賣軍事機密者被法院輕判。如果軍事審判無法拿出好的配套制度,導致叛國軍人官官相護,又或是冤獄頻出,那自然也就無法達成國安的目標。因此,是否會落實軍事審判,還是要看後續的法界討論。目標是國安,軍事審判只是可以考慮的手段。
揭露制度可暴露統戰輪廓
影響深遠的,或許還不是爭論中的軍事審判。賴清德提到,要落實公職人員到中國的「揭露制度」。這意思是,該法案實施後,每一個村里長以上的民意代表,到中國的時間、地點、活動目的,都必須要上網公開,可以像是政治獻金、法院判決書一樣公開查閱。
揭露制度,會讓親中人士徹底浮上水面。舉例來說,赴中透明化之後,我們會發生許多里長不只是帶團去中國旅遊,團裡還跟著統促黨的成員;某些宗教團體,前往中國的人事時地物,也會被串連起來,讓我們看到中國統戰組織的輪廓。光是能知道「誰跟誰一起去中國」、「一年去了幾次」、「什麼時間去」,就可以讓我們知道,哪些人是單純去旅遊,哪些人是多次有統戰目的的赴中。
納稅錢留給本土創作者
賴清德還提到「本土文化產業競爭力方案」跟「影藝人員在中國發展之言行注意事項」。前者看起來是繼續強化既有的本土創作補助,讓台灣人,講台灣的故事,可以有政府資源做火箭推進,到國際的平台上被看見。但如果跟後者連在一起看,就變得很有意思。
台灣人就算散播促統言論,只要沒有受到中國指使、領中國的錢,依法也很難處罰。台灣藝人要去恭賀中國生日,說中國是祖國,兩岸一家親,世界只有一個中國云云,本來也難以處罰。但如果行政機關已經明確的輔導在中國發展的台灣藝人「言行注意事項」,劃定了明確的範圍,台灣藝人卻為了中國市場,配合中國統戰,那就算依法不會被處罰,但也有可能「無法申請本土文化產業補助」。
這部分賴總統沒有明說,但我完全支持,要去賺人民幣的台灣藝人,如果陸委會都告訴你什麼話不該負荷,你還硬是要說,至少台灣納稅人的文化補助,我們可以禁止你領吧!本土文化補助,應該留給不出賣台灣魂的創作者。
中國識讀教育
還有一點勢必引發藍白反彈的是,賴清德提到:「請教育部會同陸委會、經濟部等相關機關,全面深化青年學子對中國的識讀教育。」換言之,是要把「反統戰教育,納入國民教育裡面」。當初光是要落實本土課綱,少念一點大中國,多瞭解一點台灣,就引發藍營的強烈反彈,現在如果把中國的統戰手段放到課綱,那藍營豈不是氣到跳腳!
如果在學生的識讀教育中,出現了考題:某縣長轉戰立委之後,前往中國取得大量競選小物,隨後贈送給同黨立委,以此收買人心,當選立院總召,請問此舉:
A、違反政治獻金法
B、違反反滲透法
C、違反刑法的妨害投票罪
D、以上皆是
那真是大快人心,令人拭目以待!
(圖片來源:賴清德臉書,維基百科;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