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直評 / 言所欲言
放.直評

【放.國際】習近平「債多不愁」?

2018.05.22
02:00am
/ 汪浩

台灣監管當局應當加強審查金融業持有的中國信貸敞口,高度重視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企業的貸款違約風險,協助金融業逐步對中國的信貸業務降溫。「你欠銀行 100 萬,你怕銀行;你欠銀行 100 億,銀行怕你」,所以欠債最大的國家,全世界的銀行都怕它。習近平也許可以「債多不愁」,但台灣金融業傻等中國「戲院著火時,大家再一起跑」,就來不及了。

2018 年 2 月 25 日,中共宣佈修憲,本該「普天同慶」,然而中國股市兩個月來卻下跌 10%。4 月 17 日,央行超出市場預期,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1 個百分點,向市場淨投放 4000 億人民幣流動資金,維穩意圖明顯,不過股市不領情,仍然跌跌不休,為什麼呢?

 

國際機構示警 中國巨額負債風險高

 

二十多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大量舉債為基礎,可謂「債多不愁」。據國際貨幣基金(IMF)4 月 18 日發佈的全球財政監測報告,中國舉債規模從 2001 年的 1.7 兆美元,暴增至2016年的 25.5兆美元;同期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從1.3 兆美元,增至 11.2 兆美元。而國際金融協會(IIF)早在 2017 年中就指出,中國總債務已飆破國內生產總值的 300% 了。國際貨幣基金也認為中國是全球民間負債的「推動力」,包辦 2008 年以來全球民間債務增加總額的 4分之3。2017 年中國債務增速雖已放慢,但總體水平還在上升。國際貨幣基金報告提到,中國的金融風險居高不下,中小銀行尤為脆弱,許多商業銀行的緩衝資本仍舊十分薄弱。中國股市因為擔心巨額債務會讓中國夢變成一場「黃粱惡夢」,所以才萎靡不振。

 

習近平「黃袍加身」後,最發愁的卻是中國債臺高築,因為終身主席,終身負債,無法推給下一任了。國際貨幣基金警告他,擴大財政支出以支持需求,已經不再是優先要務,現在迫切需要的是降低公、私部門的負債。因此,4月2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強調化解金融風險,事關國家安全。他要求以結構性去槓桿為基本思路,分部門、分債務類型提出不同要求,把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槓桿盡快降下來,努力實現宏觀槓桿率穩定和逐步下降。然而,隨著金融去槓桿,中國經濟面臨兩個問題:(1)信貸和重工業的轉型能否低成本實現?(2)如果增長放緩,官方數據可以將它隱藏起來嗎?

 

流動性急劇惡化  央行降準致人民幣貶值

 

習近平主張的產業結構調整,金融去槓桿化和地方政府財政約束的政策組合導致經濟急劇放緩。今年一季度,中國主要重工業產量大幅下降:紡織品產量同比下降 13%,水泥下降 15%,化肥下降21%,重工業資本設備下降 10%,而新建築開工 3 月份同比下降 7.8%,這是自 2008 年 12 月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同時,所有的信貸指標都以個位數水平增長,社會融資總額增長率是 2002 年該系列開始以來的最低水平。很顯然,對於企業和銀行而言,流動性狀況急劇惡化,企業的融資需求無法滿足,央行因此被迫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目前,存款準備金率已經跌到 2007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由於金融槓桿率太高,國際收支盈餘基本為零,央行通過降準來增加銀行間流動性,導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下跌行情,引發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關注。

 

中國信貸放緩已開始影響私人消費和房地產銷售。有跡象表明,家庭信貸正在放緩,3月份的短期家庭信貸的增長僅為 450 億人民幣,這是自 2015 年以來的最小月度增長。房地產市場終於從頂峰下滑,全國價格指數顯示價格走勢趨緩,前 60 大城市的交易數據疲軟,房地產需求勢頭正在消退。

 

金融業應逐步對中國業務降溫 別等戲院著火

 

不過,中國仍然公佈強勁的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企圖粉飾經濟數據,但這能否隱藏危機呢?2018 年 4 月 17 日,國際金融協會發表「信貸與中國 GDP 困惑」的報告,認為中國決策者使用信貸收放來消除 GDP 數據波動。而股市也記得中國曾爆發過好幾個省 GDP 數據作假的事實,股市近期表現說明資本市場不好騙。

 

過去二十年,中國信貸,工業原材料和土地價格上升相結合導致經濟繁榮。現在,銀行減少信貸導致工業原料和房地產停止上漲,這一去槓桿過程對經濟的風險高不可測。習近平承諾到 2020 年完成經濟去槓桿化,對中國和中共來說可能是不得不為之,但對此附帶的風險,台灣的政府和金融業有足夠的關注和防範嗎?台灣經濟過度依賴中國,出口有近 40% 銷往大陸和港澳。而金融業對中國的直接和間接風險敞口估計超過千億美元。台灣監管當局應當加強審查金融業持有的中國信貸敞口,高度重視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企業的貸款違約風險,協助金融業逐步對中國的信貸業務降溫。「你欠銀行 100 萬,你怕銀行;你欠銀行 100 億,銀行怕你」,所以欠債最大的國家,全世界的銀行都怕它。習近平也許可以「債多不愁」,但台灣金融業傻等中國「戲院著火時,大家再一起跑」,就來不及了。

 



 

(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蘇佳恬)

 

最新新聞
汪浩
自由撰稿人,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著作《意外的國父》、《冷戰中的兩面派》。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