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人物
放.新聞
人物

《放.獨家》「開箱湧言會」專題2|交融於「謝系與海派」的更迭… 管媽推動民主改革的「初心」不變!

2020.06.05
09:59a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周玉蔻 歐芯萌

「有一個狀況是,我覺得大家沒有看到因果關係。」管媽指出,海董本來就是政治性格很強、一個熱衷的政治參與者,他是先有政治的參與(曾以無黨籍參選立委),才走出一個本土派的媒體路線,並非以媒體人的身分去影響政治。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以《道德經》說明水的特性:一是滋養萬物,利益眾生;二是柔順無形,不與人爭;三是順下而流,低地自處。回顧立委管碧玲參與推動民主進程的公共事務,約莫37年的經歷,至今仍秉持服務的初心不變。管媽就像一滴水,溶入民主的汪洋之中,不管民意的洪流如何滾動,她堅定意志:「我歷經美麗島系、扁系、施明德、謝系,無論在哪裡,都是十分獨立自主的人,我的風格不會變。」

 

什麼風格?管媽說,「我就是一個學者,都靠我自己」,能做的就去做;20年來不培養子弟兵參選,不派人去選里長,也絕對禁止親人跟助理去選市議員或發展政治基礎。她不會委託別人去說項人事,也不做新聞,把自己對政治的熱忱,澆灌在推動困難的立法和服務選民。射手座的管媽說話直接,也會主動跳下去支持想要挺的人,但她是用公道的力量,「我在民進黨就是付出跟幫忙,也別無所求,畢竟我的年紀和輩分,已經大到不必運作和參加派系了。」

 



 

 

感念謝長廷的尊重與信任:「謝系」標籤的緣由

 

自認沒有攪和在派系之爭,黨內不管人家怎麼定位,管媽總有自己的路在走,外界卻不免好奇「你的謝系色彩很重呢?大家都把你歸為謝系?」管媽揭密,事實上最初她根本「不是幫」謝長廷!回顧投入公共事務初期,管媽1983、1986年都是幫前立委康寧祥助選,1986年康的競爭對手謝長廷因此落選。1994年,為了衝破威權體制,「台灣教授協會」的5位博士:管媽、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台大社會系講師林萬億、中研院研究員林忠正、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游盈隆,一起加入民進黨。

 

入黨後,管媽回想「謝長廷在黨中央看到我這個人,執行一些政策中心的工作,可能一直認為我是個人才吧?」2000年民進黨第一次執政,為了落實民主改革的目標,穩固中央政府的執政根基,管媽參考「宜蘭模式」後,主動開口前去幫助謝長廷。「我是這樣進入謝長廷的團隊,當時擔任地方和中央政府溝通的橋樑,所以他一直把我當作朋友,不是人馬。」感念謝長廷的惜才和尊重,管媽透露,「謝長廷分得很清楚,如果有記者詢問,他會說:管媽不是子弟兵,管媽是朋友!」

 

那是一段非常愉快的合作時光。2000到2004年,謝長廷擔任高雄市長,管媽被借調去當高雄文化局長,「他非常授權,一年可以不必去見他一次,一整年我跟他私下面談的機會很少;他也充分信任,不會干預我的人事,請他來拍片也沒問我腳本是什麼,說來就來。」做了4年後,謝長廷請她出來選立委,管媽就辭掉台北大學教職和文化局長的工作,並蟬連五屆立委至今。2016年謝長廷擔任駐日大使後,謝系逐漸淡去,管媽坦言「其實我是看報紙才知道謝系沒了」。

 

與海董的多年情誼:「謝系」模糊化到「海派」的脈絡

 

盡管謝系也出了一些知名人物,比如卓榮泰、徐國勇、姚文智等人,管媽認為,謝系算是很鬆散,比較像聯誼的性質。從合作發展出來的夥伴關係,林崑海跟謝長廷亦是如此。到高雄任職市長後,謝長廷就一直跟海董維持政治上的合作關係,謝在黨內職務和黨員的運作上,都會跟海董討論。「我從那個時候就認識海董,2001年他參選立委時,我還跟謝長廷一起去他的競選總部拜訪、祝賀。我跟海董已經是20年交情的朋友,只是不常見面,一年大概就去見個一次。」

 

「有一個狀況是,我覺得大家沒有看到因果關係。」管媽指出,海董本來就是政治性格很強、一個熱衷的政治參與者,他是先有政治的參與(曾以無黨籍參選立委),才走出一個本土派的媒體路線,並非以媒體人的身分去影響政治。海董式的政媒關係,是以政治經驗去經營媒體,管媽強調:「政媒經驗雙位一體,是一個很重要的事實,重點是要先釐清因果關係。」至於各家媒體的政治立場鮮明,這一點是因應觀眾需求,形成「外部民主化」的媒體競爭生態,不能用政媒關係的視角去解讀。

 

林崑海不是民進黨員,但對政治抱有熱情,和他友好的民進黨員因此被貼上「海派」的標籤;其中,謝系成員以同在高雄的「地緣關係」,轉而過渡為海派的一員,管媽和趙天麟皆是如此。不過對管媽來說,「參與服務」才是重點,派系勢力倒是其次,「媒體爆過謝系參戰中常委的選舉,當時趙天麟跟我還不是『同時競爭』!」透過非常民主的競爭機制,管媽認為:衝突表面化,這樣的政治很健康,大家看著自然會有一種約束力,侷限在有限戰爭的範圍,「選完大家還是命運的共同體」。

 

年輕人扛起「民主改革」的重任

 

「這次地方黨部主委選完,何博文跟趙天麟被貼上海派的標籤修理,我覺得這個風向對民進黨來講是錯的!」管媽義憤填膺地說,黨內視角應該看羅美玲、劉櫂豪、何博文、趙天麟、高閔琳跳下來選主委這件事,代表這是一個新路線的開始。這些優秀的民代願意去耕耘基層黨務,他們身上有可以吸引年輕人的氣場,能進一步提昇民進黨的社會支持、擴大社會族群。「本來明明是一件好事,鐵定對民進黨會有貢獻,若硬是扣上派系分贓的帽子,實在讓人無法自我認同跟詮釋。」

 

難逃外界以「海派勢力」看待趙天麟、何博文?管媽直言:「不論屬於誰的勢力,還是要看體質,如果提出來的人選不是優秀的人才,那才是惡勢力。」她透露,高雄黨部主委改選,「趙天麟第一次跟我講他要選的時候,我非常高興地說『好,支持你!』並不是什麼派系,單純是因為天麟拜託我支持他。」兩人競爭後,高閔琳輸掉高雄黨部主委選舉,被以「菊系式微」去解讀,管媽反駁這個觀點:「我的看法完全不一樣,是他們年輕人願意參選,值得鼓勵才對!」

 

她強調,當前階段是蔡英文回任黨主席很重要的挑戰,人民對於蔡執政的信賴,沒辦法跟這個黨的形象和立場串接,「那代表我們的基層黨務出問題,沒辦法讓年輕人對執政團隊的支持,變成也是對民進黨的支持。」如何打破現在三分天下的局面,改變民進黨跟第三勢力、國民黨各得4百多萬票的僵局,基層的黨務改革跟提升,是下個階段很重要的路線。

 

湧言會的真諦:順「民意」而流

 

若突破三分天下,就缺乏監督制衡的力量,不擔心民進黨腐化?管媽覺得,台灣很難有一黨獨大的危機,不分區立委在三分天下時就不敢為非作歹,區域立委更是緊張成什麼樣子!「我們戒慎恐懼,回應民意不遺餘力,因為台灣人民太厲害了,令人感動。」民眾是偉大的政治工程師,全世界很少像台灣這樣,每一個人都是政治專家,「我們有高度的政治效能感和參與感,每天在客廳裡監督政府,有多少台節目在談政治,誰能有所遁形?」台灣的民主政治投票率是7成,遠高於歐洲國家的4成。

 

民主就是以民意為主,這點對於積極打造湧言會的成員亦然。眼見剛冒出頭的新組織,外界好奇:這些年輕人有目標嗎?比如接下來要參選縣市首長?管媽聽聞後回應,「湧言會的企圖心是什麼?事實上,大家說的那些民選公職,不是派系能決定,是人民在做決定。」她直言,黨內初選評估這些候選人,此時派系運作是退位的,「因為我們是100%民調,當我看一個人,不會看他是哪個派系,就看這個人本身而已。」

 

管媽沒有參與創會討論的過程,因此不知道取名「湧言會」的由來,也沒有直接介入運作,只想著能幫忙就會去幫。對於釐清社會對政媒關係的疑慮,管媽認為這股力量是一個很好的防線,「這是湧言會必然要面對的事實,在社會監督之下,會自我警惕和約束」

 

管媽扮演的角色?

 

「我是覺得跟海董20幾年的朋友,看到這幾個年輕人:楚茵、天麟、博文、定宇,他們算是很用心的政治人物;湧言會成立後可以敦促、監督、觀察它,但要把這些優秀人才打成邪惡勢力,我覺得不公平。」被問到,這次在湧言會將扮演什麼角色?管媽率性回應:「我跟過去一模一樣,就是實體運作參與的少,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特質像水一樣柔軟,總是順應民意和時勢,看雨落在哪,就滋潤那片土地。管媽唯一堅持的見解是「不要成立剛性組織的特質,比較能夠符合社會所期待的」,所以到目前為止都還不是剛性,只是一個友誼、柔性的聯誼組織。不過,未來還是未知數,她認為重要的是,看成員們未來的表現,「到時候才是評價的時機,只能說現在真的是一個歷史的轉捩點!」

 

完整系列專題:

 

《放.獨家》「開箱湧言會」專題1|迎接「公共政策分群」世代? 剖析「海派」男子:趙天麟、王定宇、何博文的熱血與理想!

https://bit.ly/2Mw2MvE

 

《放.獨家》「開箱湧言會」專題3|打破流言和揣測! 林楚茵剖析最真實的「政、媒關係」

https://bit.ly/2Y3Qosc

 

 

記者歐芯萌/攝影;圖片來源:翻攝自王定宇、管碧玲、何博文、林楚茵、趙天麟臉書粉專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