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人物
放.新聞
人物

喜迎「台新藝術獎」 吳東亮18年的耕耘不容易

2020.06.05
13:22pm
/ 簡秀枝

18年來力挺台新藝術獎推動的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表示,文化,就是一個人的臉,每個國家都有他的文化特色,或者藝術的獨特性。台灣是民主自由的國家,不管是它的底蘊基礎,或展現在外的累積成果,一直亮麗多元。其實,台灣沒有輸給任何一個國家…。

 

第18屆台新藝術獎就要在明(6)日公佈得奬得主,並舉行頒獎典禮。疫情當頭,克服各種困難,還是堅持不斷炊,熱情與毅力感人。(顯圖說明:官網資料照片,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吳東亮先生,頒發大獎予第15屆藝術家許家維。)

 

18年,足以讓一個襁褓嬰兒,茁壯成長為社會中堅,其間的心血,不足以為外人道也。

 

用當代藝術,打造台灣的新價值,一直是台新銀行創辦人吳東亮的初衷,他說,生活有藝術,天地燦爛,無所不美。社會有文化,分享他人,溫情滿溢。

 



深耕藝術與企業的跨界溝通

 

企業經營,之於當代藝術,是很大的跨距,成立「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之初,吳東亮有很深的挫折感,因為企業界朋友搞不清楚做當代藝術幹什麼,而他也很難向周邊的企業家們解釋什麼是當代藝術,尤其當代藝術,看似鬼打架,無奇不有,對許多人來說,真的是滿頭霧水,多此一舉。

 

從2002年成立迄今,18年了,18屆的成果,像珍珠項鍊一樣,串接在一起,有了樣貌,更有光澤,已形塑為台灣社會彌足珍貴的亮點。

 

隨著台新藝術獎,聲名鵲起,鮮明企業識別、企業品牌形象,不言自明,成為企業集團萬金難買的標桿,開始成為其他企業集團,取經研究與羨慕讚美的對象。

 

當代藝術界指標性獎項

 

首先,台新藝術奬,不折不扣是台灣當代藝術界非常指標性的獎項,遠近馳名,不管視覺或表演藝術界,透過這次獎項的拔擢,對藝術人來說,是非常有力量、且受敬重的專業肯定。

 

然而,在藝術界作排名,有著極大風險,很容易顧此失彼,因而引來撻伐,所以過程的公正、透明,以及評審的份量,缺一不可。

 

台新集團吳東亮個性豪邁,非常尊重專業,同時出手大方,因此把台新藝術獎的定位,非常清楚,一定要讓過程國際化,得到奬項的人有感覺,並有實質助益。

 

 

慷慨給予藝術家肯定

 

果然,不失霸氣,每年選拔出的優秀藝術家或團隊,除了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各給新台幣100萬獎金,年度大獎的奬金達新台幣150萬元,慷慨大方,在企業界並不多見。

 

18年來獲獎的優秀藝術家。從資深紀錄片導演黃明川、資源藝術家梅丁衍、崔廣宇、涂維政、施工忠昊、湯皇珍、彭弘智、王俊傑、吳天章、周育正、饒加恩、吳達坤、吳瑪俐、許哲瑜、許家維、姚瑞中、蘇滙宇、龔卓軍⋯,都在當代藝術界,扮演重要角色,各個擊破在得奬肯定後,持續努力,繼續交出漂亮成績單。

 

雖然,每年還是得面對「奬項帶來幾家歡樂幾家愁」的遺珠現象,但對藝術界持續發揮正面激勵效果,彌足珍貴,也倍受期待。

 

織起綿密的國際藝術人脈網

 

其次,透過台新藝術獎,為台灣廣結善緣,預舖專業人脈網。

 

因為台新藝術獎,一開始就設立國際評審的機制,邀請許多當權的國際知名館長或策展人,透過他們親自飛來台灣,在很短時間,密集地對台灣全面性當代藝術環境,有了深入的了解,且是跨領域的了解,因為他們關起門在評審會議中,辯證討論,激烈深入,成為受邀者個人知識經驗的成長,更可貴的,對台灣當代藝術,有了更深層理解,以及更精準評斷與看待。

 

這個過程,一再重複之後,正如扮演與政府文化機構,裡應外合的絕佳機會,連年鏈結重要人士與機構,展現立即的迴響。

 

 

結緣國際藝術組織:日本TPAM、澳洲OzAsia

 

例如,日本丸岡廣美,是日本TRAM橫濱國際表演藝術會議總監,來擔任台新藝術獎國際評審之後,促成國藝會在橫濱的盛大活動,同時,台灣當代藝術新秀張徐展、何采柔、武玉玲,正式受邀參加「橫濱三年展」,是非常重要的國際交流,讓台灣當代藝術界倍感欣慰。

 

又如澳洲OzAsia藝術節總監約瑟夫・米契爾(Joseph Mitchell),也擔任過台新獎國際評審,來台參加決審委會之後,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安排台灣表演藝術舞團,參加澳洲OzAsia藝術節開幕儀式,在當地風光一時,台灣表演藝術界,也因此開心了好一陣子。

 

不管是日本TPAM也好,或澳洲OzAsia也罷,對台灣藝術界發展,都帶來立竿見影的影響,台新藝術基金會,穿針引線,居功厥偉。

 

扮演「點火角色」助台灣外交脫困

 

昨天,我花了一個下午,把已經進入第18屆台新藝術獎,從頭到尾研究一番,18年的努力,功不搪捐,隱藏的價值,非常珍貴。

 

如眾所皆知,台灣受困於外交關係,藝術界苦無國際聯結與戰場,但累積18年人脈關係的台新藝術獎,扮演重要的點火角色。

 

只要從歷屆的國際評審名單,就會發現,卧虎藏龍,名人輩出,他們都在國際間掌握重要資源,有機會成為台灣藝術千里馬,征戰國際的重要伯樂,令人有著無限想像空間。

 

 

人脈版圖之廣遍布日本、歐美,乃至於中國

 

在日本,森美術館長大衞・艾略特、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長秋元雄史及首席策展人長谷川祐子、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策展人黒田雷兒、日本熊本市現代美術館長南蔦宏、日本大阪國立美術館長建畠皙…。

 

在歐美國家,例如,法國龎畢度藝術中心文化事務推廣部總監凱薩琳.庫爾(Kathryn Weir)、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策展人葛拉姿亞・柏隆尼(Grazia Quaroni)、德國波昂現代美術館長迪德・杭特(Dieter RONTE)與史蒂芬・伯格、德國法蘭克福現代美術館長伍得・基得曼、德國斯圖加特美術館長尤莉卡・古斯、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羅伯・史托、利物浦雙年展總監路易士・彼格斯、旅法華裔策展人侯翰如、美國丹佛當代藝術館長兼策展人西德妮・裴頓…。

 

甚至,中國大陸活躍名家范迪安、黃篤、顧振清、李旭…,都是台新藝術獎的評審座上賓。

 

因應疫情首度不邀國際評審

 

由於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受影響,今年舉辦台新藝術獎的運作,格外辛苦,在第18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公布,逐步接近獎項揭曉之際,全球正面臨的防疫考驗,首度不邀請國際評審,由國內委員擔綱執行決選。這是打破他們成軍以來的慣例,心裡滿是掙扎。

 

為了彌補不能廣泛分享社會大眾,今天只好透過藝術獎活動網站的設計,包括首創「果實占卜」引領大眾進入17組入圍作品的世界,以及藉由「我心目中得主」投票活動,反饋受疫情重創的表演藝術之「您看演出我買單─振興表演藝術兌換券」抽獎禮,使網站得迴響,也連帶把社會公益一肩挑。

 

今年剛屆70歳的台新集團創辦人吳東亮,已經把銀行,擠入金融產業前段班,表現優異,而無怨無悔守護台灣當代藝術,每年資助數千萬元,默默耕耘的精神,值得大家給他用力拍拍手。

 

 

林曼麗:台新18年掏心掏肺,功在台灣當代藝術

 

18年來力挺台新藝術獎推動的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表示,文化,就是一個人的臉,每個國家都有他的文化特色,或者藝術的獨特性。台灣是民主自由的國家,不管是它的底蘊基礎,或展現在外的累積成果,一直亮麗多元。其實,台灣沒有輸給任何一個國家…。

 

林曼麗的觀察與說明,彷彿為台新18年掏心掏肺,功在台灣當代藝術,找到成果與價值依託,確實,這是企業反饋社會的能量,也是台灣珍貴的軟實力。

 

為台新藝術獎走過18年,再次喝采

 

謝謝吳東亮董事長,冒著不被理解的漠落感,出錢出力,堅持到底。

也謝謝為台灣藝術打拼的許許多多藝術人,吃苦耐勞,孜矻創作。

台灣,有您們真好!!

 

 

全文經簡秀枝授權轉載/台灣藝術媒體工作者,現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圖片來源:台新藝術獎官網;翻攝自簡秀枝臉書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簡秀枝
台灣藝術媒體工作者、「典藏雜誌社」社長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