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反送中香港移民多...蔡珠兒點名多家茶餐廳店名「具深意」:如今在台樣貌,在過往香港是想像不到的

2025.05.16
12:36pm
/ 放言編輯部 楊宸睿

經蔡珠兒觀察,那些港人來台後,並不是照樣把以前在香港的營運模式、氛圍搬過來,而是有「在地化」的轉變。

 

飲食作家蔡珠兒今(16日)作為來賓到電台節目《新聞放鞭炮》受訪,談到距離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以來,來台的港人多已落地生根,許多人選擇從事餐飲業介紹自己家鄉料理。她觀察到近年來,台灣的粵菜、港式餐廳的水準提升,口味越來越道地,接近她過往長年在香港熟悉的味道。她也指出,有許多茶餐廳來台後「在地化」,甚至發展出獨特風格,讓她驚嘆,「不要說有看到,根本連想像都想不到的」。

 



蔡珠兒表示,過去十年間本來就有一些香港人因生活、教育等因素移民到台灣,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來的人變得更多,她表示近五年來明顯感受到台灣的粵菜或香港料理的整體水準提高,不管是燒臘、燒鵝、煲湯、雲吞或是牛腩麵,都更接近自己過往香港生活二十幾年所吃到的味道。


經蔡珠兒觀察,那些港人來台後,並不是照樣把以前在香港的營運模式、氛圍搬過來,而是有「在地化」的轉變,像大家熟知的茶餐廳最初是應運香港租金高、快節奏的生活方式,需要在最短時間內端出最多種的食物,營業時間也長至20或24小時,服務方面就差強人意。


但茶餐廳到了台灣以後卻「文青化」,蔡珠兒指出,一來是台灣的生存壓力相較香港比較小,人們可以比較放鬆;二來是,茶餐廳的空間其實有很大的可塑性,可以走反送中、魚蛋革命方面的風格,要走懷舊風甚至還可細分到幾零年代,這些都是茶餐廳的內容。


蔡珠兒也介紹了幾間特別的港式餐廳,其中一間是因反送中港人出逃、四散各地後,不知何時能再聚,有港人以此為念想在新北林口開了一家餐廳叫「約定再見」,跟同胞約好有一天香港再聚;還有一間也在林口的餐廳叫「飯聚」,乍看之下只是一般的店名,但實際上用廣東話說,音似「犯罪」,暗指反送中時期很多港人被送進監獄。


蔡珠兒提到,還有餐廳名字叫「叁陸伍貳港式冰室」,同樣暗指被判違反香港國安法的參與社運港人,之所以是數字3652是犯國安法者情節重大可判到十年以上,因此是一年365天乘上十倍變3650天,也因會經過閏年所以再加「2天」。她也表示,開在高雄的「情義冰室」,名字除了字面「情與義」,當中也有多種香港的文化意涵。


蔡珠兒表示,個人很喜歡在台北的「九月茶餐廳」,老闆是一名香港年輕人,過去來台讀建築系,回香港後依舊難忘台灣,遂決定來台開茶餐廳。餐廳裡面有很多香港時代革命的標語,其中有兩副顯眼的黃布條寫著「莫失莫忘,如水再聚」,她解釋,反送中運動借用已故武打影星李小龍的名言「Be water」,象徵群眾力量無所不在,也帶出港人四散海外的意象。


對此蔡珠兒也相當驚喜,這些情景都是過去的香港茶餐廳,「不要說有看到,根本連想像都想不到的」,而這對那些來台港人是變相留住香港的時空,她也形容這些茶餐廳就像小型的香港博物館,店內的氣味、氛圍甚至店家與客人聊天,人一走進去就知道「這是香港」。

 

 

(圖片來源:蔡珠兒臉書)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