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騰焰飛芒
放.高論
騰焰飛芒

【騰焰飛芒】大疫年的防疫新道德

2021.05.20
17:31pm
/ 孫瑋芒

在防疫優先的非常時期,為了避免製造防疫破口,我們要有新的道德觀。

 

台灣先前是全球的防疫模範生,民眾生活、聚會如常,令外媒覺得不可思議。突然間,本土疫情大爆發,至5月20日累計1669例,台灣有如摔了個倒栽蔥。

 

感染症專科醫師黃瑽寧5月18日在電視談話節目《鄭知道了》提出警訊:不用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所公布確診個案有沒有在自己所居住的縣市,「全台灣都是有可能的疫區」。話音剛落,5月19日,指揮中心宣布全國進入疫情三級警戒。

 



疫情突然爆發疫苗供應不及

 

彭博5月19日的報導把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歸因於「台灣的民眾和當局高度自滿、對於風險失去警惕」。如今,確診病例遍及教學醫院、各級學校、政府機構以及金融業、媒體業等多個行業。各地疫情烽煙四起,旅遊業瀕危、餐飲業急凍。面對嚴峻的疫情,我們再也不能失去警惕。

 

這波疫情不會在兩、三周內結束。彭博引述病毒學家兼Mayo Clinic疫苗研究小組主管Gregory Poland的研判:「如果他們有300例確診病例,那麼社區中就有3000例—只是他們不知道而已。」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5月18日針對社區感染的情況表示,國內社區可能還有1400例確診者還沒被篩檢出來。

 

至於抗疫的終極武器:疫苗,政府向國外訂購的在路上,首波國產疫苗高端、聯亞最快7月底供應。疫苗欲在台灣達到群體免疫的70%接種率,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台灣人過去一年通過個人衛生習慣阻擋了疫情,今後仍須以此阻擋在病毒在境內擴散。

 

全民體認疫情危機,外出口罩要戴好

 

法國作家卡繆在小說《瘟疫》中,透過防疫先鋒隊志工塔盧(Tarrou)之口說:「我確知每個人身上都有瘟疫,因為這世上沒有人能免疫,一個也沒有。所以我們得隨時提高警覺,不要一個不留神就往另一張臉上呼氣,把病菌傳染給別人。」台灣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在臉書說:「請大家隨時把自己和別人都當成感染者,保持距離戴好口罩洗手。」文學家與醫師的防疫主張,驚人類似。我們要對自己進行「認知作戰」,莫以為自己是乾淨無染的。

 

政府體認到疫情危機,除了要求民眾外出時把口罩戴好,在全國範圍禁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的家庭或社交聚會。疾管署先前已對社交距離作出規範:靜風下,室內應保持1.5公尺、室外保持1公尺。

 

疾管署並註明:「空氣擾動越強,飛沫飛行距離越遠,自主維持之社交距離應該越遠」。從事戶外活動雖然很陽光、很健康,戶外空氣擾動強,社交距離應大於規定的1公尺,這是一般民眾容易忽略的。

 

戶外休閒活動忍一時、留得青山在

 

為了減少人員移動、避免群聚感染,玉山、雪山、太魯閣3個高山型國家公園全面封山,林務局也全面封閉森林遊樂場域及山屋。熱愛登山健行的山友,在臉書社團呼籲同好忍一時、留得青山在。

 

雙北地區是染疫重災區,一些居民近日意圖到中部山區「避難」,打電話訂房,不想想自己可能把病毒帶往山區擴散。台中山區的武陵農場、福壽山農場、梨山賓館防疫警覺高,都宣布從5月20日休園∕休館到月底。

 

室外防疫,連釣魚活動也在限制之列。台灣港務公司日前宣布台北港、基隆港及台中港暫停釣魚活動,高雄分公司則宣布5月20日起封閉高雄港垂釣區。

 

對休閒旅遊業者來說,放棄商機,影響未來的生存。對個人來說,犧牲平日嗜好,減少社交活動,不免苦悶。在防疫優先的非常時期,為了避免製造防疫破口,我們要有新的道德觀:

 

─享樂是惡,節欲是善。

─群聚是惡,獨處是善。

─親密是惡,疏隔是善。

─趴趴走是惡,宅在家是善。

─膽大無畏是惡,戒慎恐懼是善。

 

防疫人人有責

 

台灣多數民眾防疫意識高,對於少數不遵守規定者,像是在捷運車廂內不戴口罩,勇於規勸或檢舉。與消極地克制欲望相比,這種正直與勇氣,是更為積極的道德。

 

政府人力有限,推行防疫措施,無法監督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唯有民眾普遍落實個人衛生措施,每時每刻繃緊神經,抱持不懈的鬥志,我們才守住陣地,阻斷病毒的傳播鏈,再創抗疫佳績。

 

 

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圖片來源:翻攝自美聯社/達志影像、衛福部官方Line帳號

 

最新新聞
孫瑋芒
自由作家、攝影人,出版有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散文集。曾擔任美國《讀者文摘》特約作家、報社編務主管。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