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說,國家的主權屬於人民,「是2300萬人?還是13億人?是2300萬人!」
大罷免潮進入第三階段衝刺,總統賴清德今(22)日在新莊扶輪社例會開啟「團結國家」首講,他以「國家四要素」檢驗,直言「台灣當然是一個國家」,並反駁中國以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宣稱擁有台灣;賴清德還在簡報秀出護照,表示無論用哪個名稱、台灣就是「獨立自主的國家」,主權屬於2300萬人、並非13億人。
賴清德今天晚間六點出席位在新莊的「國際扶輪社3490地區第九分區聯合例會」,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第一講「國家」。賴清德致詞時表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為了國家犧牲生命,也常常聽到覆巢之下無完卵,沒有國哪有家。
「今天的台灣,需要我們挺身而出,承擔責任」,賴清德表示,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責任要承擔,他希望大家可以團結一致,共同守護國家主權,共同守護民主自由,共同守護生活方式以及下一代的未來,這是屬於每一個人的責任,也是留給未來世代最重要的資產。
至於國家的定義是什麼?賴清德說明,擁有固定人民、管轄特定領土、可以組織政府、對內對外都有最高權威,也就是擁有主權以及治權的政治共同體,即為國家;要有人民、土地、政府、主權四個要素才能夠成為國家,「反之,國家也必然要有這四個元素。」
賴清德表示,第一個問題,台灣是否為一個國家?根據國家主權四個要素,台澎金馬,是土地;定期改選各級政府執行公權力,這是政府、這是治權;並對外進行外交、擁有國防力量,這是主權,由這塊土地上的2300萬人民所組成的政治共和體,這是不是國家?賴清德講到這裡,台下群眾也鼓掌表達認同。
「台灣當然是一個國家」,賴清德闡述,從1996年李登輝前總統當選第一任民選總統,台灣每四年改選一次,2000年的陳水扁總統、2008年的馬英九總統、2016年的蔡英文總統,以及2024年的賴清德。國際社會不管從哪個角度,或是用國家組成四個要素檢驗,台灣都是一個國家。
「但是中國說不是,中國說台灣不是一個主權國家」,賴清德說,中國根據聯合國1971年2758號決議文,宣稱中國擁有台灣,但把文獻拿出來看,2758號決議文寫得很清楚,僅處理聯合國席次代表問題,並沒有牽涉台灣。中國根據決議文聲稱中國擁有台灣,聲稱台灣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種說法大錯特錯。
賴清德抨擊,國際社會也不承認中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美國國務院今年已經清楚說明,中國扭曲2758號決議,2758號決議並未議決台灣主權。這是美國川普第二任政府國務院的主張。
賴清德也說,美國眾議院甚至通過法案,包括歐洲議會、澳洲、荷蘭、比利時、加拿大、英國、捷克各國國會,以及「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等組織也這樣認為,並都通過決議聲明2758號決議無涉台灣主權問題,未來還會有更多。
賴清德指出,從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到1996年,台灣人民不分先來後到不分族群,讓國家邁向民主化,1996年的總統直選,主權在民更為確立,中華民國台澎金馬第一次總統直選後,李登輝成為首任台灣民選總統。
賴清德並當場在簡報曬出護照,表示中華民國憲法上的名稱也是叫中華民國,他當選總統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公開祝賀稱呼他為台灣民選第五任總統,「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都是我們的名字,都是我們國家的名字,都一樣響亮。」
「無論用哪一個名字稱呼我們,我們都是獨立自主的國家」,賴清德重申,國家組成四要素沒有包括名字,也沒有包括你有沒有參加聯合國,也沒有規定你要有多少邦交國你才是主權獨立國家,主要的是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賴清德再說,國家的主權屬於人民,「是2300萬人?還是13億人?是2300萬人」,因為我國的主權與治權就是台澎金馬,中華民國憲法第二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誰是國民全體,是目前擁有中華民國國籍者,就是台澎金馬,總共大約有2300萬人、這很清楚。
(圖片來源:總統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