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人物
放.新聞
人物

《放.獨家》「開箱湧言會」專題3|打破流言和揣測! 林楚茵剖析最真實的「政、媒關係」

2020.06.05
09:59am
/ 放言編輯部 歐芯萌

林楚茵經過海董推薦,列入不分區名單後,就立刻請辭了電視台的工作。「我跟他之間,雖然我姓林,他也姓林,但我不是他的女兒!」林楚茵又好氣又好笑,並坦言全三立電視台有1千多個員工,自己只是其中之一,硬是扣上「有政媒關係利益」的帽子實在太大了。

 

專業的棚內燈光和背板,清晰的思緒、口條與甜美笑容,場景從熟悉的電視台,搬移到國會辦公室裡用心布置的「台灣好聲茵」主播間,林楚茵還是那個她。上陣質詢前總是準備周全、資料蒐集充分,面對這份人民眾望所託的公職,林楚茵不敢怠慢,盡心盡力鞭策自己:「如果有不知道或失誤的事情也沒關係,就趕快改;如果是已經知道的份內工作,還不做好不就是欠人家罵?」

 

回顧今年2月1日,第一天在立法院開工,林楚茵給自己的期許是「為民喉舌」,她吐露心聲:「其實本來沒有想過會當立委,根本不在生涯規劃的藍圖中!」但她還是秉持一貫的專業態度,為自己做好心理準備,並笑笑地說:「不要說希望媒體以我們為榮,但如果會讓人家想說,你看媒體出來的這位表現還不錯,這樣就夠了。」

 

成為拚命三娘的理由,是只有媒體人才能深刻感受的「換位思考」,「坦白講我覺得自己做這個立委做得有點太努力了!媒體出身的都很清楚,媒體是最公正但也最無情的,不會因為你跟他們來自相同背景就放水;如果做得不好,他們不會對你留情面,你做得好他們覺得是應該的,所以要珍惜立委這份工作的話語權、在位子上好好表現,寧可多做一點、做得好一點,力所能及之處不要落人口實。」

 



 

 

因專業而被推薦不分區:破除「政媒關係」的惡意標籤!

 

立委原來是這麼恐怖的工作嗎?壓力之大讓人如此戒慎惶恐?其實看的見的龐雜工作之外,還有一股看不見的黑色迷霧,乘載著許多懷疑、揣測、流言、誤解的目光,重重壟罩在林楚茵的身後,逼得她拿出真本事證明自己「我能做好」,並撕開貼在身上的「政媒關係」標籤。「現在太多的人,把政媒關係無限擴大,變成扣一個帽子!大家仔細去看的話,如果是一個媒體的經營者同時握有政治實權(當立委或市長),他可以主導媒體內容並擁有政治勢力,才可能讓媒體變成傳聲筒。」

 

擔任立委至今,從未耍特權操弄媒體,也沒有擷取媒體背景出身的利益,被貼標籤背負「莫須有」的罪名讓林楚茵感到落寞。「黨內可能有人會攻擊我,說你就是海董推薦的啊,事實上民進黨的不分區本來就是『各界』都可以推薦。」林楚茵直言,自己也是經過民進黨內大家派系的討論,覺得她是一個適合的人選,「推薦能夠上的去,是黨內大家集體的決定,最終在幾千人當中脫穎而出」,算是肯定了她跑民進黨新聞10幾年、擔任記者20年多年的專業工作表現。

 

林楚茵經過海董推薦,列入不分區名單後,就立刻請辭了電視台的工作。「我跟他之間,雖然我姓林,他也姓林,但我不是他的女兒!」林楚茵又好氣又好笑地抒發心情,並坦言全三立電視台有1千多個員工,自己只是其中之一,硬是扣上「有政媒關係利益」的帽子實在太大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脈網絡,如果只是因為你曾經在他這邊工作,跟他關係要好,就進入到類似文字獄的無限延伸,這是不正當的連結!必須把政媒關係的定義釐清,不然很多媒體人也會覺得,這樣牽扯太過頭了。」

 

堅守台灣理念的媒體老闆:林楚茵眼中的林崑海

 

「對於海董來講,他『最笨』的方法就是真正成為一個政治的insider;眾所皆知他是媒體老闆,大家都會想要跟他做朋友的,確實他也有各路人馬的朋友,在高雄認識的朋友是藍綠都有。」但海董沒有選擇這樣做,仍是堅守媒體的崗位不參政,只用實際行動支持本土思想、以台灣為主體的好友。說穿了,每一位媒體老闆不止林崑海,電視台、報紙、網路各種形式的媒體幕後經營者,肯定也有各式各樣的朋友和綿密的政商關係,「只是剛好遇到我的情況,大家就拿出來放大討論政媒關係。」

 

「海董是我前一份工作的老闆,當然他和我的關係最直接,可是他一直都不是民進黨員,只是熱衷關心政治。」林楚茵指出,海董非常堅持台灣本土的政權以及台灣主流價值,只要看到這樣的候選人或年輕人想從政,或是想進入媒體,他都會非常鼓勵。她認為,海董只是關心並且願意提供資源,使用海派這樣的字眼,會讓人家產生疑慮「他是不是幕後的黑手?」確實林楚茵、王定宇、趙天麟、何博文都受到海董不同的協助和栽培,「但湧言會的緣起跟方向,和所謂的海國會根本就不一樣。」

 

回顧海董對於政治與新聞上的啟蒙,給予員工身教的耳濡目染,「一路工作和學習的過程中他勢必會影響你。」林崑海向員工強調,主持人要把立場穩定住,去支持挺本土、挺愛台灣的主體意識跟主流民主價值觀。林楚茵透露:「確實中國是會不斷透過關係和管道,來跟比較有本土意識的媒體人和經營者碰面;雖然中共檯面上疾言厲色大罵『台獨份子不要輕易妄為』,可是事實上他是有編預算的!就是操弄兩面手法,一手打你另一手利誘。」突顯媒體必須堅守愛台灣的中心思想,真的非常重要。

 

湧言會緣起:經驗分享的平台

 

湧言會的初衷,是希望成立一個平台,把成員過去累積的資源跟經驗分享出來,並商請海董扮演基金會的後援角色。提到緣起,林楚茵回憶,2月初在高雄有一場類似研習營,參加者是一群對從政和社會運動有興趣的當地議員、議員助理和高雄在地的公民團體。活動中邀請她、管媽、王定宇、何博文、趙天麟擔任講師,跟大家分享從政時遇到媒體操作、新聞上的應對、出席政論節目等,可以怎麼應對。「我們因為那個營隊聚在一起,就有吃飯時間」,在聊天過程中發想出這個平台的概念。

 

他們參與營隊活動的經驗分享,延伸出熱血和理想。林楚茵說明:「從政的路上,不管是上政論節目或跟媒體溝通,我們都很嫻熟,例如我自己是媒體人轉而從政,博文是跑立院的資深記者去參選,天麟和定宇比較常上政論節目,我們都有機會接觸媒體、邊做邊學。」可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沒有這種機會,4個人聊一聊後就想說,既然他們比較了解相關經驗,可以把這種力量集合起來,成立一個基金會。「湧言會也是從這個角度去延伸,選了這個名稱,是因為感覺比較能夠代表我們。」

 

會想藉由平台分享哪些經驗?和拍攝YouTube有關嗎?林楚茵分成「技術操作」和「議題發想」兩部分來說明。她認為YouTube這種新媒體,操作方法上年輕人會比他們更有感覺跟想法,可能隨機一位中小學生,就能利用影音軟體的APP或素材作出超棒的影片。林楚茵的強項則是以過去工作上的經驗,提供選擇題材的心得,讓大家了解什麼樣的主題「能拉近觀眾的距離也更有趣」,包括湧言會的成員如果有興趣,她也很樂意分享。

 

組織剛性或柔性的權衡:視未來發展而定

 

雖然想了很多令人興奮的點子,林楚茵坦言,現在也很難說可以用在什麼地方,目前真的就是還在草創跟討論的階段,有些地方大家的想法也還不一致,比如組織應該要定調為「剛性或柔性?」現階段的不確定性還很高,她苦笑著說,「現在都點不出成員會有誰,不確定人家要不要參加,能肯定的就只有我們5個人而已」;這是一個剛剛才成型的新組織,自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

 

林楚茵分析:剛性有剛性的好處,比如她自己擁有的最大資源就是「媒體的曝光」,如果是剛性組織,當然就是把資源分享給自己的成員;柔性的話,就不會指定幫助特定的對象。老實說,這部分她比較保留,「如果你是拿出比較多資源的人,一定是希望自己人優先,才會有紀律,別讓人誤以為這個團體好像很鬆散;但現階段而言,成員只有5個人,組織是剛性或柔性的影響不大。」

 

她提出相當中肯的見解:組織特性要視湧言會「後續的發展」而定。當黨公職結合的組織發展到一定程度,成員不只立委,還有議員或里長,那麼組織大了就需要管理,剛性特質比較好做一個規範,「畢竟還是存在資源分配和權利義務的問題。」林楚茵舉例,另外三人從政一段時間了,一定有一些能量的積累和各地方經營的議會、選區人脈,有了平台後可以凝聚這些力量,但就要以民進黨的黨公職為主要參與者,才能共享湧言會的政治工作辦公室。

 

組織性質不同:湧言會建構政治平台、基金會擴大社會參與

 

「湧言會跟基金會,其實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林楚茵說明,湧言會將設立一個辦公室,讓黨公職的夥伴同志可以聚在一起,方便在政治上互相合作,討論社會或選舉相關的議題。另外再成立一個基金會,由海董擔綱董事長的角色,這是明確並且存在的規劃;基金會將開放給各界有志之士,只要有意願做政治參與,需要平台和資源,可以來基金會尋求協助,組織偏向推廣理念的性質,調性也比較軟。

 

「對政治工作有興趣的話都可以來看看,不一定是想要選舉,也能接觸一些『強調以台灣為主體意識』的本土概念傳承。」林楚茵傾向在基金會這一塊著墨,她認為,民眾稱自己是台灣人已經是現在的主流,但要透過什麼方式去吸納更多年輕人進來,集結這股團結台灣的力量,基金會就可以扮演供應平台和資源的角色。「我們可以辦公聽會或座談會,甚至請專家學者來寫一些文章或建言,基金會比較類似智庫型態的功能。」

 

外界曲解湧言會的功能,也許和黨公職改選的日期「剛好重疊」有關。5月24日趙天麟與何博文各自角逐地方黨部主委,外界產生誤會,「把一開始大家聽到的湧言會,跟這個黨職選舉勾勒在一起,懷疑我們是來勢洶洶?不能否認我們這一群人集合在一起之後,當然會串連更多的力量」,但平台組建的初衷根本不是傳言說的那樣。目前成員只有進行一些組成上的前期討論,後來就遇到武漢肺炎疫情和黨職改選,進度都沒有什麼在動,尚未進行實質規劃的階段。

 

靈活結合政治與媒體的實務經驗

 

「以我自己來講,對於黨職的部分沒有那麼大的想像,就是先做好立委這個角色。」話題回到林楚茵身上,她結合手邊「菜鳥立委」初試啼聲的經驗,為基金會能推動的工作預先發想,「我們這個平台,就是要讓有興趣從政或想發揚台灣這片土地等議題的人發聲,彼此交流事情的見解和想法。」舉個例子,她在財政委員會,大家都在討論「港版國安法」通過後,美國取消香港的特殊關稅地位,「那台灣能不能也取消?錢和人才都跑去香港是因為台灣管制太多?」理性角度的思考都可以來討論。

 

林楚茵感嘆,以前身為媒體人,比較像局外人的角色,只能透過寫文章或主持政論,去關心很多社會議題和台灣的政治發展,某種程度只是提供建言。彼時是旁觀者outsider,不是insider,現在正式踏足政治圈,仍記得過去提供了很多的建言,如果有具體的作法可以找適當的人選協助,做出一些真正的改變,不再是出一張嘴講一講那麼容易的程度。自己來做的過程中,會發現很多事情不是想像中的樣子,或者是可以經過更好的溝通協調,「所以我期許自己把立委的工作和角色都先做好!」

 

完整系列專題:

 

《放.獨家》「開箱湧言會」專題1|迎接「公共政策分群」世代? 剖析「海派」男子:趙天麟、王定宇、何博文的熱血與理想!

https://bit.ly/2Mw2MvE

 

《放.獨家》「開箱湧言會」專題2|交融於「謝系與海派」的更迭… 管媽推動民主改革的「初心」不變!

https://bit.ly/30bHxHI

 

 

記者歐芯萌/攝影;圖片來源:翻攝自王定宇、管碧玲、何博文、林楚茵、趙天麟臉書粉專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