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最紅發言人梁文傑指罰統戰藝人「讓他們有理由向中共說不」又被讚爆「太適合待陸委會」...盤整他上任後金句連發、處事果斷成社群焦點:看到他我願意繳稅!

2025.05.16
18:06pm
/ 放言編輯部 吳亦軒

事實上,梁文傑自去年520後開始兼任發言人,在記者會上就常金句連連、更在多項重大事件處理果決,引起外界注意...

 

陸委會近日點名歐陽娜娜等20名藝人,於特定節日轉發中共慶祝圖文,將會進行查核,副主委、發言人梁文傑解釋「此舉並不是為了懲罰台灣藝人,是為了幫助他們,可以有更自由的空間」,讓網友大讚「表現非常稱職」、「思維清晰」。事實上,梁文傑就任發言人以來,常在記者會金句連連,且處事果決、從容,一針見血的回應片段更經常被剪輯上網,在社群平台討論度相當高,甚至有人說「看到梁文傑我願意繳稅」。

 



媒體近日問及藝人唱和中共的查核與罰則一事,梁文傑回應,如果藝人說是由經紀公司操作,他並不能夠卸責 因為是藝人委託經紀公司幫他行使一些行為:「懲處統戰藝人目的是要讓台灣在中國發展的藝人,有理由向中共說不,若台灣對此行為完全沒有懲罰、放任,那當中共要求台灣藝人表態時,台灣藝人就沒有拒絕的理由。」

 

梁文傑直言,「此舉並不是為了懲罰台灣藝人,是為了幫助他們,可以有更自由的空間。」

 

此番回應上網後讓網友讚爆,有人說「會不會太帥」、「講話思維好清晰」、「表現非常稱職」,「雖然梁文傑講話的語氣總是很平靜,但你會知道你需要聽他的話,否則他也會平靜地處理你的事」,也有人表示,真的很喜歡梁文傑的口條,「帶著一點冷淡的表情,講著冷靜沉穩的話,就像背板的灰綠色給人安心的感覺」。

 

更有人評論,梁文傑過去在議員選舉意外落馬,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至陸委會後成為大家熟知的發言人,行事低調,語氣冷靜,陳述有條理、反應很快,質詢他的藍白委員常常落得自取其辱的下場,「對於想要越雷池的對象,他能瞬間帶著微笑反殺」,因此在什麼位置真的很重要。

 

事實上,梁文傑自去年520後開始兼任發言人,在記者會上就常金句連連、更在多項重大事件處理果決,引起外界注意,去年六月底,陸委會宣布即日起將赴中港澳旅遊警示提升為「橙色」,多家媒體提問圍攻梁文傑,但梁又是喝水、又是微笑,態度相當從容,一一回應媒體的尖銳問題,當時就被網友注意到,剪輯成影片發上網表示「帥死,一路打臉一堆中文理解能力有問題的統媒!」

 

另外,金門去年發生「0214漁船翻覆事件」的關鍵協商日,正是梁文傑在其中穿針引線,他在協商前一晚就「出任務」抵達金門協助「Double check」所有行程,使事件最終在七月底順利落幕,也讓兩岸初見融冰。

 

去年12月台北舉行雙城論壇,傳出隨團上海市台辦主任金梅、九位中國記者審核不過,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遺憾,,陸委會則回應,中國發布「懲獨22條」影響兩岸交流,政府對涉台官員嚴格審查「表達抗議」,引來網友熱烈回應「民進黨硬起來人民才安心」、「傑哥(指梁文傑)下了一盤好棋」。

 

今年三月底發生中配亞亞事件、更有北一女老師區桂芝接受中國官媒採訪爭議,梁文傑在記者會更是「狠話連發」,當時中配亞亞稱,自己的影片遭扭曲,沒有鼓吹武統而是支持和統,梁文傑直接在記者會放出一段去年5月亞亞介紹共軍軍演的影片,強調她有沒有鼓吹武統一事「不用辯論」。

 

對於區桂芝批評,政府不應該把中共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梁文傑則在記者會神回,中國對台灣有沒有敵意,是客觀的事實,「不然每天那麼多飛機飛來飛去在飛什麼?」他並說,中國反分裂法第七條,「可以就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表示兩岸還是敵對狀態,「我們為什麼要去替他否認呢?而且是由一個高中老師去否認呢?」

 

區桂芝也說,近幾十年課綱都在「去中國化」,梁文傑則回應,課綱是否去中國化他不清楚,確實少了文言文,但不代表台灣學生文化素養就會差,就沒有廉恥;若不讀顧炎武《廉恥》一文就沒有廉恥,那顧炎武寫出這篇文章以前的人呢、都沒有廉恥嗎?

 

梁文傑進一步表示,文言文唸得多不代表就有品格,「秦檜是個進士,他讀的文言文比你我多太多了!但還是被中國歷史上視為奸臣!」

 

今年四月初新黨副秘書長游智彬大鬧立法院,一度傳出未喪失中國籍一事,梁文傑後續表示,「游智彬先生2004年就入籍台灣,他有回中國拿除籍文件,這表示他認為台灣身分比較有價值!雖然很多人會很失望,可是這個是他的權利!」,這段發言,更讓網友比喻為「完美演繹什麼叫高級酸」。

 

而世壯運即將在雙北舉行,陸委會接獲檢舉,有兩名中國籍人士遭檢舉要藉此拿五星旗、宣揚武統台灣等,因此以「意圖滋擾」為由駁回,梁文傑直言:「我再講一遍,賽事期間如有類似行為會即刻廢止入境許可然後在最快時間內遣送出境」,這番話讓網友大讚「史上最棒陸委會副主委」、「比那個台北市長有用多了」。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Threads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