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柯陣營遭曝「未選先內鬥」!陳智菡澄清未取代學姊成柯P新寵 黃珊珊、蔡炳坤駁暗中角力拚曝光

2020.11.11
11:14am
/ 放言編輯部 翁子竣

為2022、2024選舉備戰,柯陣營如今卻先面臨內部鬥爭窘境?據媒體報導,陳智菡由主播轉任市府發言人後,目前柯文哲的臉書發文基調、社群經營、對外發言等幾乎皆由陳來下指導旗,就連柯文哲私下也曾說:「她就負責當我的林錦昌」,黃瀞瑩近來也悄悄淡出發言系統,轉往黃珊珊辦公室。

 

柯市府再傳人事內鬥爭議,據媒體爆料傳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獨厚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因此讓擁有高人氣的「學姊」黃瀞瑩索性低調轉去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辦公室。不僅如此,被點名有望參選2022台北市長、台中市長的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蔡炳坤也傳出私下暗中角力;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1)日被媒體堵訪問及此事,他僅簡短回應,「甄嬛傳看太多。」

 



為2022、2024選舉備戰,柯陣營如今卻先面臨內部鬥爭窘境?據媒體報導,陳智菡由主播轉任市府發言人後,目前柯文哲的臉書發文基調、社群經營、對外發言等幾乎皆由陳來下指導旗,就連柯文哲私下也曾說:「她就負責當我的林錦昌」,黃瀞瑩近來也悄悄淡出發言系統,轉往黃珊珊辦公室。市府人員更透露,柯對陳的態度與以往對他人大不相同,且針對與媒體的互動、應答,陳給予的建議柯經常願意接受,甚至是完全採用。

 

不僅如此,傳有意角逐台北市長、台中市長的黃珊珊、蔡炳坤兩人,也因出席市政活動事宜,引來彼此互別苗頭。知情人士表示,黃蔡兩人雖不是潛在對手,但同為副市長如何爭取曝光,也讓兩人成為競爭關係;某次局處活動只邀請黃未邀蔡,此舉也導致蔡大動肝火向該局處抱怨,事後各局處辦活動皆格外謹慎,怕誤採兩人地雷。

 

北市府內部盛傳內鬥爭議引發輿論關注,蔡炳坤、黃珊珊、陳智菡、黃瀞瑩等人今早一同接受媒體聯訪。蔡炳坤表示,他跟黃副市長不僅是辦公室住對面,互動非常多,各有專長、合作愉快、權責分明,把份內的事情做好是理所當然。

 

蔡炳坤解釋,黃副當過民意代表也勤跑地方,自己負責局處活動很多包括教育、文化、觀傳等,有種情況是自己也跑不了,因此就會主動將活動送到黃副辦公室看能不能幫忙,而第2種自己去了也跟同事交待後但也歡迎黃副,常開玩笑說他們一起上台是負負得正,這樣的模式是比較嶄新的,因此這都要磨合。

 

依靠市政行政搶曝光?黃珊珊回應,「我們都在讀書嘛」,行政行程是工作,並不是選舉或曝光的機會;蔡炳坤則說,經過6年很多市政都相當成熟,希望透過各種方式,讓市民知道市府做了些什麼,不管局處、活動或各種成果展示,只有一種方向就是讓市政給民眾了解,並從中檢討還能做什麼,這跟選舉並沒有關係。而蔡也被追問,2022要選台北市長?蔡則澄清目前並沒有打算參選台中市長。

 

黃珊珊說,進來北市府一年分工與市長討論市政,有不同意見是非常正常的,很多活動每個人都會胡思亂想提出意見,包括做防疫時也是各局處提出各種不同意見,最後整合出政策;一開始可能也不是很成熟,因此很多東西都是這樣,甚至請教外界意見,昨天有議員問說能不能跟市長表示不同意見,每個人都舉手說可以,連他們都能提出意見,這才是進步城市該有的狀況。

 

至於局處擔憂活動不知該找哪位副市長參與,黃珊珊表示,「他們一點都不用擔心」,因為自己跟蔡副市長每天都坐在房間,有什麼狀況都能馬上溝通,局處間若有想法、誤會這是很容易可以解決的,只要大家說清楚,像若是看到不是自己的行程,自己也會去問一下助理,這都很正常;蔡炳坤則說,辦公室同仁會負責各局處聯繫,運作上黃副能夠來出席局處都活動非常好,這樣對主辦單位、地方都是加分的。

 

焦點的另一端,黃瀞瑩則說明,若是失寵的話,應該會發配邊疆,但目前為止他還在市府裡面服務,而且服務內容很多其實是跟媒體事務組,或者副市長室或整個市長室,很多一些整合行銷的概念,希望越來越順利,可以把一些活動的宣傳做得越來越好。

 

媒體追問,是否感覺市長特別珍惜陳智菡?黃瀞瑩說,市長應該都還算疼惜他們幾個人,跟了市長這麼久以來,覺得其實一直以來都一樣,不會說特別要爭取什麼,市長就是這樣不是嗎?黃也強調,沒有特別溫柔,該嚴格時市長也是蠻嚴格的。

 

黃瀞瑩解釋,到黃副辦公室這個提議是自己提的,主要是在發言人這個工作上也做了很久,希望可以在市政上做一些不同角度上的工作,並也比較符合之前所學,畢竟發言人這個工作,不是當初進來北市的目標、設定,所以才會有這樣子的提議跟轉換,這個之前也都有說明過。

 

而被點名柯文哲新寵的陳智菡則呼籲外界「甄嬛傳別看太多,該劇已經演完很久」。他說,現在職務都有分工,目前主要擔任發言人角色;另外還有社群的經營,每天市政一直滾動,很多事情都要立刻做決議或處理,只要有時間都還是會跟大家溝通集思廣益,其實集體會議還是非常多。

 

 

記者翁子竣攝影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